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原来陛下已经背着我们做了这么多

關燈
    一首詩緩緩念了出來,在場衆人的反應各不相同。

     高義回味着每一個字,慕然間覺得這首詩便是為自己而作。

     這首詩跟自己如今所經曆的這一切何其相似啊。

     反觀王天澤更加震驚于這位年輕大人的才華,隻片刻間便做出如此奇妙準确的詩詞。

     離開時不過年幼,歸來時卻已是一位中年人。

     鄉音未做改變,可頭上卻已多了絲絲白發。

     孩童們見到這位舊人,卻不相識,隻會問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想到這首詩描繪的場景,王天澤不自覺的代入高義,越發覺得精妙。

     “好詩,唐大人文采斐然,真是讓人佩服……” 王天澤剛開口,唐流便笑道: “這首詩可不算什麼,唐大人這些年在七槐縣親自提過的詩數不勝數,若是拿出去,大人如今早就有詩仙之名。

    ” 這也是包括唐流在内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大人明明有偉大的詩才,卻一點都沒有想着外露。

     他幾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讓七槐縣變得更好上,這也是讓百姓們更加敬重愛戴的原因。

     “孩他媽,趕緊去準備晚飯,今天好好招待一下高義跟大人……” 婦人擦掉眼角淚珠,起身前去忙碌。

     唐父則招呼大家在院内落座。

     唐歡沒有忘記自己來這裡的目的,主動向高義問道:“聽說你是七槐縣的舊人?” 高義神情凝重,“嗯,我離開七槐縣的時候應該是元豐十六年,距今已有将近二十年……” 唐歡陪着笑容,看上去無比和善。

     他問道:“那不知道你這次是為什麼突然回來的呢?” 唐歡來七槐縣不過五六年的時間,并沒有見過高義。

     在他來之前逃離七槐縣的人數不勝數,基本都沒有回來過。

     大部分人都客死他鄉,僥幸像高義一般能夠安然活下來的,少之又少。

     這部分人也絕對不會再回這個傷心之地。

     “實不相瞞,此次來七槐縣,我們是為了找人。

    ” “找人?不知道二位想要找誰,我身為縣令應該能夠幫到二位,既然你們是七槐縣舊人,這點小小的忙還是要幫的。

    ” 得到回答之後,王天澤再度開口道:“我們來找一本書的作者。

    ” 談到正事,高義便不再開口,反而是另一個人開口。

     唐歡敏銳地察覺到這人的身份顯然要更重要一些。

     哪怕對方做了僞裝打扮,但還是能從他身上看出那股華貴的氣質,這一點跟高義有很大的不同。

     是絕對無法僞裝出來的。

     “找一個作者?不知道是哪本書的作者,近些年七槐縣刊印的書籍不少,有不少人更是不願意留名,這件事可能會有不小的麻煩。

    ” 唐歡瞬間感覺不太妙。

     七槐縣的确刊印了很多書籍,但其中絕大多數都跟他唐歡有關。

     要麼就是他口述後由雪娥前去刊印,要麼就是旁人從他的講述當中編撰而成,隻有很小的一部分是經由唐歡發散開來,人們創作出來的故事。

     難道這二人來七槐縣是找我的? 唐歡産生了這個念頭。

     “不知道唐大人有沒有聽過一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完,王天澤目光灼灼地看着唐歡。

     在那首詩之後,王天澤便有些懷疑眼前的縣令就是那本書的作者。

     尤其是知道七槐縣的巨大改變都是因他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