第四十六章 周先生进城

關燈
    我随随便便一句話,就解開了這個大難題。

    非但老媽回嗔作喜,便是老爸也立時愁眉舒展。

     “好小子,這主意不錯。

    ” 老媽喜笑顔開,不過還有些擔心:“這省報和地區的報紙,要發表不容易吧?” 我大大咧咧地一笑,說道:“上《人民日報》我沒把握,上個《n省日報》還不是手到擒來?至于《寶州日報》,我還未必看得上眼呢。

    ” “你就吹吧,當心把牛皮吹破。

    ” 老媽壓根不信。

     “跟着周先生,别的本事沒學到,盡學會吹牛。

    ” 提起周先生,我與老爸會心一笑。

    還别說,盡管老媽冤枉周先生“誤人子弟”,這件事還真得着落在人家周先生身上。

     “爸,周伯伯什麼時候來縣裡?” “嗯,他的事你嚴伯伯已經做了安排,暫時借調在縣劇團,臨時工。

    我給他找了間房子,叫人收拾幹淨了,這兩天就該搬過來了。

    ” “那好,小舅你将稿子留下,我……我爸先給你改改。

    等周伯伯到了,我再拿給他去潤色潤色,保管能成。

    ” 直接向報社投稿,不先參加征文活動,老爸就沒了顧忌,可以放手為小舅改稿子。

    便是我也有這個能力,不過做人還是低調點好,不要随便搶風頭。

    經過我和老爸修改,最終由周先生把關,加上周先生在省報的那位編輯朋友,這稿子若不能發,那才叫有鬼! 小舅自然是喜上眉梢,一疊聲答應。

     幫助小舅順利入仕,其實正是我所希望的,隻是在日程上,提前了許多。

     原本以為,嚴玉成應該會在八一年左右才能上到縣裡一把手的位置上,老爸跟着他,估計能撈個區革委會主任的職務。

    八一年,嚴玉成四十三歲,老爸四十一歲,已經不年輕了,盡管在當時,可能還屬于年輕幹部,但随着中央大力推行幹部年輕化知識化,這個年齡的縣團級幹部,明顯後勁不足。

    正常發展,大約就和上輩子一樣,嚴玉成最終能做到寶州地區行署專員的實權職位,老爸呢,撐死也就是個副專員或者縣委書記之類七品官緻仕。

     如今雖整整提前了三年,仍然不具備多少年齡優勢。

    而我自己,對進入官場接老爸和嚴玉成的班,有些信心不足。

    本質上,我是個懶懶散散無可無不可的家夥,這種性格,不大适合在仕途發展。

    那麼在最親近的柳家或者阮家年輕人中培養合适的後備力量,不失為上佳之策。

     小舅和江友信是很不錯的人選。

    當然,前提是江友信必須成為我的大姐夫。

    反正征文活動已經展開,江友信的入選是必然的,至于他能否成為柳家的女婿,就要走着瞧了。

     兩天後,周先生搬到縣城,小舅跟他一起來的,幫他搬家。

    這個事情,小舅還是做得很有眼色。

     我知道周先生就在這兩天要來,居然轉了性子,放學後并不到處瞎逛,早早回到家中,抱着《戰争與和平》就是一陣埋頭苦讀。

    用功之勤,俨然高四學生。

    周先生千好萬好,也有一樁不是,老師的脾性改不了,見面就要考較學問。

    若被他察出我這些日子毫無長進,怕是會吃挂落。

     原本每晚要到方文惕那裡去賺“外快”,也隻得改在中午。

     唉,這個衙内其實做得蠻辛苦的。

     這一日剛和嚴菲手拉手走到二号樓附近,就看見嚴主任和老爸站在那裡說話。

     “好小子,還真打上我家菲菲的主意了。

    ” 嚴玉成一見我們小兒女的親熱形态,就笑罵起來。

     “那當然,自己老婆,得看緊點。

    ” 我腆着臉胡說。

     嚴菲掙脫我的手,輕輕打了我一下,紅豔豔的小嘴撅了起來,賞我老大兩個白眼球。

    經過這些日子相處,我了解到嚴菲其實是很嬌憨的性格,心性和七八歲的小姑娘差不多,與實際年齡有點差距。

    我對她的喜愛與日俱增,當然,暫時還是飽經滄桑的老男人對天真純潔的小孩子的那種喜愛,不涉男女之私。

    至于年歲漸長之後,如何發展,那就不得而知了。

     嚴玉成開懷大笑。

     “嚴伯伯,爸,你們在這做什麼?現在可是上班時間,你們兩位,這叫早退。

    這樣子可不行啊,要以身作則才對!” “喲嗬,你小子還教訓起老子來了?我們在這等你!” 饒是我自信滿滿,聞言也不由一陣發暈。

    小子何人,得蒙兩位主任親自等候? 老爸笑道:“周伯伯來了,住在縣劇團那裡,我們等你放學一塊過去看看。

    ” “太好了。

    ” 我歡呼起來。

     “走吧。

    ”嚴玉成拍拍我的頭,往前一指,又轉身招呼嚴菲:“菲菲,你回家去。

    告訴媽媽,不用等我吃飯。

    ” “哎。

    ” 嚴菲嬌聲答應,又念念不舍地望了我一眼,這才向家裡走去。

     我遊目四顧,不肯邁步:“車呢?” “什麼車?” “兩位主任出巡,難道安步當車?這也太寒酸了點。

    ” 嚴玉成笑呵呵的:“安步當車,這個成語用的不錯。

    ” 我笑道:“我明白了,領導們是要微服私訪,了解民生疾苦。

    ” “走吧,就你小子貧!” 新任革委會正副主任一齊出動去看望一個沒摘帽的“反動學術權威”,還是不要太張揚的好。

    這個道理我倒明白,如果一味避嫌疑求穩妥,甚至應該等到晚上再去。

     自然,我還不至于鼓動他們去做這種沒卵蛋的事情。

     周先生的新家安在縣劇團宿舍樓三樓的一個單間,筒子樓,房裡采光不夠,不過收拾得還是比較幹淨。

    很顯眼的是碼在牆角的一大堆書籍。

    不過我隻一瞥,便知道這才是周先生豐富藏書的一小部分。

    在麻塘灣老家,周先生的書可是差不多堆了滿滿一間房子。

     我們三個一走進去,本來坐着的小舅就趕忙站起來,低着頭,緊張地絞着雙手,臉紅到了耳根,倒是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社員乍見縣裡一把手的正常表現。

     今天搬家,都是小舅跑來跑去的張羅,周先生很承情。

    先生學富五車,動手的事卻不大來得。

     “成林,坐吧,嚴主任也不是外人。

    既然到了我這個小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