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北方的应对策略

關燈
    第二日,上午巳時,謹身殿。

     崇祯坐于上方主位,下方是朱慈烺上次朝會提出的改革措施,兩排太師椅排出去不遠,一列十個座,兩座之間有一茶幾,上奉香茗。

     左右各列兩列,總共就是四十個座,各衙門正職參會,其實還坐不滿。

    按照上次的人數來看,也就三十多人。

     參拜過後,坐于禦台上左前方的朱慈烺主持,揮手道:“王大伴,将錦衣衛奏報給大家讀一讀。

    ” “是,奴婢遵旨。

    ”王承恩從太子案幾上拿起奏報,将吳三桂投敵、李自成大敗的軍報讀了一遍。

     崇祯也是一怔,吳三桂,果然還是投敵了,自己最後的期望啊,果然還是負了朕啊。

     “衆卿都說一說吧。

    ”朱慈烺開口道。

     陳演起身躬禮,開口道:“陛下、殿下。

    ” “元輔坐下說,以後謹身殿議事,要說話,坐下說就行,不必站起來行禮,提高效率。

    ”朱慈烺規定。

     “臣謝恩。

    ”陳演坐下拱了拱手,說道:“臣以為,按照朝廷上次的推斷,現在基本符合,吳三桂果然投靠建奴,聯手伏擊李自成。

    ” “既然如此,朝廷當按照既定策略,向中原一帶增兵布防,使李自成首尾不能相顧,讓他們先在北直隸狗咬狗。

    ” “命孫傳庭所部進發西安府,命海軍偷襲金洲衛、複州衛,使建奴和李自成皆不能全力出擊,在北直隸消耗,朝廷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方為良策。

    ” 崇祯:????這是誰?這還是我認識的陳演嗎?你他娘的以前上朝,三腳踹不出個屁,就會和稀泥,現在竟然提出這麼有理有據,有建設性的方略?你他娘的以前演我? “臣另有看法,陛下、殿下,臣以為,李自成大敗,已成驚弓之鳥,若孫督師領兵逼近西安,李自成恐有放棄北京,回援西安老巢的風險。

    ” “到時豈不是将北直隸和山西拱手送給建奴了嗎?所以,水師可行,陝西和河南還是暫時按兵不動的好。

    ”李邦華拱手提出另議。

     崇祯點了點頭,示意對李邦華的話認可,當年李邦華整頓過京營,能力顯着,他記得很清楚,要不然,崇祯十七年的京營,恐怕就拉不出兩萬多人了。

     “臣以為,應當先不管北地,做好監視即可,應當全力調集兵馬,撲滅張獻忠所部,拿下四川,使朝廷和陝西孫督師所部聯通。

    ” “到時不管是夾擊李自成,還是運送物資支援孫督師所部堅守,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吏部尚書張慎言建議。

     崇祯又點點頭,表示說的不錯,言之有理,這樣,就先立于不敗之地了,不若,等朝廷進剿李自成時,張獻忠再從屁股後面來一刀,可不就成了早期剿滅流寇的翻版了嘛。

     “臣附議。

    ” “臣贊同元輔的建議,李自成要想回救,從北京到西安,兩千餘裡,他哪裡趕得上,隻能眼睜睜的看着陝西光複,守好他的山西、北直地盤,那樣,就更能逼着他在北直隸直面建奴了。

    ”左都禦史劉宗周認為四面出擊好。

     “劉愛卿所言也有道理。

    ”崇祯贊同道,确實,李自成收到消息,黃花菜都涼了,隻能固守北直隸,而朝廷暫時不出潼關,守住陝西也不怕張獻忠背後捅刀子。

     再下一步,可以考慮張慎言的策略,分路夾擊張獻忠,然後以太子的大策略,完成大包圍,想到這兒,崇祯不由往一直面無表情,沒有說話的朱慈烺看去,想看看他有什麼決策。

     沒錯,别看崇祯現在主位,而且評價連連,連他自己都知道,這隻是自己的态度看法罷了,最後的決策,還得朱慈烺決定,他自己是不想再碰了。

     照以往的經驗,自己做的決策,多半有問題,再說了,自己現在就算做決策,恐怕也不作數,還是不要自尋煩惱的好。

     像現在這樣,聽聽朝事,聽聽大臣們的建議,自己分析一番,自娛自樂即可,做決定?那可是要負責任的。

     “太子怎麼看?”崇祯問道。

     “啟禀父皇,兒臣以為,衆愛卿還是太樂觀了。

    ” “殿下此話怎講?”張慎言不由問道。

     “李閣老有句話說的不錯,李自成已成驚弓之鳥,而且,比你們想象的還驚慌,農民軍的通病,此人無大志,經此一敗,孤推斷,他大概率已經準備跑路回西安,守着陝西過日子了。

    ” “這。

    。

    。

    ”衆人無語,李自成不會如此無志吧,若退回陝西,一切就回到了原點,他再想東山再起,遇到的壓力就不光是明軍的圍剿了,還會面臨建奴的追擊,到時,幾面夾擊,斷無生路。

     “孤知道諸位愛卿可能不信,但這是很可能發生的事,自始皇帝廢除分封制,陳勝吳廣起義,到現在的李自成、張獻忠之流,諸位數一數,光是史書有記載的農民軍起義造反有多少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