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老赵的婚礼

關燈
    複突然想起一件事。

     “關于陳娘子她的事情,我還沒仔細了解呢,隻知道自己帶着孩子過了好些年,早年間,死了男人。

    ”李複問道:“她娘家人呢?怎麼,離着咱們這兒還挺遠?” “娘家人啊,不能說是沒有吧,隻能說是夠嗆能找到了。

    ”伍良業解釋着:“聽石頭說,陳娘子也不是這邊的人,當初跟着父母逃難過來了,到了這地方,老楊家給了她家一些吃的,她就被她父母留下來,嫁給了老楊家的兒子,也就是楊大壯他爹。

    ” 李複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

     人家給口飯,然後給人家一個媳婦。

     這樣,自家女兒能在災荒年活下去,也報恩了,一舉兩得。

     命運弄人呐,誰能想到,陳娘子在老楊家,也沒過上幾年好日子,楊大壯他爹就撒手人寰了。

     不過,倒是給老楊家留了根苗。

     “當年長安城周圍,不少外地逃難的過來,不過,天下安定之後,都就近上了戶籍,官府重新給他們分了土地,也就在長安城附近安頓下來了。

    ” “這要是擱在以前,長安城周圍哪兒有地方能接納他們?”伍良業也是感慨:“打仗打了這麼多年,人都打沒了,長安城周圍都地廣人稀的了,外地遷過來的,能安置的就給安置了吧,好歹是大唐的國都,周圍要是沒人怎麼能行?” “不過,哪怕是到了武德年,這周圍的百姓過日子,也都是提心吊膽的,不說其他,草原上的突厥人時常過來打秋風,陛下又生氣又無奈。

    ” “當年不是個跟草原上正面對決的時候。

    ” 伍良業當年做暗衛,為秦王府刺探消息,幹髒活兒,知道的也是不少。

     隻是一些事情,放在當年算是秘聞,但是放在現在,早就是人盡皆知的東西,也不是什麼禁忌,就算說出來,也無傷大雅。

     兩人一邊說着一邊往莊子上走着。

     到了莊子上老趙的新家,遠遠的就看到周圍十分熱鬧,人影綽綽的,都在忙活。

     搭建青廬的人吆喝着,指揮着。

     眼下,青廬已經搭建了一半了。

     上午就能将這事兒給弄好。

     老趙的婚事,在李複的授意下,也是辦的大張旗鼓的,到時候來的客人也肯定不少,青廬搭建的要大,不然到時候席面安排不下,那可就丢人現眼了。

     一桌八個人,得擺上幾十桌呢。

     莊子上的人要請,鄉裡鄉親的,當年都是一塊苦日子熬過來的,相互之間的情誼非比尋常。

     王府兩衛,給他們在軍營裡加餐就夠了,用不着到這邊來吃。

     要是拉到這邊坐下吃飯,好家夥,那一千多号人呢。

     這是成親啊,還是閱兵啊。

     書院那裡,老陸要帶着顔思魯來吃席,說是要讓顔思魯感受一下莊子上的風土人情,既然都到書院教書,住在莊子上了,那就不要端着什麼架子了,大家夥兒坐在一塊樂呵的不挺好嗎? 給書院準備了三桌,用來安排書院來參加婚禮的先生們。

     另外,老趙在長安城裡也有幾個朋友,到時候也會過來,要單獨安排一桌。

     老趙成親的消息肯定是提前遞給他們了。

     不管是出于私交也好,還是他們的主家沖着泾陽王府的面子也罷,都會讓他們來的。

     有的甚至還會主動來送禮慶賀。

     長安城之間的人際關系,就是這樣,想要打開交往圈子,那就要在事情上,上趕着去網上貼,一來二去的,大家也就熟絡了。

     宅子外寬敞的地方全都收拾出來了,青廬搭建的很大,外面要支很多桌子,衛生什麼的,都要提前打掃。

     空地上,連臨時的廚房都支起來了,柳娘在指揮着幾個人安排着搭竈台架鍋。

     在外頭現壘土竈肯定是不行,所以當天做飯,用的全都是木炭。

     臨時的廚房周圍要用木闆全都遮擋起來,沿着圍牆搭了挺大的一片,人多,做飯的也累,到時候宅子裡的廚子,幫廚,小厮,全都要過來幫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李複兩口子當天也要到,而且還要全程見證呢。

     李複和伍良業兩人來到這邊,周圍的人見到兩人紛紛打招呼。

     老趙在宅子裡外忙的腳不沾地,在這邊幹活兒的人,許多事情都要詢問老趙,老趙也是焦頭爛額,不過好在一切都很順利。

     陳娘子則是在自己家中,準備出嫁的事宜。

     楊大壯最近兩天沒有去書院,在家裡幫襯着做事。

     自己的母親,沒有娘家人主持,老楊家,也就剩下他這一根獨苗了,老人家前些年已經去世了。

     “娘。

    ”楊大壯看着自己的母親在收拾着屋裡的一些舊衣裳。

     陳娘子擡起頭,看向自己的兒子。

     “怎麼了大壯?” 楊大壯搖搖頭。

     “也沒什麼,就是突然很感慨。

    ”楊大壯臉上擠出一個笑容。

     “大壯,你心裡要是不得勁,就跟娘說,到了這個地步,如果你心裡實在是過不去這件事,娘就算是得罪了人,也不會再往前走一步。

    ” 大不了,往後當牛做馬的,給人家贖罪就是了。

     她如今就這麼一個兒子。

     楊家對于她來說,是婆家,也是曾經的恩人。

     如果沒有當初楊家的一頓飯,别說是自己了,便是父親母親和弟弟,也都餓死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不知道父親母親和弟弟,過的好不好。

     是否在當年那個混亂的世道裡,活下來了。

     按理說,都走到長安周圍了,在長安城周圍安頓下來,等着官府救濟一二,日子多少也能湊合過下去。

     可是這麼多年了,一點消息都沒有。

     她沒有離開這個莊子,父親母親他們也都知道自己在這裡,如果一切順利,都安頓好了的話,閑下來,應該來找找自己,見個面什麼的。

     至少知道,雙方一切安好....... “不是的,娘,我沒有那個想法,我是覺得,往後你能過好日子了,我很開心,就是怎麼說呢?突然之間,跟以前的日子就不一樣了,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形容。

    ”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