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大势已去!
關燈
小
中
大
淩帝稍作停頓,接着說出的話讓鎮國公瞬間臉色慘白,驚恐萬分:
“西夏不顧兩國邦交,竟趁天災之際公然侵犯我南淩。
此事必須修書通告大陸各國,譴責讨伐這等不義行徑。
” 鎮國公心中清楚,若這個軍情謊言被拆穿,淩帝一旦孤注一擲,聯合西夏向潘家宣戰,那整個潘氏家族和太子都将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他立刻驚恐地跪地,聲音顫抖地說道:“皇上,老臣受皇恩浩蕩,食君之祿,理當忠君之事。
邊境抵禦外敵乃潘家軍義不容辭的責任。
老臣這就給潘長孝修書一封,命他務必竭盡全力,将西夏阻擋在南淩邊境之外。
” 淩帝目前還無法徹底鏟除潘家勢力,見鎮國公示弱,便淡然說道: “如此,便有勞鎮國公了!” 下朝之後,鎮國公隻覺胸中憋悶,一股怒火在心底熊熊燃燒,腦袋也一陣陣地暈眩,恨得咬牙切齒。
“那昏君,竟然搞出這麼一招,打得我們毫無防備,實在是太陰險了!”鎮國公忍不住低聲咒罵。
想起為了那四十萬石糧食,鎮國公府砸進去五百多萬貫錢,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鎮國公也暗中派人查探,在京都郊區的皇莊裡确實藏着大量糧食。
“這可如何是好?他手上握着三十萬石糧食呢!”胡月軍滿心憂慮。
京城這個地方,不可能再輕易出手糧食了。
鎮國公沉思片刻:“把糧食都運走,送到長江口那邊。
先在雲城附近試探一下市場,能賣多少是多少。
要是賣不出去,就全部算到長江口的項目裡。
” 無論如何,這些糧食不能砸在自己手裡,必須找個接盤的。
太子府的管家神色凝重,鄭重提醒道: “若是動用長江口項目的資金,賬目必須做得毫無破綻,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過手的人都要清清楚楚,絕對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 鎮國公微微點頭,語氣冰冷:“這筆賬肯定會被反複嚴查,你去準備一本假賬,要做得比真的還真,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 胡月軍和他們一直商議到深夜,才趁着夜色,從小門偷偷離開。
當晚,四十萬石糧食便在馬車的辘辘聲和船隻的破浪聲中,朝着西州方向進發。
胡月軍親自跟在運糧隊伍中。
他想着先在民間售賣這些糧食,如果老百姓消化不了,就隻能把這個燙手山芋扔給長江口項目,讓朝廷吃下這些糧食。
此刻的他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五百萬貫錢幾乎動用了家族裡所有能動用的現銀。
胡月軍先回到雲城的老宅,與族老們緊急商議當前的嚴峻形勢。
十二月初,糧食陸續運抵西州和雲城等地。
卸貨時,當地的米鋪大多已經關門許久。
不過,因為災前淩霄的一番運作,大部分老百姓手中都還有些存糧,暫時不至于挨餓。
但城裡那些靠買米生活的百姓可就慘了,家中早已斷糧,隻能四處尋找糧商。
胡月軍在米鋪挂出三日後開售米糧的告示,瞬間引起轟動。
那些急需糧食的百姓,早早地就在米鋪前聚集,準備搶購糧食。
當所有米糧都運抵各個米鋪并開門營業時,老百姓看到米價竟然高達四百八十文一斤。
憤怒瞬間爆發。
“四百八十文?這不是
此事必須修書通告大陸各國,譴責讨伐這等不義行徑。
” 鎮國公心中清楚,若這個軍情謊言被拆穿,淩帝一旦孤注一擲,聯合西夏向潘家宣戰,那整個潘氏家族和太子都将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他立刻驚恐地跪地,聲音顫抖地說道:“皇上,老臣受皇恩浩蕩,食君之祿,理當忠君之事。
邊境抵禦外敵乃潘家軍義不容辭的責任。
老臣這就給潘長孝修書一封,命他務必竭盡全力,将西夏阻擋在南淩邊境之外。
” 淩帝目前還無法徹底鏟除潘家勢力,見鎮國公示弱,便淡然說道: “如此,便有勞鎮國公了!” 下朝之後,鎮國公隻覺胸中憋悶,一股怒火在心底熊熊燃燒,腦袋也一陣陣地暈眩,恨得咬牙切齒。
“那昏君,竟然搞出這麼一招,打得我們毫無防備,實在是太陰險了!”鎮國公忍不住低聲咒罵。
想起為了那四十萬石糧食,鎮國公府砸進去五百多萬貫錢,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鎮國公也暗中派人查探,在京都郊區的皇莊裡确實藏着大量糧食。
“這可如何是好?他手上握着三十萬石糧食呢!”胡月軍滿心憂慮。
京城這個地方,不可能再輕易出手糧食了。
鎮國公沉思片刻:“把糧食都運走,送到長江口那邊。
先在雲城附近試探一下市場,能賣多少是多少。
要是賣不出去,就全部算到長江口的項目裡。
” 無論如何,這些糧食不能砸在自己手裡,必須找個接盤的。
太子府的管家神色凝重,鄭重提醒道: “若是動用長江口項目的資金,賬目必須做得毫無破綻,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過手的人都要清清楚楚,絕對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 鎮國公微微點頭,語氣冰冷:“這筆賬肯定會被反複嚴查,你去準備一本假賬,要做得比真的還真,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 胡月軍和他們一直商議到深夜,才趁着夜色,從小門偷偷離開。
當晚,四十萬石糧食便在馬車的辘辘聲和船隻的破浪聲中,朝着西州方向進發。
胡月軍親自跟在運糧隊伍中。
他想着先在民間售賣這些糧食,如果老百姓消化不了,就隻能把這個燙手山芋扔給長江口項目,讓朝廷吃下這些糧食。
此刻的他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五百萬貫錢幾乎動用了家族裡所有能動用的現銀。
胡月軍先回到雲城的老宅,與族老們緊急商議當前的嚴峻形勢。
十二月初,糧食陸續運抵西州和雲城等地。
卸貨時,當地的米鋪大多已經關門許久。
不過,因為災前淩霄的一番運作,大部分老百姓手中都還有些存糧,暫時不至于挨餓。
但城裡那些靠買米生活的百姓可就慘了,家中早已斷糧,隻能四處尋找糧商。
胡月軍在米鋪挂出三日後開售米糧的告示,瞬間引起轟動。
那些急需糧食的百姓,早早地就在米鋪前聚集,準備搶購糧食。
當所有米糧都運抵各個米鋪并開門營業時,老百姓看到米價竟然高達四百八十文一斤。
憤怒瞬間爆發。
“四百八十文?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