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农民军起义的通病

關燈
    從中午的憤怒,到了晚上,李自成已經漸漸的變成了恐懼,他沒想到解決了大明都城,失去了共同的敵人後,竟然連自己的命令都沒人聽了,那還怎麼做皇帝? 不行,必須凝聚人心,李自成沉思良久,終于想到了好辦法,樹敵人,樹立共同的敵人,讓大夥必須聽他的才能打敗敵人。

     而眼下最近最适合的,不就是山海關的吳三桂嗎?自己折辱他一番,讓他來京師乞降,若成,自己就帶人出關搶建奴。

     聽說建奴從關内搶了不少好東西,富得流油,想必這些兔崽子會很樂意搶富戶的,若不成,那更是順手,理所當然的要讨伐吳三桂。

     吳三桂也富啊,遼東每年可是要幾百萬兩銀子的,退一步說,攻下吳三桂,還是能夠搶建奴啊,哈哈,完美,聰明如額啊。

     李自成立即找來宋獻策:“軍師啊,你給額寫封招降信給吳三桂送去,言語要折辱一番,就說是他在遼東貪污,拖垮了大明,現在讓他滾回京師來向大順乞降,如若不然,發兵攻他。

    ” “可是,陛下現在應該以招撫為主吧,若是把吳三桂逼到建奴那邊,那可就不妙了。

    ” “哼,他要投賊便讓他投好了,額一起收拾他們,咱百萬大軍早已饑渴難耐了。

    ”李自成自然不會對他人說明原因,是因為他需要用打仗來建立威信。

     而且自己現在發現的早,重新建立威信後,就要讓聽話的上位了,至于現在這些不聽話的,哼哼。

    。

    他以後可不想做了皇帝還沒人聽話。

     “可是陛下,建奴多為騎兵,若吳三桂投賊,建奴可就跨過山海關了,北京周邊一馬平川,我軍沒有任何優勢啊。

    ”宋獻策還是有點眼光的,苦苦力勸李自成收回成命。

     “好了,額意已決,軍師無需多言,照着額的意思寫就是了,額這麼做自有道理,軍師不必擔心。

    ” 言盡于此,宋獻策也不能強求,隻好按照李自成的吩咐,寫好信,派人送去了山海關。

     三月十七,李自成派去招降吳三桂的人回來了,隻是去的時候好好地,回來的時候已經少了兩隻耳朵,原來吳三桂看完信,當場大怒,直接命人割了信使的兩隻耳朵,以示羞辱李自成,也是表明态度。

     李自成聽完禀報,當場也是大怒,一腳踢翻桌子,命李過率老營親兵前去請衆人回來議事。

     已是放縱享受了好多天的衆人,情緒漸漸回緩,加上李過率親兵請人,這才都不情不願的進宮議事了。

     不過,都是帶人來的,衆人都不是傻子,怕李自成怪他們不聽調令,搞鴻門宴把他們一鍋端了,所以法不責衆,大家有樣學樣,都是帶了親衛進宮,李過也難違衆意,不得不放行。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自成更加确信,這些人一個個都不太聽話,必須要除掉再培養自己聽話的人。

     這其實無可厚非,曆朝曆代都是如此,開國武将地位太高,恃功自傲,不聽話簡直太正常了,各個開國皇帝都會收拾功臣,隻是看手段軟硬而已。

     漢朝伸屠刀,唐朝相對處理的很好,溫和的雙方沒有爆發太大沖突,這也和唐朝國情有關,朝廷靠世家,武将也有世家後台,所以都不敢撕破臉。

     宋朝就是鴻門宴,軟刀子,明朝就和漢朝差不多了,直接來狠的,不聽話的豆沙了,這個通用難題,同樣到了李自成的頭上。

     但他還沒本事現在學老朱,老朱那是忍到了建國,國家平定十幾年後,在他徹底掌控軍權,布置妥當這才下手的。

     李自成現在還不行,這些人可不是一個人入夥跟着他李自成的,能做到高層的,那都帶資進組的,沒個幾千幾萬的家當,你來入夥就去當喽啰。

     能做到高層的,那以前也都是一路反王出身,手下随随便便幾千老營親兵都是普普通通的事情,這些人其實都是一個個的小軍閥,都有自己的隊伍。

     雖然表面上統一聽從李自成号令,那也隻是她李自成家底比别個能強一些,剛好能服衆。

     所以他也沒發作,沒那資本,裝作啥都不知道的樣子,宴請一衆将軍,完了把吳三桂的事當衆宣布了出來,意召集大家發兵攻打山海關,端了吳三桂,搶遼東軍。

     “陛下,兒郎們在西安年都沒過好就出發東征了,這一路幾個月終于打下北京了,還是讓兒郎們好好休整一番,放松放松吧,不然可就鬧出事兒來了。

    ” “就是,他吳三桂不願意降,那就讓他先多活幾天,等我們在北京休整好了再去收拾他。

    ” “哈哈,這話不錯,打仗哪有在北京享福舒服,我們占着北京好好過這神仙般的日子就是了,還打什麼,吳三桂降不降都不影響咱在北京過日子啊。

    ” “說的是啊,我們當初為什麼殺官造反,不就是因為活不下去了,要起來抗争,給自己掙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