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幕后指使之人浮出水面

關燈
    馮保亦步亦趨的追上,無奈的說道:“還請陛下教臣。

    ” 朱翊鈞也懶得讓馮保繼續猜了,便告訴了一個馮保想知道的答案,搖頭說道:“僞造手書之人,正是高拱本人。

    ” 更确切的說,高拱無論是否願意,這封手書隻能出自他的手,查到最後也隻能查到高拱頭上。

     人一旦失去了權勢,連鬼都不上門,往宮裡塞人說簡單,對于某些人極為簡單,對某些人來說難如登天。

     陳洪隻是一個失了權勢,住在廊下家的宦官,高拱是住在河南新鄭的‘前’首輔。

     陳洪和高拱都沒那麼大的本事,把王章龍送到乾清宮去。

     幕後指使之人到底是誰? 晉黨中的某一個,或者說是晉黨的集體意識。

     但這個案子,隻能追查到這裡了,因為繼續追查下去,缇騎們能得到的結論也隻有高拱,也隻能是他。

     所有的線索隻會指向高拱。

     “嚯!”馮保立刻全都想明白了,面目猙獰的說道:“果然是此獠!陰險狡詐如斯,居然僞造自己手書,金蟬脫殼,陛下,發兵高拱舊籍吧,将其擒來,這已經不是一般的亂臣賊子了,陛下!” 繞了個圈,還是這狗賊! 先是在先帝靈柩之前,出言不遜,說十歲人主不能治天下,而後更是上奏要奪了司禮監的權,還說皇帝未經發拟,徑自内批,毫無恭順之心,現在居然還做下了如此大局,馮保已經出離的憤怒了,刺王殺駕案中,他馮保離死隻有一步之遙。

     高拱是一個失去了恭順之心的臣子,他的嫌疑最大。

     但這朝中,失去了恭順之心的何止一個高拱呢? 馮保真的沒猜出來,還是配合大明皇帝表演?該配合皇帝表演的時候,馮大珰不能視而不見。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容朕緩思。

    ”朱翊鈞停步斟酌了起來,他已經走到了承天門前,在夕陽的餘晖下,承天門三個大字,熠熠生輝,此乃當年太祖高皇帝親筆手書,被成祖文皇帝拓到了北衙來。

     從手書是僞造那一刻,案子已經清晰明了。

     高拱知道此事嗎?他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罷,他已經不再是首輔,高拱在刺王殺駕案中死掉,就是他最後的利用價值,有人在榨幹他最後的剩餘價值。

     一旦皇帝、太後、司禮監、張居正要辦高拱,朝中的晉黨們還不翻了天? 除了葛守禮之外,晉黨壓根就不是為了救高拱,而是打着救高拱的名義,趁機繼續奪權。

     王崇古還提領着京營,吏部尚書楊博還是天官,都察院總憲葛守禮是言官頭子,領着清流,軍權、人事任命、朝中風力(輿論),這些都在晉黨的手中。

     朱翊鈞看着那鍍了一層夕陽餘晖的承天門,最終開口說道:“等等吧。

    ” “等?”馮保疑惑了,呆愣呆愣的,陛下都知道了幕後指使之人正是高拱,等什麼?把人拿進京師來,淩遲處死,再振皇威才是。

     朱翊鈞走進了承天門内,大明皇宮的門吱吱呀呀的合上,将内外完全隔絕。

     皇帝走了不多遠,就看到了放在宮門口上了鎖的鐵箱,這是皇帝交待馮保辦的差事,這還沒入夜,就辦好了。

     朱翊鈞看着那檢舉箱說道:“宮裡出了刺客,馮大伴除了朕教的法子,還有辦法嗎?” 馮保立刻說道:“有,門禁共八事,一曰易市地、二曰禁穿道、三曰制牌面、四曰重換班、五曰清包占、六曰重賞罰、七曰查内屬、八曰重事權,這易市地,就是宮裡的采買,直到開宮門的時候,才會告訴出宮何許人也…” “嗯,你辦就好。

    ”朱翊鈞打斷了馮保的話,擺了擺手示意不用具體講了,他看着鐵箱問道:“你說這鐵箱的法子有用嗎?” 馮保俯首說道:“臣以為有用,制度是制度,這鐵箱考量的是人心,隻要這箱子放在這,宮裡上下皆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每個人都得防備身邊的人,會不會把他賣了博個前程。

    ” 人心最經不起考驗,這鐵箱子就是考驗人心之物。

     至于誣告,這宮裡缺誣告這種事? 朱翊鈞向着乾清宮而去,繼續說道:“你知道商君徙木立信之事吧,這鐵箱剛放進去,沒人敢舉報,你這樣,安排個水猴子,不是,安排個内鬼,檢舉,然後重賞提拔一番,有人開了頭,就會有人跟着做了。

    ” “臣已經這般做了。

    ”馮保趕忙回答道,陛下已經給了辦法,他要是連這個差事也辦不好,那還做什麼老祖宗? 小皇帝這番話,還是讓馮保心有戚戚,自己這主子,到底是何方妖怪?安排内鬼這種鬼蜮伎倆,就這麼平靜的、理所當然的講了出來? 似乎本該如此一樣。

     朱翊鈞非常滿意的點頭說道:“有幾份慧根,外廷摻了不少的沙子進了宮門,你借着這件事清一下宮裡的沙子,但是不要全清掉,留幾個不是很緊要的眼線,要不然外廷的大臣們,不知道宮裡的動靜,又該疑神疑鬼了。

    ” “這幾個眼線一定不要是緊要位置,能聽到消息,但不能窺得全貌,傳出去的消息,講究的就是真真假假,雲裡霧裡、看不清楚才最是上乘,知道,但隻知道一點點。

    ” 馮保不是蠢笨,隻是剛當上了老祖宗,不是如何正确的行使手裡的權力。

     乾清宮就在門前,馮保已經沒了乾清宮的差事,隻好留在門前,長揖在地,大聲的說道:“臣尊旨。

    ” “娘親,孩兒回來了。

    ”朱翊鈞換上了陽光開朗的笑容,走進了乾清宮内。

     在兩宮太後面前,他是陽光開朗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