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入学
關燈
小
中
大
李夫子見村長柳二柱提着東西來拜訪,自然也是知道什麼事的,于是趕忙将村長帶進屋
柳二柱恭敬的說
“李夫子叨擾了,我還是為我那兩個孫子過來的。
” 李夫子淺淺的說 “你的兩個孫子在這個天賦上比較差,我是不推薦讀書的,泱泱大國有天賦者何其多,很多有天賦從小就被譽為神童但考不上功名的不在少數,就不必浪費束修了。
” 柳二柱再次恭敬的說 “我知道,但我現在的本意隻是,讓他們認一些字,以後不用在地裡刨食罷了,去鎮上當個賬房先生,或者掌櫃也是好的,至于這個束修嘛,我承擔得起,願意給這兩個孫子搏一搏前程,總歸是劃算的。
” 柳二柱頓了頓又說 “我知道您收徒向來嚴苛,可這倆孩子雖說頑劣,對讀書識字倒也有幾分興趣。
您的學問和品行,咱村裡誰不敬重?我這當村長的,也盼着村裡能多出幾個有學問的人。
” 李夫子見柳二柱放低了姿态,對自己又這麼恭敬,況且他可是一村之長,自己在他的地頭上還是不要執迷不悟的好,況且他的兩個孫子隻是沒有天賦而已,好好教導終歸是沒問題的 “那麼十天之後就叫他們來上學吧。
” 柳二柱大喜 “那請問李夫子,束修這些……” 李夫子笑道 “束修一兩銀子。
” “六禮自己準備。
” …… 柳二柱回到家後,向衆人說了這件事,大房和二房是最激動的,畢竟這次走後門兒是為了自己的孩子 想到大虎和二虎能讀書了,柳王氏和柳朱氏更是心花怒放 柳二柱開口道 “六禮和筆墨紙硯都要準備,這錢嘛公中出,大房和二房家的,明天去鎮上買吧。
” 次日,大房和二房家的就帶人去了 晨光熹微,村口仿若一幅古樸的水墨畫,徐徐鋪展。
一座石橋橫跨在蜿蜒的溪流之上,歲月的摩挲讓橋身布滿青苔,石縫間偶有幾株嫩綠的野草倔強生長。
橋下溪水潺潺,清澈見底,能瞧見遊魚嬉戲、沙石羅列。
溪邊,一頭黃牛正悠然自得地啃着青草,時不時甩動尾巴驅趕蚊蠅,脖頸上的鈴铛發出清脆聲響,在甯靜的清晨傳得很遠。
不遠處,停着一輛簡易的牛車,車把式正坐在車轅上,抽着旱煙。
車旁豎着一塊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寫着“一文錢一人,拉到青山縣”。
往來的村民,有的挑着擔子,裡面裝着自家種的新鮮蔬果,準備去青山縣售賣;有的背着行囊,滿臉期待,準備去縣城謀個生計。
馬蹄聲、吆喝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為這甯靜的村口添了幾分煙火氣。
柳大喜和柳二喜帶着大虎和二虎上了牛車,為了節省兩文錢,柳王氏和柳朱氏都沒有去 人們陸陸續續的上了車,趕牛的老伯一鞭子打在牛背上,大喊一聲 “起身!” 車輪吱呀作響,仿佛在哼唱着古老的歌謠。
車上坐着幾個村民,有頭戴鬥笠的莊稼漢,挽着竹籃的婦人,還有嬉笑打鬧的孩童。
他們或是談論着家中的農事,或是分享着村裡的趣事,陣陣笑聲在空氣中回蕩。
路邊,金黃的麥浪随風起伏,送來淡淡的麥香。
田埂上,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綻放,五彩斑斓。
偶爾有幾隻麻雀從枝頭驚起,叽叽喳喳地掠過牛車,飛向遠方。
半個時辰後,車穩穩的停在了青山鎮門口,大喜和二喜不常來,在這裡東逛西逛,毫無頭緒 柳大喜懷揣着那沉甸甸的三兩銀子,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穿梭。
這銀子可是柳二柱從公中給的,為的就是給家中讀書的大虎二虎購置筆墨紙硯。
他的手始終緊緊捂着胸口,那裡藏着他的全部希望。
每走幾步,他便忍不住用手探入懷中,确認銀子還在不在,又将手伸進衣兜,小心翼翼地把銀子捏一捏,感受那真實的觸感,才稍稍安心。
集市上人頭攢動,叫賣聲、讨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可他卻無心顧及。
眼神急切地掃過一家家店鋪,眉頭緊鎖,臉上滿是焦慮。
腳步匆忙,卻又帶着幾分慌亂,時而停下向路人打聽。
終于他走到了書店門口 “書香閣” 柳大喜和柳二喜第一次來這麼高端的地方,柳大喜和柳二喜站在書店門口,局促得手腳都不知該往哪兒放。
柳大喜搓着粗糙的手,眼睛盯着門檻,遲遲不敢邁進。
柳二喜拽着衣角,時不時咽口水,怯生生地偷瞄店内,兩人被店裡的書香氣息鎮住,滿心都是初來乍到的緊張與不安。
柳大喜和柳二喜在書店門口躊躇許久,終于,柳大喜心一橫,擡腳邁進了門檻,柳二喜則像個小尾巴,緊跟其後。
店小二滿臉笑意,快步迎上:“二位客官,可是要買筆墨紙硯?咱店裡的湖筆,筆鋒剛勁又飽滿;徽墨,墨色濃郁,書寫流暢不洇紙;宣紙,質地綿韌,吸水性好;端硯,石質細膩,發墨如油。
包您滿意!”兩人聽着,眼裡滿是新奇,時不時湊近瞧瞧,拿起又放下,生怕弄壞了這些寶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柳大喜的手在袖籠裡緊緊攥着三兩銀子,指節因用力而泛白,粗糙的拇指下意識摩挲着,感受着那微薄的家底。
他的目光在店内的筆墨紙硯間遊移,落在那些上好徽墨、端硯時,滿是向往,可一瞥見價簽,眼裡的光瞬間黯淡。
店員熱情介紹,他隻能尴尬地笑着點頭,伸手拿起又放下,動作愈發遲緩,嘴裡嗫嚅着“再看看”,心裡發愁,卻怎麼也說不出自己其實買不起。
柳大喜想道“讀書還真是費錢,這三兩銀子能買什麼呢?” 柳二喜看着哥哥柳大喜拿着一支湖筆,反複打量又猶豫不決,心裡明白他是心疼錢。
實在看不下去哥哥這般為難,柳二喜撓撓頭,紅着臉,小聲對店員說:“小哥,對不住哈。
我們是鄉下人家,來一趟不容易,本想着給家裡孩子買些筆墨讀書用。
但兜裡銀子實在有限,能不能幫我們挑些實惠些的,質量差些也沒事,能寫字就行。
”店員聽後,笑着點頭,轉身去尋合适的物件。
柳大喜見狀,長舒一口氣,沖弟弟投去感激的目光。
店員滿臉笑意,恭敬地欠身,快步轉身往後堂走去。
不多時,他雙手穩穩托着幾樣東西回來,小心翼翼地擺在櫃台上。
“二位客官,您瞧瞧。
這紙張前陣子庫房進了點潮,所以便宜些,隻要5文錢一張,雖說有些許褶皺,不過拿來日常練字絕對沒問題。
”他邊說邊拿起一張紙輕輕展開,展示給柳氏兄弟。
“這支毛筆,雖是粗制些,但筆毫堅韌,20
” 李夫子淺淺的說 “你的兩個孫子在這個天賦上比較差,我是不推薦讀書的,泱泱大國有天賦者何其多,很多有天賦從小就被譽為神童但考不上功名的不在少數,就不必浪費束修了。
” 柳二柱再次恭敬的說 “我知道,但我現在的本意隻是,讓他們認一些字,以後不用在地裡刨食罷了,去鎮上當個賬房先生,或者掌櫃也是好的,至于這個束修嘛,我承擔得起,願意給這兩個孫子搏一搏前程,總歸是劃算的。
” 柳二柱頓了頓又說 “我知道您收徒向來嚴苛,可這倆孩子雖說頑劣,對讀書識字倒也有幾分興趣。
您的學問和品行,咱村裡誰不敬重?我這當村長的,也盼着村裡能多出幾個有學問的人。
” 李夫子見柳二柱放低了姿态,對自己又這麼恭敬,況且他可是一村之長,自己在他的地頭上還是不要執迷不悟的好,況且他的兩個孫子隻是沒有天賦而已,好好教導終歸是沒問題的 “那麼十天之後就叫他們來上學吧。
” 柳二柱大喜 “那請問李夫子,束修這些……” 李夫子笑道 “束修一兩銀子。
” “六禮自己準備。
” …… 柳二柱回到家後,向衆人說了這件事,大房和二房是最激動的,畢竟這次走後門兒是為了自己的孩子 想到大虎和二虎能讀書了,柳王氏和柳朱氏更是心花怒放 柳二柱開口道 “六禮和筆墨紙硯都要準備,這錢嘛公中出,大房和二房家的,明天去鎮上買吧。
” 次日,大房和二房家的就帶人去了 晨光熹微,村口仿若一幅古樸的水墨畫,徐徐鋪展。
一座石橋橫跨在蜿蜒的溪流之上,歲月的摩挲讓橋身布滿青苔,石縫間偶有幾株嫩綠的野草倔強生長。
橋下溪水潺潺,清澈見底,能瞧見遊魚嬉戲、沙石羅列。
溪邊,一頭黃牛正悠然自得地啃着青草,時不時甩動尾巴驅趕蚊蠅,脖頸上的鈴铛發出清脆聲響,在甯靜的清晨傳得很遠。
不遠處,停着一輛簡易的牛車,車把式正坐在車轅上,抽着旱煙。
車旁豎着一塊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寫着“一文錢一人,拉到青山縣”。
往來的村民,有的挑着擔子,裡面裝着自家種的新鮮蔬果,準備去青山縣售賣;有的背着行囊,滿臉期待,準備去縣城謀個生計。
馬蹄聲、吆喝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為這甯靜的村口添了幾分煙火氣。
柳大喜和柳二喜帶着大虎和二虎上了牛車,為了節省兩文錢,柳王氏和柳朱氏都沒有去 人們陸陸續續的上了車,趕牛的老伯一鞭子打在牛背上,大喊一聲 “起身!” 車輪吱呀作響,仿佛在哼唱着古老的歌謠。
車上坐着幾個村民,有頭戴鬥笠的莊稼漢,挽着竹籃的婦人,還有嬉笑打鬧的孩童。
他們或是談論着家中的農事,或是分享着村裡的趣事,陣陣笑聲在空氣中回蕩。
路邊,金黃的麥浪随風起伏,送來淡淡的麥香。
田埂上,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綻放,五彩斑斓。
偶爾有幾隻麻雀從枝頭驚起,叽叽喳喳地掠過牛車,飛向遠方。
半個時辰後,車穩穩的停在了青山鎮門口,大喜和二喜不常來,在這裡東逛西逛,毫無頭緒 柳大喜懷揣着那沉甸甸的三兩銀子,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穿梭。
這銀子可是柳二柱從公中給的,為的就是給家中讀書的大虎二虎購置筆墨紙硯。
他的手始終緊緊捂着胸口,那裡藏着他的全部希望。
每走幾步,他便忍不住用手探入懷中,确認銀子還在不在,又将手伸進衣兜,小心翼翼地把銀子捏一捏,感受那真實的觸感,才稍稍安心。
集市上人頭攢動,叫賣聲、讨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可他卻無心顧及。
眼神急切地掃過一家家店鋪,眉頭緊鎖,臉上滿是焦慮。
腳步匆忙,卻又帶着幾分慌亂,時而停下向路人打聽。
終于他走到了書店門口 “書香閣” 柳大喜和柳二喜第一次來這麼高端的地方,柳大喜和柳二喜站在書店門口,局促得手腳都不知該往哪兒放。
柳大喜搓着粗糙的手,眼睛盯着門檻,遲遲不敢邁進。
柳二喜拽着衣角,時不時咽口水,怯生生地偷瞄店内,兩人被店裡的書香氣息鎮住,滿心都是初來乍到的緊張與不安。
柳大喜和柳二喜在書店門口躊躇許久,終于,柳大喜心一橫,擡腳邁進了門檻,柳二喜則像個小尾巴,緊跟其後。
店小二滿臉笑意,快步迎上:“二位客官,可是要買筆墨紙硯?咱店裡的湖筆,筆鋒剛勁又飽滿;徽墨,墨色濃郁,書寫流暢不洇紙;宣紙,質地綿韌,吸水性好;端硯,石質細膩,發墨如油。
包您滿意!”兩人聽着,眼裡滿是新奇,時不時湊近瞧瞧,拿起又放下,生怕弄壞了這些寶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柳大喜的手在袖籠裡緊緊攥着三兩銀子,指節因用力而泛白,粗糙的拇指下意識摩挲着,感受着那微薄的家底。
他的目光在店内的筆墨紙硯間遊移,落在那些上好徽墨、端硯時,滿是向往,可一瞥見價簽,眼裡的光瞬間黯淡。
店員熱情介紹,他隻能尴尬地笑着點頭,伸手拿起又放下,動作愈發遲緩,嘴裡嗫嚅着“再看看”,心裡發愁,卻怎麼也說不出自己其實買不起。
柳大喜想道“讀書還真是費錢,這三兩銀子能買什麼呢?” 柳二喜看着哥哥柳大喜拿着一支湖筆,反複打量又猶豫不決,心裡明白他是心疼錢。
實在看不下去哥哥這般為難,柳二喜撓撓頭,紅着臉,小聲對店員說:“小哥,對不住哈。
我們是鄉下人家,來一趟不容易,本想着給家裡孩子買些筆墨讀書用。
但兜裡銀子實在有限,能不能幫我們挑些實惠些的,質量差些也沒事,能寫字就行。
”店員聽後,笑着點頭,轉身去尋合适的物件。
柳大喜見狀,長舒一口氣,沖弟弟投去感激的目光。
店員滿臉笑意,恭敬地欠身,快步轉身往後堂走去。
不多時,他雙手穩穩托着幾樣東西回來,小心翼翼地擺在櫃台上。
“二位客官,您瞧瞧。
這紙張前陣子庫房進了點潮,所以便宜些,隻要5文錢一張,雖說有些許褶皺,不過拿來日常練字絕對沒問題。
”他邊說邊拿起一張紙輕輕展開,展示給柳氏兄弟。
“這支毛筆,雖是粗制些,但筆毫堅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