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nb;表叔大才

關燈
    蔣慶之灰溜溜回到家中,一個管事模樣的男子恭候多時。

     “殿下說,公子甫到京城,必然有許多不習慣,殿下令小人送來一個冊子……” 蔣慶之接過一看,竟是京城權貴圈的名錄。

     好東西啊! 蔣慶之初到京城,堪稱是兩眼一抹黑。

     “這算是京城英雄榜吧。

    ”蔣慶之頗為歡喜。

     未來的隆慶帝,果然是厚道。

     此刻大明太子尚在,但蔣慶之記得這位太子也活不了多久,之後嘉靖就再沒立過太子。

     這也給了朱載坖的兄弟景王朱載圳奪嫡的野心和機會。

     事實上,嘉靖帝不喜木讷柔弱的朱載坖,更喜歡機靈鬼朱載圳。

    于是便讓二王比肩而立,待遇一緻。

     這娃,對我這個表叔不錯。

     而且,要想補齊大明國祚何等艱難,蔣慶之必然會得罪無數人。

     他唯有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在嘉靖帝駕崩後能與那些人抗衡。

     但若是和未來的隆慶帝交好…… 卧槽! 換了這個角度來看,蔣慶之突然發現,自己好像錯過了什麼。

     朱載坖這娃也是個厚道人,登基後,他的潛邸老人,如高拱、張居正等人都得了重用。

     此刻朱載坖還是個冷竈,沒人去燒。

     蔣慶之苦笑,“殿下如此厚道……富城。

    ” “老奴準備好了禮物。

    ”富城眉眼通透。

     不愧是能在宮中打拼多年還能活着出宮的聰明人……蔣慶之心中暗贊,對自己讓富城擔任蔣氏第一任管家再無疑慮。

     朱載坖封王後依舊還住在宮中。

     此刻他和心腹内侍楊錫說話。

     書房裡,楊錫站在書桌一側,微微彎着腰。

    此刻天氣不算熱,可楊錫白胖,愛出汗。

    他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說道:“太子殿下先前令人送了景王硯台,陛下令人賞賜了景王一套書,這是誇贊景王愛讀書,愛上進呢!殿下好歹也多去太子那裡走走。

    ” 太子朱載壡今年也才十三歲,可行事卻頗得嘉靖帝贊許。

    而朱載圳更是嘉靖帝的愛子。

     唯有朱載坖一直不得嘉靖帝的喜歡。

     朱載坖木然道:“景王母妃受寵,我的母妃卻被冷落。

    你讓我如何争?” “哎!”楊錫歎息,眼中多了傷感之意,“殿下莫要氣餒,咱們……慢慢來吧!” “殿下。

    ”這是有人禀告,“蔣公子來訪。

    ” “哦!”朱載坖想到了那個有趣的表叔,雙眸微亮,“請了來。

    ” 蔣慶之進來,行禮。

     “表叔免禮。

    ”朱載坖笑道,随即令人人給蔣慶之設座,上茶。

     茶葉……普通。

     蔣慶之喝了一口,對朱載坖的境遇有了了解。

     這就是個爹不親,哥不愛的小可憐。

     感謝了一番朱載坖的好意後,蔣慶之看似随口問道:“殿下如今讀什麼書?” “就是些經史典籍。

    ”朱載坖的先生也普通,直至大婚出宮居住後,才有了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名士為侍講。

     朱載坖突然心中一動,說道:“近日我讀了一本閑書……” 這是試探。

     蔣慶之笑道:“經史典籍也是人編寫的,莫非要奉為至寶,跪地讀書不成?為學之道,一張一弛。

    不可一味苦讀,那是書呆子,智者不為也!” 表叔看樣子不是迂腐之人啊! 蔣慶之看着他,“覺着我這個表叔少年就是秀才,定然刻闆?” 朱載坖此刻還是個半大孩子,聞言赧然,“他們說表叔……讀書了得。

    ” 說着,朱載坖繼續自己的問題,“書中寫到倭寇乃是大患,當嚴肅海禁,把沿海一帶漁民盡數遷徙至内陸,不給倭寇劫掠之機。

    如此,失去劫掠補給的倭寇自然退去。

    ” 明代的風氣很古怪,早期嚴肅,比如說你瞎逼逼皇帝的事兒,弄不好被人舉報就會挨棍子。

     到了嘉靖年間,随着嘉靖帝隐入西苑,社會風氣豁然開朗。

     在蘇州府,那些市井百姓就敢說嘉靖帝的笑話……還是帶色的。

    至于重臣們的各種傳聞,也不幸成為百姓佐餐的佳肴。

     文人們更是肆無忌憚,各種編排隐喻朝中事,甚至敢于譏諷當朝君臣。

     大夥兒都等着雷霆震怒,可沒想到,特麼的沒人管? 那還等什麼? 于是乎,大明的文化事業‘蒸蒸日上’ 各種遊記,各種閑書……文人都以出書為榮,都以出文集為榮。

     蔣慶之看了書桌一眼,上面一卷打開的書籍,鎮紙還壓着。

     朱載坖下意識的把鎮紙拿開,又覺得這是掩耳盜鈴,一時間竟然頗為窘迫。

     可憐的娃! 蔣慶之歎道:“放特娘的狗屁!” 你竟這般粗魯?楊錫瞪大眼睛,然後看着自己主子,等待朱載坖的吩咐。

     啪! 朱載坖一拍案幾。

     要趕人! 楊錫站直了。

     心中為主子感到惋惜……這麼好的一個奧援,若是能交好蔣慶之,請他在嘉靖帝那裡為朱載坖說些好話,好歹也能改善些境遇。

     “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