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回宫复命

關燈
    第1259章回宮複命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以後兩國相争。

    ” 窦涎眼中精光四射,頗為興奮的說道:“那也是将國事變成了家事,戰争的強度也會無限降低。

    有了這個約束,突厥人再南下,也不會大肆屠戮。

    ” “因為隻要有右賢王一脈的人掌權,就有可能被百姓接受,順利入主中原。

    那他們就不會把事做絕,籠絡人心的事情,他們也要做不是。

    ” “不然右賢王一脈就會被全天下人指着脊梁骨罵,總比以前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要好,道宗,你說是不是?” 呃. 李道宗頓時眼前一亮,對窦涎豎了豎大拇指:“還是窦公看得深遠,我之前還沒有想到這一層。

    李言認祖歸宗後,天下一家,從此化敵我兩族之争,為李氏兩房之争,那自然是幸事。

    ” “即是我大唐的幸事,也是全天下百姓的幸事,做成此事,必能洗涮玄武門的罪責。

    玄齡你從這個角度去勸勸,二郎也是受民如子,以天下為重的人,想必應該能以大局為重。

    ” 房玄齡聞言,也是豁然開朗,在國家安穩和民族前途的份上,李世民個人的榮辱,也并不重要了。

    做為皇帝,該為國家犧牲的時候,也該義不容辭才是。

     想明白了這些,房玄齡面容堅毅的點了點頭,最後對窦涎拱了拱手:“以後無數百姓,都要因窦公此言而受惠。

    老夫代天下數千萬蒼生黎民,謝過窦公。

    ” “不必如此。

    ” 被戴了這麼一頂光燦燦的帽子,窦涎也是老臉泛光,不過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老夫什麼也沒做,付出最多的是李言,其次是二郎,就連玄齡你的貢獻也比老夫多。

    ” “呵呵,你們都别謙讓了,都有功勞,就連本王也跟着粘光了。

    ”李道宗這一打趣,惹得兩人都是面色一紅。

     一時間,馬車内的氣氛一改之前的沉焖和壓抑,變得輕松起來,至于即将承受巨大屈辱的天可汗,都被三人給抛到了腦後。

     也是,你丫玄武門的時候殺的那麼痛快,坐龍椅的時候那麼威風,被奉為天可汗的時候也是那麼開心。

    那如今事兒找到頭上了,這屁股自然是要自己來擦。

     一點也不冤枉,憑什麼要讓别人替你操心? 三人說着話,馬車也順着承天大道,進入到了太極宮。

     此時早已散朝,三人來到弘文殿中,窦涎取來空白奏折,寫下了右賢王确為李建成之子的身份,尤其是對右賢王那不容辨駁的酷似其堂弟李承乾的模樣,進行了大篇幅的描寫。

     以此來說明,不是自己不想含糊,實在是沒法睜眼說瞎話。

     但凡見過右賢王五冠長相的人,第一個就想到李承乾,這讓人怎麼幫你掩蓋啊! 别說還有金鎖,就是什麼也沒有,隻憑相貌,别人也會斷定,你們是一個祖宗的。

     窦涎說了那麼多,其實就一句話,否定關系不可取,還是想其他辦法吧,比如接受條件什麼的 而李道宗也是将自己一路見聞,突厥人營塞的布設,其軍力強弱,實力大小等特征,洋洋灑灑的寫了很多廢話。

    關于談判的具體内容,半點兒也不涉及,好像什麼也不知道。

     其内容核心也就一句話,突厥人太他瑪的強了,打不赢,根本打不赢,還是盡量和談,比如接受條件什麼的 當兩人一臉無辜的将奏折遞過來,表示自己的任務已完成的時候,房玄齡卻是一臉的苦笑,收下奏折。

    打聽了李世民已經回到大明宮紫辰殿,轉身就往外去。

     大明宮最初是李淵嫌棄太極宮破舊,又是隋楊建立的,住起來即不舒服又不吉利,從而在長安城東北角劃的一塊地方,建來供自己享樂的,規模也沒有這麼大。

     就算這樣,也是從李淵進入長安時就開始規劃,直到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虎牢關大破王世充、窦建德,收回洛陽和山東之地後。

    李家坐定了天下,才開始動工的。

     當時計劃工期隻有五年,在武德九年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将李淵趕下了台。

     在退位之前,李淵隻有一個要求,就是把大明宮建好,自己搬去那裡安享晚年。

     李世民本來是同意的,皆竟老父親将皇位都讓了出來,區區一個宮殿,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但後來自己入住太極宮後,發現宮殿地基下沉,陰冷潮濕,牆面破損嚴重。

    再加上年久失修,到處漏風,住起來确實不舒服,于是就動了重建宮殿的想法。

     隻是那時天下還沒有完全安定下來,即有梁師都這樣前隋遺留的勢力沒有平定,又有諸多不服李世民的叛逆做亂,還有突厥颉利年年南下侵擾,沒有精力,更沒有财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