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丧子之痛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女人帶着4個孩子過日子,肯定是不容易的。
當時小的剛出生,最大的才15歲。
按說這樣的日子也能過下去。
可是這個時候李母突然失去了身強力壯的丈夫,也是上了一股大火。
給丈夫辦後事的時候,她是硬挺着。
喪事完了她就躺下了。
她突然腹痛不止,還發着高熱。
送到公社一檢查是急性闌尾炎,必須做手術。
農村人看病全是現錢,還一分不報銷。
辦喪事的時候把家裡的錢都花完了,還欠了外債。
做手術的錢就全是借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
李母做手術時,是留大女兒在家照顧李向北。
李向北還吃奶呢,村子裡的人還是挺有人情味兒的。
有幾個正喂孩子的嬸嬸,這家的給孩子喂一天奶,那家給孩子喂一天奶。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15歲的孩子照顧家倒是沒問題了,可是讓她照顧一個幾個月孩子可就挺難的。
李母從醫院剛回到家就發現孩子發燒了。
先是按村子裡原來的土方子,又是擦又是用針挑的。
可是都沒管用。
第三天的時候一看這孩子燒的不行了。
又帶着孩子去看病。
診斷為小兒肺炎。
為了給李向北治病,又花了不少錢。
通常來說,一個沒有男人的家庭,還錢本來就難,借錢就不是容易的事。
現在是舊債沒還,又借新債。
這錢恐怕就借不到了。
好在,原主的親大伯李文山是這個屯的村長。
他給做了擔保。
真是一家幾塊錢幾塊錢的湊。
才湊夠了給李向北治病的錢。
這幾件糟心的事情下來,這個家負債200多。
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大筆錢啊。
李父李文軍,孩子到了年齡就送他們上學去了。
這個時候,大姐和二哥都在念書。
大姐知道家裡的難,就說什麼也不再念了。
二哥也是這個想法。
丈夫死了,李母覺得能做的事情就是按丈夫的心願繼續讓孩子讀書。
在李母和大姐的極力堅持下,李向白念到了高中畢業。
李母挺能幹的,原來就能拿8工分。
現在為了給家裡掙錢還錢,她就開始拿10工分。
辛苦是肯定的。
李母說李向東身子骨還沒長成,隻讓她幹6個工分的活。
李向南在家裡幫着看孩子。
那真是小孩看小孩。
原身李向南小時候也挺不容易。
在農村,就是拿一年的滿工分到年底的時候,一個人能剩下二三十塊錢就是多的了。
家裡還要花銷呢。
也就是說她家欠的債,沒個7年8年的肯定還不上,要是年景不好的話,時間會更長。
現在一般十六七就開始相看,十八九的,多說20歲就結婚了。
李向東是老大又是一個女孩,嫁人的時候不給陪嫁就不給了。
兒子結婚的時候沒有彩禮,可沒有姑娘願意呀。
所以李家的日
當時小的剛出生,最大的才15歲。
按說這樣的日子也能過下去。
可是這個時候李母突然失去了身強力壯的丈夫,也是上了一股大火。
給丈夫辦後事的時候,她是硬挺着。
喪事完了她就躺下了。
她突然腹痛不止,還發着高熱。
送到公社一檢查是急性闌尾炎,必須做手術。
農村人看病全是現錢,還一分不報銷。
辦喪事的時候把家裡的錢都花完了,還欠了外債。
做手術的錢就全是借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
李母做手術時,是留大女兒在家照顧李向北。
李向北還吃奶呢,村子裡的人還是挺有人情味兒的。
有幾個正喂孩子的嬸嬸,這家的給孩子喂一天奶,那家給孩子喂一天奶。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15歲的孩子照顧家倒是沒問題了,可是讓她照顧一個幾個月孩子可就挺難的。
李母從醫院剛回到家就發現孩子發燒了。
先是按村子裡原來的土方子,又是擦又是用針挑的。
可是都沒管用。
第三天的時候一看這孩子燒的不行了。
又帶着孩子去看病。
診斷為小兒肺炎。
為了給李向北治病,又花了不少錢。
通常來說,一個沒有男人的家庭,還錢本來就難,借錢就不是容易的事。
現在是舊債沒還,又借新債。
這錢恐怕就借不到了。
好在,原主的親大伯李文山是這個屯的村長。
他給做了擔保。
真是一家幾塊錢幾塊錢的湊。
才湊夠了給李向北治病的錢。
這幾件糟心的事情下來,這個家負債200多。
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大筆錢啊。
李父李文軍,孩子到了年齡就送他們上學去了。
這個時候,大姐和二哥都在念書。
大姐知道家裡的難,就說什麼也不再念了。
二哥也是這個想法。
丈夫死了,李母覺得能做的事情就是按丈夫的心願繼續讓孩子讀書。
在李母和大姐的極力堅持下,李向白念到了高中畢業。
李母挺能幹的,原來就能拿8工分。
現在為了給家裡掙錢還錢,她就開始拿10工分。
辛苦是肯定的。
李母說李向東身子骨還沒長成,隻讓她幹6個工分的活。
李向南在家裡幫着看孩子。
那真是小孩看小孩。
原身李向南小時候也挺不容易。
在農村,就是拿一年的滿工分到年底的時候,一個人能剩下二三十塊錢就是多的了。
家裡還要花銷呢。
也就是說她家欠的債,沒個7年8年的肯定還不上,要是年景不好的話,時間會更長。
現在一般十六七就開始相看,十八九的,多說20歲就結婚了。
李向東是老大又是一個女孩,嫁人的時候不給陪嫁就不給了。
兒子結婚的時候沒有彩禮,可沒有姑娘願意呀。
所以李家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