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苍生大义不拘于物
關燈
小
中
大
正月初七,儀仗浩浩蕩蕩,綿延兩裡街,迎玉衡公主。
從親仁坊到崇仁坊,沿途圍滿了看戲的人群,儀仗兩邊金吾衛排開,千牛衛兵在前方開道,金甲在陽光下閃着寒光,護衛手扶寶劍,嚴陣以待,帝京好久沒有這樣的盛事。
人人都道謝玿真是命好,官宦世家,祖上家業深厚,自己位極人臣,前有天玑公主下嫁,後有義女冊封玉衡公主,是祖上積了百年功德,才叫他這一代如此輝煌,日子别提多滋潤如意。
語氣裡,明顯多了些唏噓酸意。
謝玿就站在人群中,聽着人們議論紛紛。
他答應謝皦會送她,隻是難近其身,隻能随着人群走,站在最顯眼的位置,好叫謝皦擡眸時能一眼看見自己。
眼下聽着周遭的議論,謝玿面無表情,可逐漸黯淡下去的眼和放緩的步子出賣了他。
一旁的資良瑜也聽見了,手如探寶靈鼠尋來與謝玿十指相扣,道: “别聽。
” 謝玿握緊了資良瑜的手,道: “他們也沒說錯,我确實命好。
” 資良瑜笑不出來,心裡倍感苦澀,他或許可以明白這種心情。
在世人看來,謝玿榮華富貴,聲名顯赫,自然是活得潇灑快活。
倘若謝玿說,他并不如意,他背負了許多,他太累了,世人便會嗤之以鼻,怪他這是自作孽,與世人有什麼幹系。
從前謝玿還隻是謝家公子時,人們看得見謝玿自己的努力,稱贊他的賢名。
然而,謝玿若過于顯赫,世人說這是命好。
謝玿若過于痛苦,世人說這是自作自受。
可若謝玿真的放下所有明哲保身,盡情潇灑快活,世人又将指着他的鼻子罵他為富不仁,坐擁家财萬貫滔天權勢,卻絲毫不曾造福于民。
怎麼到頭來,都是罪過。
可明明,家世再如何好,也換不來這些。
若非他自己優秀,如何能穩坐相位,破例尚主?若非心懷道義,顧念蒼生,又怎麼會一顆心千瘡百孔? 資良瑜心情有些沉重,可此刻,謝玿更需要他。
“别在意,世俗的眼光,總是狹隘的,在愛你的人面前,你無需證明自己。
” “你想走哪條路都可以,是獨善其身,還是烈火烹油,我們不會怪你。
即便你此刻放棄一切,辭官保身,餘生富貴榮華,我也會支持你。
” “芸芸衆生,命裡相逢的能有多少?于你而言不過是浮雲,莫要勉強自己。
” “普濟天下之心,并非人人皆可理解。
大義不拘于物,憑他們怎麼去說,良心總需要勇氣。
” 資良瑜說話,總是開解人心,謝玿沒那般難過了,心情也明朗起來。
謝玿偏頭看向資良瑜,見他看着自己,眼裡流露出心疼,立刻揚起笑臉,語氣輕快道: “嗯,有你在,心裡總是很安定。
” 資良瑜也露出笑容,心情和美。
兩人不知不覺随着人群到了崇仁坊,謝玿搖了搖資良瑜的手,道: “走吧,回去準備準備來送禮。
” 資良瑜依了他,寵溺道: “好。
” 謝玿與資良瑜火速回府,收拾一番提上兩大車禮品便朝崇仁坊趕,是的,謝玿與謝皦約定他必定是第一個登門拜訪的。
隻是資良瑜容貌特殊,玉衡公主府官員命婦往來,不便随行去祝賀。
臨上車前,謝伯遠在車上等候,資良瑜看着謝玿,目光溫柔。
謝玿頓覺難過,上前去抱住他,資良瑜笑道: “待夜裡我再去見皦皦,不打緊的,快去吧,莫要忘了你與她的約定。
” 說罷,資良瑜朝他眨眨眼,逗趣道: “或許我會以另一種方式陪着你。
” 謝玿故作不悅,警告道: “你别胡來。
” 資良瑜心情愉快,笑道: “不會啦,快去吧。
” 謝玿走後,整個謝府瞬間冷清下來。
資良瑜有些落寞,百無聊賴地在府院穿行,往日熱鬧的府邸,此刻格外安靜。
資良瑜感到周身有些泛寒,他内心頓時生出恐懼,害怕他們一去不返,害怕他們就此分離。
這種不安在心裡放大,資良瑜步履也不似平時平穩,他來到謝玿屋内,親眼看着這裡謝玿留下的痕迹,才終于稍稍放下心來。
在謝府停留的日子裡,他愛上這裡的生活,這裡有他最愛的人,有一群可愛的人,他留戀這裡的氣息。
凡人那般脆弱,他害怕失去,故而患得患失。
感受過溫暖的神明,又怎會甘于回到萬年如一的世界? 資良瑜在屋内亂走,視線不自覺被架上寶劍吸引,他忽而想起曾經一個約定,不自覺笑出聲。
那個約定一直未踐行,想到什麼,資良瑜臉上笑容忽而僵住,未踐諾……是因為一人身死。
資良瑜抽出寶劍,寒光照在他臉上,顯得冷峻無比。
看了半晌,寶劍歸鞘,資良瑜坐在窗台旁,靜靜地看着天上的遊雲,不知在想些什麼。
…… 初八,大朝會。
帝在朝會上宣布将舉行春蒐,以祭祀天地,作為封禅大典前獻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子反對,道是才過田狩,今又春蒐,接連祭祀,三月大典,如此多活動,國庫再殷實,也經不住這般折騰。
帝不滿,言語之間盡是責備太子不敬皇天後土,揚言此番為封禅,傾一國之力也不足惜。
謝玿站在下首,忍了又忍,還是從群臣中出班,谏言陛下暫不春蒐。
帝當即怒道: “封禅你不讓,田狩田狩不讓,小小一個春蒐,也不讓,朕如今說什麼都不管用了是吧?到底你是
從親仁坊到崇仁坊,沿途圍滿了看戲的人群,儀仗兩邊金吾衛排開,千牛衛兵在前方開道,金甲在陽光下閃着寒光,護衛手扶寶劍,嚴陣以待,帝京好久沒有這樣的盛事。
人人都道謝玿真是命好,官宦世家,祖上家業深厚,自己位極人臣,前有天玑公主下嫁,後有義女冊封玉衡公主,是祖上積了百年功德,才叫他這一代如此輝煌,日子别提多滋潤如意。
語氣裡,明顯多了些唏噓酸意。
謝玿就站在人群中,聽着人們議論紛紛。
他答應謝皦會送她,隻是難近其身,隻能随着人群走,站在最顯眼的位置,好叫謝皦擡眸時能一眼看見自己。
眼下聽着周遭的議論,謝玿面無表情,可逐漸黯淡下去的眼和放緩的步子出賣了他。
一旁的資良瑜也聽見了,手如探寶靈鼠尋來與謝玿十指相扣,道: “别聽。
” 謝玿握緊了資良瑜的手,道: “他們也沒說錯,我确實命好。
” 資良瑜笑不出來,心裡倍感苦澀,他或許可以明白這種心情。
在世人看來,謝玿榮華富貴,聲名顯赫,自然是活得潇灑快活。
倘若謝玿說,他并不如意,他背負了許多,他太累了,世人便會嗤之以鼻,怪他這是自作孽,與世人有什麼幹系。
從前謝玿還隻是謝家公子時,人們看得見謝玿自己的努力,稱贊他的賢名。
然而,謝玿若過于顯赫,世人說這是命好。
謝玿若過于痛苦,世人說這是自作自受。
可若謝玿真的放下所有明哲保身,盡情潇灑快活,世人又将指着他的鼻子罵他為富不仁,坐擁家财萬貫滔天權勢,卻絲毫不曾造福于民。
怎麼到頭來,都是罪過。
可明明,家世再如何好,也換不來這些。
若非他自己優秀,如何能穩坐相位,破例尚主?若非心懷道義,顧念蒼生,又怎麼會一顆心千瘡百孔? 資良瑜心情有些沉重,可此刻,謝玿更需要他。
“别在意,世俗的眼光,總是狹隘的,在愛你的人面前,你無需證明自己。
” “你想走哪條路都可以,是獨善其身,還是烈火烹油,我們不會怪你。
即便你此刻放棄一切,辭官保身,餘生富貴榮華,我也會支持你。
” “芸芸衆生,命裡相逢的能有多少?于你而言不過是浮雲,莫要勉強自己。
” “普濟天下之心,并非人人皆可理解。
大義不拘于物,憑他們怎麼去說,良心總需要勇氣。
” 資良瑜說話,總是開解人心,謝玿沒那般難過了,心情也明朗起來。
謝玿偏頭看向資良瑜,見他看着自己,眼裡流露出心疼,立刻揚起笑臉,語氣輕快道: “嗯,有你在,心裡總是很安定。
” 資良瑜也露出笑容,心情和美。
兩人不知不覺随着人群到了崇仁坊,謝玿搖了搖資良瑜的手,道: “走吧,回去準備準備來送禮。
” 資良瑜依了他,寵溺道: “好。
” 謝玿與資良瑜火速回府,收拾一番提上兩大車禮品便朝崇仁坊趕,是的,謝玿與謝皦約定他必定是第一個登門拜訪的。
隻是資良瑜容貌特殊,玉衡公主府官員命婦往來,不便随行去祝賀。
臨上車前,謝伯遠在車上等候,資良瑜看着謝玿,目光溫柔。
謝玿頓覺難過,上前去抱住他,資良瑜笑道: “待夜裡我再去見皦皦,不打緊的,快去吧,莫要忘了你與她的約定。
” 說罷,資良瑜朝他眨眨眼,逗趣道: “或許我會以另一種方式陪着你。
” 謝玿故作不悅,警告道: “你别胡來。
” 資良瑜心情愉快,笑道: “不會啦,快去吧。
” 謝玿走後,整個謝府瞬間冷清下來。
資良瑜有些落寞,百無聊賴地在府院穿行,往日熱鬧的府邸,此刻格外安靜。
資良瑜感到周身有些泛寒,他内心頓時生出恐懼,害怕他們一去不返,害怕他們就此分離。
這種不安在心裡放大,資良瑜步履也不似平時平穩,他來到謝玿屋内,親眼看着這裡謝玿留下的痕迹,才終于稍稍放下心來。
在謝府停留的日子裡,他愛上這裡的生活,這裡有他最愛的人,有一群可愛的人,他留戀這裡的氣息。
凡人那般脆弱,他害怕失去,故而患得患失。
感受過溫暖的神明,又怎會甘于回到萬年如一的世界? 資良瑜在屋内亂走,視線不自覺被架上寶劍吸引,他忽而想起曾經一個約定,不自覺笑出聲。
那個約定一直未踐行,想到什麼,資良瑜臉上笑容忽而僵住,未踐諾……是因為一人身死。
資良瑜抽出寶劍,寒光照在他臉上,顯得冷峻無比。
看了半晌,寶劍歸鞘,資良瑜坐在窗台旁,靜靜地看着天上的遊雲,不知在想些什麼。
…… 初八,大朝會。
帝在朝會上宣布将舉行春蒐,以祭祀天地,作為封禅大典前獻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子反對,道是才過田狩,今又春蒐,接連祭祀,三月大典,如此多活動,國庫再殷實,也經不住這般折騰。
帝不滿,言語之間盡是責備太子不敬皇天後土,揚言此番為封禅,傾一國之力也不足惜。
謝玿站在下首,忍了又忍,還是從群臣中出班,谏言陛下暫不春蒐。
帝當即怒道: “封禅你不讓,田狩田狩不讓,小小一個春蒐,也不讓,朕如今說什麼都不管用了是吧?到底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