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了解状况

關燈
    快到十點鐘時,電話陸續多了起來,都是張玉龍平時圈子裡的人。

    大都是生意人,都算是成功人士,也有政府職能部門的領導。

    平時接觸和業務聯系比較多,時間長了,就處成了朋友,每天這個時候就開始約中午的酒局了。

     張玉龍都撒謊一一拒絕了,說自己一會要回趟老家,老家有事可能要待2~3天,以後再約。

    這樣,連接下來的兩天休息日也能清靜了,在家陪陪家人多好。

     張玉龍叫來了張曉波,讓他去把财務部的負責人徐姐找來了解一下财務狀況。

    不大一會,徐姐帶着賬目和财務報表來到辦公室。

     徐姐,大名叫徐英,今年42歲,1米62身高,白皙微胖,戴着眼鏡。

    原來是市第三建築集團公司的主管會計,精通業務,不但有會計師證,還有工程造價師證。

     後來三建集團倒閉,職工下崗,徐姐是張玉龍妻子何靜閨蜜曹瑩瑩老公徐軍的姐姐。

    她不願意待在破産後的三建集團留守處,就經小姑子介紹來到了玉龍公司,在公司裡算是張玉龍的自己人。

     徐姐坐下後就開始彙報賬務情況,倆人又把具體數據核對了一下:公司賬面上現有資金2600多萬,在建的大大小小工程有9個,合計工程造價3600多萬元。

    各個項目甲方已經按施工進度撥付了工程款合計大概1500萬元。

    而各個項目公司已經付給施工單位50%的工程款360多萬元,付給材料供應商也是50%的材料款800多萬元。

    完工後應繳納稅金300多萬元,再加上公司運營成本,算下來利潤大概在25%左右。

    但是還有人情往來和公關費用,要到年底統一結算出來,這樣利潤大約會下降到20%以下。

    這些工程都是裝修改造工程,在當時的年代利潤很高。

    不說賺一半吧,最少也能達到35%,降低了15個點,那就是500多萬元沒有了。

     張玉龍問徐姐問題出在哪呢?徐姐考慮了一下說:“公司采購的材料價格應該是偏高,工程量也有出入,存在不正常情況。

    而且因為是公司提供的材料,施工單位浪費情況嚴重。

    聽項目部去現場監理的小徐說材料損耗很大,他看着都心痛”。

     小徐叫徐明,他的對象是财務部的烏丹,這話是小徐回來跟烏丹悄悄說的。

    “另外,有三個大的項目問題最為突出,按比例明顯超過了其他項目”。

    徐姐不僅懂财務,她還精通造價和預算,雖然沒有精力再去研究市場材料價格,但是價格信息上網查一下或跟之前的同事了解一下就能掌握。

    張玉龍知道這三個大的工地都是分包給了吳爽,這些問題他後來也都知道了。

     曾經有人跟他反映過,包括徐姐,可惜他當時沉迷在聲色犬馬之中,也沒太上心。

    又信任副總趙磊,導緻趙磊在公司一手遮天,公司裡那些真正能幹事的人怕得罪趙磊丢了工作。

    隻能為他幹着急,卻又無可奈何。

     跟徐姐研究完了這些事兒以後,張玉龍拿出幾頁手寫的稿紙遞給她:“徐姐,這是我考慮了挺長時間寫的方案,你回去先看看,哪裡不合适再幫我詳細補充一下,下周一我就準備在公司管理層會議上宣布實施了”。

    徐姐接過稿紙,看了看内容,點點頭說:“好的,那我先回去了”。

     徐姐走後,張玉龍看看表,已經十一點半了,他喊來張曉波:“走,曉波,咱們去工地上轉轉,中午就在外面吃點小吃”。

    張曉波開車,張玉龍坐在副駕駛位置離開公司向最近的工地駛去。

    趙磊站在辦公室窗前看着豐田霸道車離開,心裡嘀咕:這貨兒是去過周末了啊,今天走得有點晚了呢? 張玉龍兩人來到一處工地,這是市人社局的一棟五層舊辦公樓改造裝修工程,已經完成一多半工程了。

    内部裝修已大緻完成,房間和走廊正在刮大白。

    外牆設計的是花崗岩牆裙,整個外立面噴塗真石漆。

     外牆擠塑闆保溫層已經做完,工人正在腳手架上對已經用膩子找完平層的外牆面封固底漆。

    張玉龍站在外面看了一會,覺得還行,活兒幹得很專業,質量還可以。

     倆人剛走進樓裡,門口有人喊:“哎哎,幹啥的?誰讓你們進來的,這是施工現場,外人不讓進”,一個戴安全帽的小夥兒走過來攔住他們。

    張曉波說:“這是公司的張總,來看看現場,你們老黃呢?”小夥兒聽說過張總,知道是自己老闆上面的大老闆,但從沒見過,說:“哦,那你們等一下,我給你們叫他”。

    掏出一個對講機喊:“三叔三叔,張總來了,張總來了,一樓大廳,一樓大廳”,對講機裡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