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再寻突破
關燈
小
中
大
徐麟坐在他那有些雜亂的辦公桌前,桌上堆滿了與案件相關的文件和照片,周圍的牆上貼滿了各種線索的便簽紙,形成了一張看似毫無頭緒卻又充滿玄機的大網。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憊,但更多的是堅定。
剛剛經曆了線索中斷的挫折,他深知不能就這樣被打敗,必須重新找到突破點。
他開始重新審視整個案件,目光首先落在了之前在交通事故現場發現的那些細節上。
那是一個充滿混亂與血腥的現場,車輛的殘骸四處散落,受害者的血迹還殘留在路面上。
當時,他雖然仔細地勘查了現場,但由于一心撲在與案件直接相關的線索上,很多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細節被他忽略了。
他閉上眼睛,試圖在腦海中重新構建那個現場。
他回憶起了那輛失事車輛的型号、顔色,以及車輛受損最嚴重的部位。
那是一輛黑色的轎車,車頭部分幾乎被撞得面目全非,安全氣囊彈出後又癟了下去,玻璃碎片灑滿了駕駛座周圍。
他記得在駕駛座旁邊的車門上,有一些奇怪的劃痕,當時他以為隻是事故碰撞造成的,但現在想來,這些劃痕的形狀和走向似乎有些不尋常。
他重新翻開了事故現場的照片,仔細地端詳着那些劃痕。
這些劃痕看起來像是被一種尖銳的物體刻意劃出來的,而且劃痕的深度和寬度并不均勻,有些地方很深,像是用力劃下去的,有些地方則比較淺,像是在匆忙中完成的。
他拿起放大鏡,再次仔細查看,發現劃痕的邊緣有一些細小的金屬碎屑,這讓他心中一動。
這會不會是一種暗示?或者是肇事者留下的某種标記?他開始查閱各種資料,想要找出與這種劃痕相似的案例或者含義。
他在數據庫中搜索了大量的車輛破壞案件,對比了各種不同的劃痕樣式,但都沒有找到與之完全匹配的情況。
徐麟并沒有放棄,他把目光轉向了事故中的受害者。
受害者是一名中年男子,名叫李華,是一家小公司的老闆。
他開始重新調查李華的背景,從他的公司經營狀況到他的家庭關系,甚至是他的社交圈子都進行了深入的挖掘。
他發現李華的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在行業内卻有着不錯的口碑。
然而,在最近一段時間,公司的财務狀況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
徐麟找到了李華公司的财務報表,仔細研究後發現,公司有幾筆大額的資金流向不明。
這讓他不禁懷疑,李華的事故是否與這些不明資金有關。
他決定從李華的家庭關系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線索。
李華的妻子是一名家庭主婦,他們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女兒。
徐麟與李華的妻子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
在談話中,他發現李華的妻子對于丈夫公司的财務狀況似乎并不知情,但她提到了在事故發生前的一段時間,李華經常接到一些神秘的電話,每次接到電話後,他都會變得很緊張。
這又是一個新的疑點。
徐麟開始追查這些神秘電話的來源。
他通過電信部門的協助,獲取了李華的通話記錄。
在衆多的通話記錄中,他發現了一個頻繁出現的号碼,這個号碼沒有登記任何實名信息,而且每次通話的時間都很短,最長不超過兩分鐘。
他嘗試撥打這個号碼,但顯示為空号。
這讓他更加确信這個号碼背後隐藏着不為人知的秘密。
他将這個号碼交給了刑偵部門的技術專家,希望他們能夠通過技術手段追蹤到這個号碼的更多信息。
與此同時,徐麟并沒有忽略事故現場的其他目擊者。
他重新找到了當時在現場的幾個目擊者,再次詢問他們事故發生時的情況。
其中一個目擊者是一位老人,他回憶起在事故發生前,看到有一輛白色的面包車在李華的車後面緊緊跟着,而且那輛面包車的車窗玻璃顔色很深,看不到裡面的情況。
這個信息引起了徐麟的高度重視。
他開始在城市的交通監控錄像中尋找那輛白色面包車的蹤迹。
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查看了事故發生前後幾個小時内的所有監控錄像。
終于,他在一段距離事故現場幾個街區的監控錄像中發現了那輛白色面包車。
面包車的車牌被一塊黑色的布遮擋住了一部分,但徐麟還是通過車身上的一些特征,比如車身上的一處凹陷和車後的一個小貼紙,确定了這輛車的大緻型号和款式。
他将這個信息發布出去,希望能夠得到更多關于這輛車的線索。
在調查白色面包車的過程中,徐麟又想起了事故現場的另一個小細節。
在現場的地上,他發現了一個很小的金屬零件,這個零件看起來像是從某種機器上掉下來的。
他當時以為這可能是車輛本身的零件,但現在他覺得這個零件可能有着特殊的意義。
他把這個金屬零件拿出來,仔細地研究。
這個零件很小,上面有一些複雜的紋路和标記。
他找來了機械方面的專家,希望他們能夠幫忙鑒定這個零件的來源。
專家經過仔細的研究後告訴他,這個零件不是普通車輛上的零件,而是一種用于特定設備的零件,這種設備通常用于監控或者跟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這個消息讓徐麟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
難道李華是被人跟蹤并且監控了?那白色面包車會不會就是用來跟蹤他的?而李華車上的劃痕會不會是在被跟蹤的過程中,與跟蹤者發生了某種沖突造成的? 他把這些新的線索和之前的調查結果結合起來,開始在腦海中構建一個新的假設。
他假設李華卷入了一場與他公司财務問題相關的陰謀中,有人為了獲取他公司的某些利益,或者是為了掩蓋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對他進行了跟蹤和監控。
而李華可能發現了自己被跟蹤,試圖擺脫跟蹤者,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交通事故。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他決定再次深入調查李華公司的财務問題。
他發現李華公司最近正在洽談一個重要的項目,這個項目如果成功,将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
但同時,這個項目也涉及到了一些競争對手,這些競争對手在行業内都有着強大的實力。
他開始對這些競争對手進行逐一排查。
其中一家名為宏盛集團的公司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
宏盛集團在行業内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他們對李華公司正在洽談的這個項目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而且,徐麟發現宏盛集團與一些有黑幕背景的勢力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他深入調查宏盛集團的内部人員,發現集團中有一個名叫張偉的人,這個人在集團中負責一些不太光彩的業務。
張偉的背景十分複雜,他曾經有過犯罪記錄,而且在道上有着廣泛的人脈。
徐麟發現張偉在李華事故發生前的一段時間内,行動十分可疑。
他經常出現在李華公司附近,而且他的通話記錄中也出現了那個神秘的未登記号碼。
這讓徐麟更加懷疑張偉與李華的事故有着密切的關系。
他開始調查張偉的社交圈子,發現張偉與一個小混混有着頻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憊,但更多的是堅定。
剛剛經曆了線索中斷的挫折,他深知不能就這樣被打敗,必須重新找到突破點。
他開始重新審視整個案件,目光首先落在了之前在交通事故現場發現的那些細節上。
那是一個充滿混亂與血腥的現場,車輛的殘骸四處散落,受害者的血迹還殘留在路面上。
當時,他雖然仔細地勘查了現場,但由于一心撲在與案件直接相關的線索上,很多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細節被他忽略了。
他閉上眼睛,試圖在腦海中重新構建那個現場。
他回憶起了那輛失事車輛的型号、顔色,以及車輛受損最嚴重的部位。
那是一輛黑色的轎車,車頭部分幾乎被撞得面目全非,安全氣囊彈出後又癟了下去,玻璃碎片灑滿了駕駛座周圍。
他記得在駕駛座旁邊的車門上,有一些奇怪的劃痕,當時他以為隻是事故碰撞造成的,但現在想來,這些劃痕的形狀和走向似乎有些不尋常。
他重新翻開了事故現場的照片,仔細地端詳着那些劃痕。
這些劃痕看起來像是被一種尖銳的物體刻意劃出來的,而且劃痕的深度和寬度并不均勻,有些地方很深,像是用力劃下去的,有些地方則比較淺,像是在匆忙中完成的。
他拿起放大鏡,再次仔細查看,發現劃痕的邊緣有一些細小的金屬碎屑,這讓他心中一動。
這會不會是一種暗示?或者是肇事者留下的某種标記?他開始查閱各種資料,想要找出與這種劃痕相似的案例或者含義。
他在數據庫中搜索了大量的車輛破壞案件,對比了各種不同的劃痕樣式,但都沒有找到與之完全匹配的情況。
徐麟并沒有放棄,他把目光轉向了事故中的受害者。
受害者是一名中年男子,名叫李華,是一家小公司的老闆。
他開始重新調查李華的背景,從他的公司經營狀況到他的家庭關系,甚至是他的社交圈子都進行了深入的挖掘。
他發現李華的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在行業内卻有着不錯的口碑。
然而,在最近一段時間,公司的财務狀況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
徐麟找到了李華公司的财務報表,仔細研究後發現,公司有幾筆大額的資金流向不明。
這讓他不禁懷疑,李華的事故是否與這些不明資金有關。
他決定從李華的家庭關系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線索。
李華的妻子是一名家庭主婦,他們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女兒。
徐麟與李華的妻子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
在談話中,他發現李華的妻子對于丈夫公司的财務狀況似乎并不知情,但她提到了在事故發生前的一段時間,李華經常接到一些神秘的電話,每次接到電話後,他都會變得很緊張。
這又是一個新的疑點。
徐麟開始追查這些神秘電話的來源。
他通過電信部門的協助,獲取了李華的通話記錄。
在衆多的通話記錄中,他發現了一個頻繁出現的号碼,這個号碼沒有登記任何實名信息,而且每次通話的時間都很短,最長不超過兩分鐘。
他嘗試撥打這個号碼,但顯示為空号。
這讓他更加确信這個号碼背後隐藏着不為人知的秘密。
他将這個号碼交給了刑偵部門的技術專家,希望他們能夠通過技術手段追蹤到這個号碼的更多信息。
與此同時,徐麟并沒有忽略事故現場的其他目擊者。
他重新找到了當時在現場的幾個目擊者,再次詢問他們事故發生時的情況。
其中一個目擊者是一位老人,他回憶起在事故發生前,看到有一輛白色的面包車在李華的車後面緊緊跟着,而且那輛面包車的車窗玻璃顔色很深,看不到裡面的情況。
這個信息引起了徐麟的高度重視。
他開始在城市的交通監控錄像中尋找那輛白色面包車的蹤迹。
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查看了事故發生前後幾個小時内的所有監控錄像。
終于,他在一段距離事故現場幾個街區的監控錄像中發現了那輛白色面包車。
面包車的車牌被一塊黑色的布遮擋住了一部分,但徐麟還是通過車身上的一些特征,比如車身上的一處凹陷和車後的一個小貼紙,确定了這輛車的大緻型号和款式。
他将這個信息發布出去,希望能夠得到更多關于這輛車的線索。
在調查白色面包車的過程中,徐麟又想起了事故現場的另一個小細節。
在現場的地上,他發現了一個很小的金屬零件,這個零件看起來像是從某種機器上掉下來的。
他當時以為這可能是車輛本身的零件,但現在他覺得這個零件可能有着特殊的意義。
他把這個金屬零件拿出來,仔細地研究。
這個零件很小,上面有一些複雜的紋路和标記。
他找來了機械方面的專家,希望他們能夠幫忙鑒定這個零件的來源。
專家經過仔細的研究後告訴他,這個零件不是普通車輛上的零件,而是一種用于特定設備的零件,這種設備通常用于監控或者跟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這個消息讓徐麟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
難道李華是被人跟蹤并且監控了?那白色面包車會不會就是用來跟蹤他的?而李華車上的劃痕會不會是在被跟蹤的過程中,與跟蹤者發生了某種沖突造成的? 他把這些新的線索和之前的調查結果結合起來,開始在腦海中構建一個新的假設。
他假設李華卷入了一場與他公司财務問題相關的陰謀中,有人為了獲取他公司的某些利益,或者是為了掩蓋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對他進行了跟蹤和監控。
而李華可能發現了自己被跟蹤,試圖擺脫跟蹤者,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交通事故。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他決定再次深入調查李華公司的财務問題。
他發現李華公司最近正在洽談一個重要的項目,這個項目如果成功,将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
但同時,這個項目也涉及到了一些競争對手,這些競争對手在行業内都有着強大的實力。
他開始對這些競争對手進行逐一排查。
其中一家名為宏盛集團的公司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
宏盛集團在行業内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他們對李華公司正在洽談的這個項目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而且,徐麟發現宏盛集團與一些有黑幕背景的勢力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他深入調查宏盛集團的内部人員,發現集團中有一個名叫張偉的人,這個人在集團中負責一些不太光彩的業務。
張偉的背景十分複雜,他曾經有過犯罪記錄,而且在道上有着廣泛的人脈。
徐麟發現張偉在李華事故發生前的一段時間内,行動十分可疑。
他經常出現在李華公司附近,而且他的通話記錄中也出現了那個神秘的未登記号碼。
這讓徐麟更加懷疑張偉與李華的事故有着密切的關系。
他開始調查張偉的社交圈子,發現張偉與一個小混混有着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