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谁也救不了凌宁,我说的
關燈
小
中
大
大魏的京都和往日一樣,繁花似錦,歌舞升平。
淩甯離京後的這段日子,太子越加沉迷于五石散,每日必須大量服用,徹底上瘾。
本來因為有子嗣的原因,他幡然醒悟,學會了隐藏情緒,城府加深了,讓魏皇有些刮目相看。
但是随着沉迷于五石散,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極端。
在魏皇和大臣面前,他越來越随和,但在其他人面前,則是越來越暴戾。
以前太子動怒,最多拖出去杖責幾棍。
但是現在呢,直接杖斃。
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被杖斃的太監和宮女多達二十餘人,以至于宮内的人誠惶誠恐。
至于秦王和燕王,依然是聯合起來對抗太子,三個人在朝廷上鬥得不可開交,攪得朝中勢力黨羽林立,魏皇笑眯眯看着,也不阻止。
此時此刻。
魏皇剛剛處理完奏折,然後晃了晃發僵的脖子,覺得肩膀和脖子酸疼得厲害。
“不服老不行啊。
”魏皇輕歎一聲。
總管太監張賢立即上前,為魏皇按摩,然後笑道:“陛下哪裡老了,依然龍精虎猛。
” “哈哈哈...就你會說。
”魏皇忍不住笑道。
張賢正要說話,突然一位近侍來禀,說道:“陛下,天秦關急報。
” 魏皇臉色微凝,他知道姜國内亂,所以他派鎮北侯李思業坐鎮天秦關。
有鎮北侯李思業這枚定海神針,可保西部邊關安穩。
當然了,魏皇不止一次考慮,是不是要背信棄義,撕毀盟約,讓李思業領兵進攻姜國,趁着姜國大亂,重創這位強敵。
但是考慮再三,魏皇還是止住了内心的邪念。
身為君主,他肯定要在乎自己的信譽,若是背信棄義,直接在青史上遺臭萬年。
另外,魏皇也有他的計劃,一個讓大魏變得真正強盛的計劃,這個計劃正在進行中,而出兵姜國會破壞他準備許久的謀算。
所以魏皇放棄了出兵。
此時聽說天秦關急報,魏皇以為西部邊關出事了,于是立即接過軍報,打開浏覽。
“啪!” 猛地,魏皇将軍報拍在了桌子上,雷霆大怒道:“豈有此理!安陸峰這個亂臣賊子,該死,該死!” 總管太監張賢好奇不已,天秦關發來的急報,怎麼和西北涼州的安陸峰扯上關系,但身為近臣,他也不敢多問。
“傳政事堂大臣議事!包括兵部尚書。
”魏皇立即吩咐道。
張賢不敢怠慢,立即派近侍将中書令齊雲山、侍中歐陽牛馬、尚書令王純修請了過來。
而當兵部尚書來到時,卻已經不是之前的兵部尚書了,換成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
一個月前,兵部尚書突然惡疾暴斃。
太子推薦趙國公方景擔任兵部尚書,因為方景之前就曾做過兵部尚書,對兵部公務非常熟悉。
魏皇考慮後,同意了太子的舉薦,就這樣,一直在府中修禅的趙國公方景,再次進入了朝堂,暫代兵部尚書一職。
所以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男子,正是崔禅的敵人,大魏趙國公方景。
而随着方景走進養心殿,太子也緊随其後,他在政事堂參與政
淩甯離京後的這段日子,太子越加沉迷于五石散,每日必須大量服用,徹底上瘾。
本來因為有子嗣的原因,他幡然醒悟,學會了隐藏情緒,城府加深了,讓魏皇有些刮目相看。
但是随着沉迷于五石散,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極端。
在魏皇和大臣面前,他越來越随和,但在其他人面前,則是越來越暴戾。
以前太子動怒,最多拖出去杖責幾棍。
但是現在呢,直接杖斃。
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被杖斃的太監和宮女多達二十餘人,以至于宮内的人誠惶誠恐。
至于秦王和燕王,依然是聯合起來對抗太子,三個人在朝廷上鬥得不可開交,攪得朝中勢力黨羽林立,魏皇笑眯眯看着,也不阻止。
此時此刻。
魏皇剛剛處理完奏折,然後晃了晃發僵的脖子,覺得肩膀和脖子酸疼得厲害。
“不服老不行啊。
”魏皇輕歎一聲。
總管太監張賢立即上前,為魏皇按摩,然後笑道:“陛下哪裡老了,依然龍精虎猛。
” “哈哈哈...就你會說。
”魏皇忍不住笑道。
張賢正要說話,突然一位近侍來禀,說道:“陛下,天秦關急報。
” 魏皇臉色微凝,他知道姜國内亂,所以他派鎮北侯李思業坐鎮天秦關。
有鎮北侯李思業這枚定海神針,可保西部邊關安穩。
當然了,魏皇不止一次考慮,是不是要背信棄義,撕毀盟約,讓李思業領兵進攻姜國,趁着姜國大亂,重創這位強敵。
但是考慮再三,魏皇還是止住了内心的邪念。
身為君主,他肯定要在乎自己的信譽,若是背信棄義,直接在青史上遺臭萬年。
另外,魏皇也有他的計劃,一個讓大魏變得真正強盛的計劃,這個計劃正在進行中,而出兵姜國會破壞他準備許久的謀算。
所以魏皇放棄了出兵。
此時聽說天秦關急報,魏皇以為西部邊關出事了,于是立即接過軍報,打開浏覽。
“啪!” 猛地,魏皇将軍報拍在了桌子上,雷霆大怒道:“豈有此理!安陸峰這個亂臣賊子,該死,該死!” 總管太監張賢好奇不已,天秦關發來的急報,怎麼和西北涼州的安陸峰扯上關系,但身為近臣,他也不敢多問。
“傳政事堂大臣議事!包括兵部尚書。
”魏皇立即吩咐道。
張賢不敢怠慢,立即派近侍将中書令齊雲山、侍中歐陽牛馬、尚書令王純修請了過來。
而當兵部尚書來到時,卻已經不是之前的兵部尚書了,換成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
一個月前,兵部尚書突然惡疾暴斃。
太子推薦趙國公方景擔任兵部尚書,因為方景之前就曾做過兵部尚書,對兵部公務非常熟悉。
魏皇考慮後,同意了太子的舉薦,就這樣,一直在府中修禅的趙國公方景,再次進入了朝堂,暫代兵部尚書一職。
所以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男子,正是崔禅的敵人,大魏趙國公方景。
而随着方景走進養心殿,太子也緊随其後,他在政事堂參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