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似仙

關燈
    如盔甲一般,刀劍刺去便會被迅速彈開,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那四個少年傷不了他的緣故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身看着地上被打的七零八落的少年也像是有點來頭。

     普通的小門小派手底下的人也多是半路出家的修行者,大多都是沒有靈體,且靈力低微的雜兵。

    平時也隻是為自己的門派出力去降一些小魔小怪,所得的酬勞自然也不是很可觀。

    隻能說當他們說拜師修靈滅邪隻是為了混口飯吃的時候那也許并不是客套,而是他們真的隻是混口飯吃而已。

     再看這幾位,身着統一玄服,袖口和佩劍上皆有一樣的鎏金紋案,看來定是有頭有臉的同行了。

     “喂,地上趴着的,若還有口氣在,那就勞煩各位騰個地方,倘若待會兒我們動起手來,敵我不分,再讓各位丢了這最後一口氣,我可不管哦。

    ” 話未說完禦水禦水菩提周身泛起一團銀光,手中聚靈成形的是一把銀色佩劍,此劍劍身晶瑩剔透,還有一些暗暗的咒文随劍光流動,劍柄纏有一條銀色藤蔓,藤蔓之上懸有七朵銀色刻花。

     劍柄上則是一尾銀白色劍穗垂直而下,隻見那七朵銀花之中的一朵慢慢閉合結出一個銀鈴,鈴聲空靈清脆如禅語一般使人靜心滅欲。

     如果說天下有人不認識禦水菩提那到也可信,畢竟她确實是很少下山,且每次下山必惹麻煩所以大部分時間她不是在修行就是在閉關反省,一刻也沒閑着。

     可這天下卻沒有幾個人不認識這把劍——拂光。

     畢竟因為她也引起過不小的紛争。

     相傳一千五百年前的靈啟時代,肆意攝靈修習法術而幻形的精怪不計其數。

     為保安甯,上古仙師千悔受命下山除邪。

     到一鎮名曰:龍泉。

     遂進一茶棚小憩,隻聽臨桌一人拍桌而起,對同桌的其他人說:“這康德業真不是個東西,如今斷了一條腿真是便宜他了。

     “聽說了嗎?康家給鎮長老爺送了滿滿兩大箱子的金銀财寶,說是請了山裡的高人來降銀鈴啦” “唉……真是世風日下,有錢就他媽的是祖宗,霸占不成就想殺了人家。

    ” 一個約莫四十多歲的大叔憤憤說道。

     “可不是嗎,銀鈴初來龍泉之時曾來我這讨水喝,我看她可憐就想給她幾個錢,可那姑娘說什麼也不要,說是有手有腳自己能行。

    果不其然不多時日便把茶錢送回來了,還送給我一些她自己做的首飾,當真是好看。

    這麼好的姑娘怎麼就是妖邪了。

    ” “妖邪又怎樣,如今的有些人啊,還不如人家呢,我聽說鎮南有個善堂便是銀鈴出錢修建的,本也沒人知道,是那修建善堂的瓦匠自己說的,聽那形容就是銀鈴沒錯。

    ” “唉……說什麼都晚了,康家有錢有勢是龍泉最有名望的鑄劍大家,天下名劍一半出自康家,誰得罪的起啊。

    ” 再看旁邊亦是茶涼人空,卻隻剩一錠碎銀躺在那裡。

     之後便聽說千悔為了銀鈴失手殺了康德業,康家連手整個龍泉的鑄劍大家向鎮長施壓請求處死二人為小主人報仇。

     銀鈴也是個貞烈女子,願用自己一死換千悔歸山。

     康家人自是不肯放過他,争執不下之時,銀鈴滿目怒氣,慢慢地攥緊了拳頭,周身騰起銀光頗有争個魚死網破的架勢。

     見銀鈴被怒氣沖心,千悔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讓她消去仇恨,莫造殺孽。

    生死自有定數,人是他殺的他必是要償還的,言罷便自刎身亡了。

     康家人見千悔自刎,像是還不解恨便把千悔的屍身扔進了鑄劍爐。

     銀鈴眼見以無力回天,便像心死一般身形慢慢渙散成無數銀色的靈子附于爐中的劍身之上化成七朵銀花。

     數年後,一位年輕的僧人經過龍泉,在康家劍莊見到了那把劍,便對管事的說:“此劍有靈,雖為武器卻無半點殺氣,隻是隐隐冒有寒光,今日我便帶走了他,置禅室受梵音吧!” 在龍泉人人得知此劍乃附了人骨練就所以不僅沒人買,天天挂着也是慎人,便讓那高僧帶走了。

    後賜名曰:拂光。

    意為:拂去寒光,還原歸真,而帶走那把劍的人便是與千悔齊名的碧華仙師——南無。

     後拂光一度成為天下名劍,且有詩文贊曰: 冰心暖咒塑銀裝 清鈴梵音渡彌彰 七級浮屠天下事 至善至美得拂光 因此為證明自己集美善,多功德。

    天下豪傑紛争拂光,聽說很多人争而不得,得而無用。

    直至拂光失了光澤劍氣才被人們遺忘。

     直到有一天被一女子拿到手裡,嬉笑道了一句“好劍”便幻作靈氣收入銀鈴懸于那女子的手腕。

     沒人知道那女子是誰,之後拂光也便再沒出現過。

     如今終于知道拂光之事并非傳說,而那女子便是禦水菩提。

     喜歡禦靈山莊請大家收藏:()禦靈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