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關燈
    序文: 2023年一個夏天傍晚的東北錦城,張玉龍站在街邊正在給一個朋友打電話,手機的鈴聲已經響了一陣了,傳來了提示音:“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人接聽,請稍後再撥……”一會兒就傳來“嘟,嘟,嘟”的忙線音,“唉”,張玉龍無奈的挂斷電話,拿着手機發呆。

     他穿着地攤上買的大褲衩和背心,頭發蓬亂,滿面滄桑。

    胡子也很久沒刮了,顯得蓬頭垢面,像一個流浪的老頭兒。

     夏日的傍晚,華燈初上,夜色闌珊,街邊很是熱鬧。

    但張玉龍心情沮喪,看向哪裡都感覺灰蒙蒙的。

    這已經是他打的第5個電話了,打給的都是曾經要好的朋友和同學,想借點錢應應急,結果不是不接電話就是直接被挂斷。

     三年疫情之後,他來到錦城三個月了,一直沒找到合适的工作,口袋裡隻剩100多塊錢,而且租住的出租屋已經一個多月沒交房租了。

    房東給他最後期限是今晚,再不交房租就請他收拾東西離開,不能再拖了。

     張玉龍,男,現年52歲,身高1米78,因為精氣神不足,背略有點彎,顯得矮了不少。

     年輕時的他可是風流倜傥,英俊潇灑,性格豪爽,有着雄心壯志。

    24歲時就白手起家,創立了一家玉龍建築裝飾公司,靠着極好的機遇和貴人相助事業很是順利,也着實賺了不少錢。

     張玉龍從小吃苦耐勞,他的家教嚴格,父親是性格嚴謹的軍轉幹部,母親也是勤儉持家的賢妻良母。

    看着兒子年紀輕輕就有了雖說不大的公司,還能比同齡人多賺錢,都很高興,也逐漸消除了對兒子沒有正式工作的擔憂。

     這樣過了幾年,張玉龍算是風生水起,事業一帆風順。

    他的愛人叫何靜,比他小兩歲,原來在當地移動公司上班。

    他們有一個女兒,後來又生了一個兒子,何靜在兒子出生後就辭去了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做起了全職太太。

     張玉龍相繼在同一個小區買了1套150平米一樓帶小院的房産給父母居住,又買了1套280平米的複式樓房自己一家居住。

    父母原來的一套80平米的舊樓房閑置了起來,搬到了新家。

     有小院可以種種菜,養養花,每天能看到孫子孫女,心情很好。

    一家人還能每天都在一起吃飯,日子過得其樂融融。

     大約是2005年,這個年代酒局盛行,“八項規定”還沒有出台,也還沒有禁止公款消費的政策,各大酒店和娛樂場所十分繁榮。

    張玉龍一開始從聯系客戶的業務宴請,到後來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酒局飯局。

     張玉龍為人重情義,朋友有事相求他從不會拒絕,有時幫朋友辦事需要花錢的,他都先給墊上,朋友還不還給他也不在意。

    因為豪爽大氣,認識之後的人大都願意與他交往。

     逐漸地,随着事業的上升,身邊的贊美聲多了起來,在一聲聲“張總張總”的稱呼中,張玉龍開始飄了。

    可想而知,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哪經曆過如此人生的高光時刻?在那個年代就有車有房,還積累了不少的财富,不但在同齡人中是出類拔萃的,甚至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了。

     張玉龍交往的圈子開始變化,他也不怎麼管業務了,就負責攬活,具體施工和公司的大事小情都交給副手趙磊去做。

    趙磊是他的發小,一直跟着他摸爬滾打,多年下來對業務很是精通。

     張玉龍每天早上去公司,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