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代天掌印,暂行君事
關燈
小
中
大
随即,此人又道:“陛下,太尉有書呈。
” “拿上來。
” 文書呈上,天子細看後,臉上浮現一抹不可察的笑意。
“來,張辯。
”天子将文書交給張常侍,道:“太尉此書呈于朝廷,你來念給諸公聽吧。
” “是!” 張辯俯身接過,念道:“并州之勢,繁若濁水,欲徹解北患,猶解亂繩。
愚計由淺及深,先求不敗,而後圖勝。
殿下年少氣盛,戰心膽略,誠在愚上。
此番仰陛下之福,得建奇功,破賊奏凱。
然殿下以臣老邁,徒礙建功于軍中,緻張梓之役雖勝猶敗,贻誤進機。
臣不敢隐己之短,伏乞陛下及朝廷諸公,從殿下之言,褫奪帥任,另選賢能。
” 張辯念完,天子即道:“太尉請辭,諸卿以為如何?” 這是一封很明顯的請辭文書,但也是一封很特殊的請辭文書。
往往,臣下真的請辭,會把所有理由歸結于自身。
但此書中顯然不是。
朱龍先闡述了自己的打法,接着表達周徹在建功之後,反對自己打法的同時也反對自己這個人。
認為自己‘年邁無用’、‘阻礙建功’、‘延誤戰機’,所以請辭。
言辭懇切,中心思想非常明确——六皇子在逼退我,我不想和他争,為了大局,願意後退。
這是一封以退為進、将官僚陰陽怪氣作風發揮到極為明顯的上書。
盧晃目光一淩,即刻道:“既然朱公自認不如殿下,就準了他辭吧!” 他選擇不回應朱龍的陰陽怪氣,先幫周徹将軍權攬到手再說。
“不可!” 袁達立馬站了出來:“殿下立有奇功不假,但太尉何曾犯錯?” “若大将立功,便能逼退主帥,軍中豈不是亂套了?” “日後将領都能持功脅上,大夏如何治軍?” “後将軍此言甚是!”有武人即刻贊同,大聲呼道:“前線能立奇功,也離不開主帥統籌後方。
主帥無功勞不說,還反被逼退,此聞所未聞!” “無罪卸職、臨陣換帥,必使軍心離散,于戰不利、于國不祥!” 武官們不斷發聲。
不需朱龍私下交代,就單憑這文書也能看得出來:朱龍不想辭! 他真想投子認負,斷然不會這般表達。
他是清楚自己沒法遮掩六皇子的功勞,但也要在朝堂上揭露六皇子在立功後的嚣張跋扈。
于軍中逼主帥、于朝中退三公! ——以退為進! 争論不休。
天子望向楊複:“司徒以為呢?” 楊複躬身:“太尉确實無錯。
” “兵曹怎麼看?”天子又問。
“其實也不能完全說沒錯。
”皇甫龍庭道:“據當前情報可知,若是讓殿下第一時間督大軍而進,隻怕羊頭山已破,兵鋒正在迫近晉陽城了。
” “你這是馬後炮!”袁達當即反擊。
“皇甫尚書這話太苛責了!”褚聞聲道。
“父皇,我有一言!” 這時候,大皇子站了出來。
“哦?”天子面露異色,道:“且說來聽聽。
” “過程難議,便看結果。
”大皇子言:“太尉穩重持于後,皇弟敢戰當于先,雖有争執,卻既能取勝于陣前,又能托底于後方。
” “足見此二人搭配用兵,結果是極好的。
” “既然如此,為何要去撤換變動呢?” 天子眼神微動,臉上浮現些許笑意,點了點頭:“你這話确實有道理,那你認為,當何以回複?” “安撫太尉,讓他安心為帥;獎勵皇弟,讓他繼續立功,如此即可。
”大皇子道。
天子笑着點頭:“善!” “你們都議論一下,六皇子之功,當如何賞賜?” “陛下!”盧晃再度站了出來:“臣以為,一切賞賜,莫過于替殿下助力并州。
” “司空請說。
” “其一,被人架空,百騎冒險之事,斷不能再生!” 盧晃聲音很高,一點不怕得罪人:“殿下戰場上的能力已不必懷疑,軍中持節者過多,對殿下阻礙重重,臣建議收回董然之節!”
” “拿上來。
” 文書呈上,天子細看後,臉上浮現一抹不可察的笑意。
“來,張辯。
”天子将文書交給張常侍,道:“太尉此書呈于朝廷,你來念給諸公聽吧。
” “是!” 張辯俯身接過,念道:“并州之勢,繁若濁水,欲徹解北患,猶解亂繩。
愚計由淺及深,先求不敗,而後圖勝。
殿下年少氣盛,戰心膽略,誠在愚上。
此番仰陛下之福,得建奇功,破賊奏凱。
然殿下以臣老邁,徒礙建功于軍中,緻張梓之役雖勝猶敗,贻誤進機。
臣不敢隐己之短,伏乞陛下及朝廷諸公,從殿下之言,褫奪帥任,另選賢能。
” 張辯念完,天子即道:“太尉請辭,諸卿以為如何?” 這是一封很明顯的請辭文書,但也是一封很特殊的請辭文書。
往往,臣下真的請辭,會把所有理由歸結于自身。
但此書中顯然不是。
朱龍先闡述了自己的打法,接着表達周徹在建功之後,反對自己打法的同時也反對自己這個人。
認為自己‘年邁無用’、‘阻礙建功’、‘延誤戰機’,所以請辭。
言辭懇切,中心思想非常明确——六皇子在逼退我,我不想和他争,為了大局,願意後退。
這是一封以退為進、将官僚陰陽怪氣作風發揮到極為明顯的上書。
盧晃目光一淩,即刻道:“既然朱公自認不如殿下,就準了他辭吧!” 他選擇不回應朱龍的陰陽怪氣,先幫周徹将軍權攬到手再說。
“不可!” 袁達立馬站了出來:“殿下立有奇功不假,但太尉何曾犯錯?” “若大将立功,便能逼退主帥,軍中豈不是亂套了?” “日後将領都能持功脅上,大夏如何治軍?” “後将軍此言甚是!”有武人即刻贊同,大聲呼道:“前線能立奇功,也離不開主帥統籌後方。
主帥無功勞不說,還反被逼退,此聞所未聞!” “無罪卸職、臨陣換帥,必使軍心離散,于戰不利、于國不祥!” 武官們不斷發聲。
不需朱龍私下交代,就單憑這文書也能看得出來:朱龍不想辭! 他真想投子認負,斷然不會這般表達。
他是清楚自己沒法遮掩六皇子的功勞,但也要在朝堂上揭露六皇子在立功後的嚣張跋扈。
于軍中逼主帥、于朝中退三公! ——以退為進! 争論不休。
天子望向楊複:“司徒以為呢?” 楊複躬身:“太尉确實無錯。
” “兵曹怎麼看?”天子又問。
“其實也不能完全說沒錯。
”皇甫龍庭道:“據當前情報可知,若是讓殿下第一時間督大軍而進,隻怕羊頭山已破,兵鋒正在迫近晉陽城了。
” “你這是馬後炮!”袁達當即反擊。
“皇甫尚書這話太苛責了!”褚聞聲道。
“父皇,我有一言!” 這時候,大皇子站了出來。
“哦?”天子面露異色,道:“且說來聽聽。
” “過程難議,便看結果。
”大皇子言:“太尉穩重持于後,皇弟敢戰當于先,雖有争執,卻既能取勝于陣前,又能托底于後方。
” “足見此二人搭配用兵,結果是極好的。
” “既然如此,為何要去撤換變動呢?” 天子眼神微動,臉上浮現些許笑意,點了點頭:“你這話确實有道理,那你認為,當何以回複?” “安撫太尉,讓他安心為帥;獎勵皇弟,讓他繼續立功,如此即可。
”大皇子道。
天子笑着點頭:“善!” “你們都議論一下,六皇子之功,當如何賞賜?” “陛下!”盧晃再度站了出來:“臣以為,一切賞賜,莫過于替殿下助力并州。
” “司空請說。
” “其一,被人架空,百騎冒險之事,斷不能再生!” 盧晃聲音很高,一點不怕得罪人:“殿下戰場上的能力已不必懷疑,軍中持節者過多,對殿下阻礙重重,臣建議收回董然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