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第2章 nb;改变命运的良机

關燈
    南方雨水多,雨水浸潤官道,泡軟了土路,大車碾壓留下了不少車轍,甚至偶有腳印。

     一把折疊水果刀就在車轍裡。

     水果刀折疊後的長度約有10厘米,刀把包裹的是塑料。

     蔣慶之懵了。

     多年來接受的教育,讓他下意識的把腦海中的大鼎當做是夢中的場景。

     可這是大明啊! 塑料這玩意兒還得再等幾百年才能出現。

     “誰在擋路!” 後面押送的軍士見隊伍停住了,便怒氣沖沖的罵道。

     身後的人犯趁機休息,幸災樂禍的道:“軍爺,是茂才老爺!” 老爺二字帶着譏諷的味道。

     往日這等人見到蔣慶之就得低頭避讓,可此刻大夥兒都是去充軍的人犯。

    那種把神靈從天上拽下來的感覺讓身後的人犯暗爽不已,恨不能軍士沖過來鞭責蔣慶之一頓。

     腳步聲就在身後急促傳來。

     人犯得意洋洋的回頭準備舉報。

     蔣慶之彎腰劇烈咳嗽着,順勢撿起水果刀,攏進了袖口中。

     “怎麼回事?”軍士握着鞭子過來,面色不善。

     “軍爺,蔣慶之故意不走。

    ”人犯叫做楊功成。

     蔣慶之回頭,喘息着。

     “肺疾犯了,這就走。

    ” 在這等時候和軍士較勁,那不是逼格,而是撒比。

     軍士眯着眼,“莫要耽誤行程,否則……” “是。

    ” 蔣慶之心中一松,随即跟上隊伍。

     楊功成嘀咕着:“這人不卑不亢的,軍爺怎地不責打他?昨日老子賠笑臉反而挨了一巴掌。

    ” 大明軍隊到了此刻,幾乎都是軟腳蟹,特别是南方軍隊。

     南方是大明士大夫和商人的大本營,多年承平導緻軍無鬥志,将無戰心。

    将士們成了勳戚和上官的苦力,苦不堪言。

     長期被欺淩的人,大多不敢向上報複,反而會轉過頭向下,去欺淩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賠笑臉,低頭,隻會激發這些軍士天性中的暴戾。

     蔣慶之好歹也曾是一方首領、小軍閥,對這些門清。

     蔣慶之一邊跟着隊伍前行,一邊把手縮進袖口中,把玩着水果刀。

     春日溫暖,冰冷的金屬刺激的蔣慶之的腦子無比清明。

     這一切。

     竟是真的! 蔣慶之此刻就一個念頭:回家! 哪怕三姑六婆蹲守在家中,等着他這位傳聞在南美賺了大錢的金龜婿,他也義無反顧。

     哪怕那些女人用挑選貨物的目光打量着他,他也甘之如醴。

     不就是相親嗎! “五百年國祚,還差兩百多年。

    ” 如何挽回國祚? 蔣慶之好歹是大學生,從小對曆史頗感興趣,關于大明的曆史書籍看了不少。

     大明國祚其實在朱瞻基之後,就開始一路下滑,後續帝王也有想勵精圖治的,比如說嘉靖帝。

     以外藩身份登基繼位後,嘉靖帝雄心勃勃的想有一番作為,也曾和宰輔們有過一段蜜月期。

     但很快,雙方在關于先帝和嘉靖帝生父的地位上發生了沖突,由此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君臣暗戰。

     這便是赫赫有名的大禮儀之争,根子還是君臣權力之争。

     嘉靖二十一年,幾個宮女趁着嘉靖帝熟睡,差點把他勒死在龍床上。

     這宮中道爺沒法住了……嘉靖帝搬到了西苑,從此深居簡出,成為道家最虔誠的信徒。

     從此,君不君,臣不臣。

     南有倭寇,折騰了大明多年。

     北有草原異族,不斷對中原虎視眈眈。

     後來的萬曆三大征,晚明天災人禍,處處烽煙。

     曾經的家奴順勢揭竿而起,以什麼幾大恨為由,沖着大明張開了血盆大口…… 外憂重重。

     内部矛盾不斷。

     這樣的大明怎麼才能增加224年國祚? 著名補鍋匠拉涅利來了也得跪。

     這是一條絕路啊! 可卻不得不走。

     而此刻他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尋到将功贖罪的機會,拯救自己的小命。

     身後的楊功成停止了嘀咕,蔣慶之聽到了咕噜的聲音,這是餓了。

     作為充軍的人犯,他們每日隻能吃一頓,都是粗粝的食物,且吃不飽。

    按照慣例,這一路都會如此,以防止人犯吃飽了琢磨逃跑。

     蔣慶之餓的厲害,回頭看了一眼。

     楊功成吞咽着口水,冷笑,“晚些把食物給老子,老子饒你一命。

    否則……這一路讓老子尋到機會,非弄了你不可!” 說着,楊功成下意識的回頭看向隊伍的最後面。

     蔣慶之的目光同樣如此,越過他的頭頂,看向了走在最後面的那個身材高大的少年。

     這一路,少年拼命護持着原身,前日更是為蔣慶之出手,以一打三,痛毆三個人犯,被陳霸令人打了十棍子,從蔣慶之的身邊挪到了隊伍的最後面。

     少年叫做孫重樓,小名石頭,今年十三歲。

    五年前蔣慶之在街頭遇到了餓暈的孫重樓,便出手救了他。

     葉家不差這一口飯,可蔣慶之畢竟是贅婿之子,加之母親是生他時難産而去,這一切讓蔣慶之在葉家的名聲不大好。

     街上撿個乞丐回來……你這是啥意思?覺得家裡人靠不住? 蔣慶之問孫重樓想做什麼,孫重樓說想練武,此後做少爺的護衛。

     蔣慶之準備讓他去和镖師學,孫重樓卻自己尋了個師父…… 孫重樓隔三差五去學武,至于學成了什麼樣蔣慶之也不得而知……畢竟他是個病秧子,沒機會和人動手,孫重樓找不到用武之地。

     蔣慶之被下獄後,沒多久孫重樓也跟着來了。

    一問,這個憨憨竟說想和少爺一起坐牢。

     可這大牢不是你想坐就能坐的吧! 傻人有傻辦法,正好葉氏有人上門準備搶奪蔣家家産,孫重樓出手打折了那幾人的骨頭,順利和自家少爺在牢中會師。

     判刑時,蘇州府的官員倒也有趣,說這一主一仆既然想湊到一塊,那便成全他們。

     于是,孫重樓就加入了充軍的隊伍。

     “石頭。

    ” 蔣慶之喊道。

     “哎!”孫重樓擡頭,一張稚氣的臉上都是關切,“少爺,可是肺腑不妥?” “還好。

    ”蔣慶之見他走路依舊有些瘸,就沖着兩個押後的軍士拱手,“若是被石頭拖累了行程也不妥,還請行個方便,我扶着他走。

    ” 充軍的人數不能少……當然,在路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