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阳夏之变

關燈
    秋日照耀下的陽夏,滿是人聲鼎沸。

     随着起義軍攻城略地的消息傳到此處,縣中諸人議論紛紛。

     “我聽說這支叛軍是咱陽夏被征去漁陽服役的那些人……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是真的,我聽在縣裡為吏的舅父透露,叛軍的領頭人叫做陳勝和吳廣,其中一個就是咱陽夏的人。

    ” “陳勝?這是誰啊,我都沒聽說過此人。

    不過吳廣的名字……我總覺得有些耳熟。

    ” “吳廣不就是太康鄉那個義士嗎,我聽過此人的事迹。

    隻是帶隊的不應該是咱縣的左尉,怎麼變成這吳廣來領頭了?” 其實在很多天前,泗水郡有叛軍造反的事情就傳到了陽夏。

     據說這叛軍實力強大,還打下了一座縣城。

     但因為當時吳廣等人剛剛舉事,打得又是公子扶蘇、楚将項燕的旗号,導緻各種謠言滿天飛。

     有人說當今的二世皇帝是篡改遺诏得位,登基之後欲殺公子扶蘇。

    公子扶蘇在蒙恬将軍的幫助下逃跑,來到楚地振臂一呼,掀起一場大叛亂。

    泗水郡的軍隊正是扶蘇的手下,他們要相助長公子殺進鹹陽,奪回失去的皇位。

     還有人說當年秦楚大戰,項燕将軍并沒有被秦人殺死,而是隐姓埋名,在蕲縣潛伏下來。

    如今老将軍見秦二世暴政,楚人受苦不堪,便挺身而出借着公子扶蘇的旗号,反秦複楚,光複他們楚人的國家。

     當然,戍卒嘩變的說法也是有的。

     主要是說陽夏左尉和陽城縣尉兩人,因為大雨失期,自覺要被秦法斬首,故而煽動戍卒掀起了這場大叛亂。

     各種說法經人傳播時添油加醋,使得更加真假難辨。

     其原因還是最開始铚縣得到的消息并不準确,傳回陳郡的信息就更少了。

     彼時郡守、郡尉不在,郡丞尹忠在沒有确定的信息下,他作為佐吏不敢亂下命令,隻傳信陽城和陽夏二縣,暫時控制住兩個縣尉的家人。

     至于縣尉以下的戍卒家人,官府尚未有所行動,主要還是早先的信息真假難辨,萬一不是戍卒造反,這樣做不僅違律,還會引起恐慌。

     但現在,随着叛軍兵臨苦縣,打到陳郡門口,各種詳細的消息四處傳播。

     在陳縣那邊收到苦縣傳報的時候,陽夏縣的長吏也知道了确切的叛軍信息。

     就是那支戍卒幹的! 叛軍的首領叫做陳勝,自号為将軍。

     領兵的先鋒大将則是吳廣,自稱都尉。

     吳廣的名字一出來,許多陽夏人立刻就有了印象。

     “堂堂義士,怎麼幹起了造反的勾當。

    ” “造反?我看這叫舉義!” “難道你們還沒有受夠秦人的壓迫嗎?酷法嚴刑,數不清的徭役,乃公早就受夠了,等這吳廣大軍一來,乃公就去投了他!” 就在底層黔首私下議論,各種心思翻騰時。

     縣右尉正帶着數十人奔赴在前往太康鄉的道路上。

     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縣令和右尉便決定先擒拿賊首吳廣的家人。

     …… 太康鄉。

     叛軍攻城略地的消息也傳到了這裡。

     不過縣裡今天才收到“吳廣為叛軍都尉”的詳細信息,太康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