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章 董卓谋取并州军

關燈
    給咱們一個投名狀,這倒是好事一樁!侄兒估計,呂布一旦叛出并州軍,能帶過來的兵馬肯定不多,剩下的,侄兒設法去接手,剛好可以彌補之前禁軍整編的不足。

    ” 董卓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這時李儒也道:“夏仁說得在理,既然呂布願歸附,那些原本不願意歸附的并州兵馬自然不合适和呂布軍一起,若是放任他們離去,定生禍端,夏仁接手正合适。

    ” 這事大家都看得明白的。

     呂布若是叛出,不可能全部并州軍都願意跟随的。

     那些厭惡呂布,或者說不願意跟随呂布叛出的兵馬不在少數,這幫家夥可不能放棄了。

     而董卓這邊既然接收了呂布,剩下的兵馬就不宜和呂布再合兵一起。

     所以,交給夏仁就是最合适的安排。

     “好!這個安排好!這些并州軍也都是我西北子弟,夏仁将他們用禁軍名義整編,也算是給他們一個台階,好!” 說明是加入禁軍,這些并州軍肯定就不會抗拒。

     而實際上,所謂的禁軍主帥是夏仁,實際上還是在董卓手中,董卓自然高興。

     得到了叔父董卓的首肯之後,夏仁立即安排妥當,随時關注着丁原并州軍軍營情況。

     是夜二更左右。

     并州軍營果然傳來了喧鬧聲。

     夏仁立即帶領一千親衛騎兵沖了過去。

     這時候,呂布已經手刃了并州刺史丁原,正帶着自己的手下鼓動前來阻攔的軍将跟随他一起投奔董卓。

     “丁原不遵大将軍号令,霍亂京城,吾已殺之,願意跟随本将前往大将軍府者,全部留下,不願意者自去。

    ” 呂布畢竟也是臨時起意,也沒有就并州軍去向提前請示過董卓這邊,所以在他看來,就隻需要帶走願意跟他走的就行。

     至于不願意跟他走的,他也不敢帶上,萬一出現一個學他這樣手刃自己的,豈不糟糕? 并州軍有一萬騎兵,軍将也有不少。

     面對丁原突然被殺,而且動手者還是他們欽佩的勇将呂布,一時間并州軍的諸位軍将都有些傻眼了。

     他們根本就沒想過會面臨如此變故,也就沒想過自己該何去何從。

     在原本的軌迹中,正是因為呂布動手的突然,像是張遼、高順這些忠義之士都稀裡糊塗地跟着呂布走了,之後發覺呂布非是明主之後,也已經不好再背棄了。

     不過這一次,夏仁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了。

     夏仁聽得呂布親衛軍的大喊聲,立即率千人沖進并州軍營。

     “吾乃司隸校尉董璜!統領京城禁軍,今并州刺史丁原已遭誅殺,大将軍令,願意跟随呂布将軍的,請列隊在呂布将軍之後,屆時接受大将軍軍令整編。

    ” “非是呂布将軍屬下的,願意加入禁軍者,全都過來本将這裡。

    本将也是從西涼一路拼殺過來的,如今掌管禁軍,護衛京城百姓!有想要建功立業者!本将熱烈歡迎!” “大家兄弟,有難同當,有福同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