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广之志向

關燈
    呢?” …… 吳廣對于舒氏的觀感還不錯。

     首先那位舒氏君子沒有傲氣淩人的姿态,說話做事彬彬有禮。

     在戰鬥結束後,他親自來與吳廣等人交談,并給予了報答。

     徐莊和黑臉亭卒那邊得到多少,吳廣不太清楚。

     他和毋死是一人得了千錢,阿牛、王瓜以及其他服役者則各得了兩百錢。

     一千錢和兩百錢是什麼概念呢? 按吳廣的換算,他們陽夏縣的米價約為8錢一公斤,一件普通夏衣則在六七十錢左右。

     對收入有限的黔首來說,這筆錢不是個小數字。

     故而衆人興高采烈,特别是那些服役者本來就沒怎麼和賊人交手,純粹是跟在吳廣身後叫喊助威,平白得了這麼多錢,心裡開心的很,直呼這次服役來得值,接下來的路程更加聽吳廣的話。

     舒氏的大方讓吳廣對他們增加了好感。

     對方接下來的舉動,則讓吳廣生出疑惑。

     在車隊停下休息的間歇,舒欣這位貴族君子居然跑來找自己聊天,而且聊着聊着,竟問起了吳廣的志向。

     這麼私密的問題,吳廣哪能輕易回答。

     他看舒欣的模樣,估摸着對方有招攬之意,如果自己順着對方的話去講,就很有可能搭上舒氏這條線往上攀爬。

     可他吳廣來到這個時代,是為了給舒氏當門客、做家臣的嗎? 吳廣略一沉吟,道:“廣素無大志,家中更有伯兄年老、仲嫂寡居,皆需有人照顧。

    舒君若問吳廣的志向,大概便是為伯兄送終,一生守衛鄉裡平安罷了。

    ” 舒欣面色驚愕。

     這吳廣的志向居然是給他大哥送終? 這可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不過舒欣轉念一想,吳廣有能力有名聲,還依舊想着侍奉兄長嫂嫂,想着護佑鄉裡,這豈不正是他孝義的表現? 這話非常符合阿牛故事裡的那位義士形象。

     也正是這些講孝義的人,才會重視恩德情義。

     “此人如此顧念孝義,我若與他交好,多施恩惠,他日我舒氏遇事,這吳廣必定舍命相助,說不得又是個豫讓、聶政之輩的俠士。

    ” 舒欣想到此處,對吳廣越發看中。

     他拊掌贊道:“好一個孝義君子。

    吳君的德行,欣甚佩服,日後若有需要,可來尋我舒氏,我舒欣定傾全力相助。

    ” 堂堂郡司馬的長子,向一個底層黔首許下承諾,在這個時代足以讓人感動涕零,心生報答。

     吳廣面色平靜,拱手道:“多謝舒君好意。

    ” 見吳廣神色淡然,舒欣更覺此人無功利之心,确實是個少見的義士,心頭更生佩服。

     兩人又聊了幾句後,舒欣便告辭離去,車隊繼續上路。

     看着舒欣的背影,吳廣笑了笑。

     這位舒氏君子,倒是個不錯的人物。

     吳廣的目光從舒欣的背影移開,落到那輛小巧的馬車上。

     驚鴻一瞥,隻見到儀容半掩,美麗的眼眸,修長的頸線。

     至于全貌,卻是無緣一見。

     可正是這種半遮半掩的圖景,才最讓人好奇與難忘。

     車隊緩緩前行,沒過多久,陽夏縣城便已遙遙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