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百姓,不應該分彼此。
” “除了杠你還會啥?整個一杠精。
” 林然打了個哈欠,往幹草上一躺。
扶蘇眼力見十足,把自己的枕頭墊到林然腦袋下。
林然換了個舒服的姿勢躺好,半眯着眼睛輕聲道: “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六國殘餘的貴族,沒人當自己是秦人,有幾個人願意入朝做官?” “秦人又不能自産治國人才,長此以往,國家誰來治理?” 扶蘇脫口而出:“秦人為何不能自産人才,隻要……” 看到林然略帶嘲笑的目光,扶蘇猛的驚醒,驚呼出聲: “秦人好像……好像真的無法自産治國之才。
” “你總算想到了,還不笨。
” 林然伸出五根手指:“商鞅有馭民五術,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
” “設計你的一生,還要讓你又忙、又累、又窮,讓你放棄思考。
” “資本家看了落淚,猶太人看了下跪。
” 扶蘇聽不懂“資本家”、“猶太人”,其他的都能聽懂: “林先生的意思是,商鞅變法、馭民五術為大秦埋下禍根?” “可以這麼說,”林然懶洋洋地翻了個身,眯着眼睛道: “商鞅變法核心是軍功爵制,限制了秦人未來。
” “《孟子》有言,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 “秦人都在勞力,不知勞心,隻能被治,不會治人。
” “而馭民五術,不把老百姓當人,殊不知,國之根本在于民,民衆愚蠢,貧窮,國家再強隻是空殼,風一吹就倒。
” “拿最近的周朝來說,周武王讨伐纣王,還要喊一句代天罰纣,喊給誰聽的?自然是百姓。
” “隻有失去了民心,一個國家才會真正走向滅亡。
” “如果有一天,大秦亡了,但天下人還以秦人自居,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不改初心。
” “這才是真正的千世、萬世永存。
” 扶蘇對林然所說的場景,充滿了憧憬。
“真有這樣的國家嗎?” 林然吃飽喝足,開始犯困,用敷衍的口吻回複:“會有的。
” 千百年後,後人以漢人自居,漢人驕傲刻入骨血。
漢家脊梁不能斷。
但這些都無法和扶蘇說。
林然犯困說的話,聽在扶蘇耳中卻是另外一層意思。
怪不得從認識林先生開始,林先生就一心求死。
和林先生相處這些天,扶蘇見識到了林先生的能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眼界之大遠超李斯和父皇。
哀莫大于心死,這樣的大才,隻有看透了大秦,才會以死明志。
如今更是幻想出 扶蘇越想越不是滋味,繼而對林然的說法深信不疑,眼神越發堅定,有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然。
“既然商君之法對秦國有害,能否再次變法?請先生教我。
” “你可長點心吧,”林然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 “商鞅變法出發點是好的,隻是曆史在前進,社會在進步,對現在的大秦而言有害無利。
” “新的變法,遲早也會被曆史淘汰。
” “再說了,變法會死人的。
” “懂?”
” “除了杠你還會啥?整個一杠精。
” 林然打了個哈欠,往幹草上一躺。
扶蘇眼力見十足,把自己的枕頭墊到林然腦袋下。
林然換了個舒服的姿勢躺好,半眯着眼睛輕聲道: “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六國殘餘的貴族,沒人當自己是秦人,有幾個人願意入朝做官?” “秦人又不能自産治國人才,長此以往,國家誰來治理?” 扶蘇脫口而出:“秦人為何不能自産人才,隻要……” 看到林然略帶嘲笑的目光,扶蘇猛的驚醒,驚呼出聲: “秦人好像……好像真的無法自産治國之才。
” “你總算想到了,還不笨。
” 林然伸出五根手指:“商鞅有馭民五術,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
” “設計你的一生,還要讓你又忙、又累、又窮,讓你放棄思考。
” “資本家看了落淚,猶太人看了下跪。
” 扶蘇聽不懂“資本家”、“猶太人”,其他的都能聽懂: “林先生的意思是,商鞅變法、馭民五術為大秦埋下禍根?” “可以這麼說,”林然懶洋洋地翻了個身,眯着眼睛道: “商鞅變法核心是軍功爵制,限制了秦人未來。
” “《孟子》有言,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 “秦人都在勞力,不知勞心,隻能被治,不會治人。
” “而馭民五術,不把老百姓當人,殊不知,國之根本在于民,民衆愚蠢,貧窮,國家再強隻是空殼,風一吹就倒。
” “拿最近的周朝來說,周武王讨伐纣王,還要喊一句代天罰纣,喊給誰聽的?自然是百姓。
” “隻有失去了民心,一個國家才會真正走向滅亡。
” “如果有一天,大秦亡了,但天下人還以秦人自居,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不改初心。
” “這才是真正的千世、萬世永存。
” 扶蘇對林然所說的場景,充滿了憧憬。
“真有這樣的國家嗎?” 林然吃飽喝足,開始犯困,用敷衍的口吻回複:“會有的。
” 千百年後,後人以漢人自居,漢人驕傲刻入骨血。
漢家脊梁不能斷。
但這些都無法和扶蘇說。
林然犯困說的話,聽在扶蘇耳中卻是另外一層意思。
怪不得從認識林先生開始,林先生就一心求死。
和林先生相處這些天,扶蘇見識到了林先生的能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眼界之大遠超李斯和父皇。
哀莫大于心死,這樣的大才,隻有看透了大秦,才會以死明志。
如今更是幻想出 扶蘇越想越不是滋味,繼而對林然的說法深信不疑,眼神越發堅定,有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然。
“既然商君之法對秦國有害,能否再次變法?請先生教我。
” “你可長點心吧,”林然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 “商鞅變法出發點是好的,隻是曆史在前進,社會在進步,對現在的大秦而言有害無利。
” “新的變法,遲早也會被曆史淘汰。
” “再說了,變法會死人的。
” “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