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出人意料的大西
關燈
小
中
大
“怎麼個好法?”朱慈烺還是很感興趣的。
“不擾民,不犯法而已。
巡檢司門口有立碑,若貴人有興趣,可以拿來一觀。
” “呵呵,好啊,澤清,去擡過來我瞧瞧張獻忠立的軍紀條例。
” “是。
”祖澤清拱手應了一聲,招手安排人去搬。
“老先生是讀書人?” “在下不才,是崇祯六年湖廣的舉人。
”說到功名,老者臉上重新露出了從容的神色。
“哦?竟然是個舉人,失敬了,老先生起來吧。
崇祯六年的舉人,那為何沒有去吏部候缺?” “在下補過缺了,在陝西做過兩任的知縣,後來調到廣西任推官,但遭到上司排擠,無奈隻能緻仕回家,也算不枉此生了,現在頤養天年,倒也自在。
”老者說起過往,還是相當驕傲的,舉人官能跳出知縣的限制,還是很有東西的。
“嗯,看來先生還是有些治理的能力的,那怎麼沒去張獻忠那裡做官啊?我可是聽說,去張獻忠那裡的,有些個秀才都做到尚書了,先生這舉人身,不得做個大學士啊,哈哈哈。
”朱慈烺後半句,完全就是諷刺張獻忠,揶揄老者。
“呵呵,貴人說笑了,在下現在雖在大西的治下,但一臣不事二主,此後做個普通百姓即可,不再奢望什麼高官厚祿。
” “嗯,還算是有點兒讀書人的骨氣,那你就先好好的做張獻忠的順民吧,之少,張獻忠比李自成強多了,張獻忠還算有些大義和能力,行了,我要知道的就這些,和你們随便聊聊而已,順便,大軍晚上要宿營,先生既是鎮長,就安排點人幫幫廚,順便拿些鍋碗瓢盆什麼的,這樣能快些。
” “剩下的,就是好好約束百姓,我軍隻是路過此地,明日一早就開拔,别惹些不必要的亂子出來。
” “是,在下自當奉命。
” “殿下,東西擡過來了。
”祖澤清上前低聲禀報道。
“走,瞧瞧寫的什麼。
”朱慈烺起身向立匾走去。
衆人跟在身後,鎮長聽到祖澤清對朱慈烺的稱呼,眼角一抽,低着頭一言不發的跟在後面,心中翻江倒海。
朱慈烺一行,本身也沒打算隐藏身份,要不然也不會穿着皇室才能穿的金色盤龍山文甲了,而鎮長畢竟做過大明的正經文官,其實早就看出端倪了,因此才會稱呼貴人,而不是将軍。
一行來到高台側面,隻見四個錦衣衛擡着一塊木制的立匾,上面寫着軍紀的規定。
一、不許末奉府明文,擅自招兵,擾害地方者,許彼地士民鎖解軍前正法。
如容隐下舉,一律連坐。
二、不許往來差舍并閑散員役,擅動鋪遞馬匹、兵夫,查出捆打。
三、不許坐守衛方武聊,擅受民詞,違者參處。
四、不許假借天兵名色,擾害地方,該管地方官查實申報,以憑枭示。
五、不許無賴棍徒投入營中,擅辄具詞詐告,妄害良民,違者捆打。
六、不許守城文武官員,擅娶本土婦女妾,加違參究。
“呵呵,有點意思,你們都過來看看。
”朱慈烺招呼禦馬監六人和暫時提領五千新軍的馬科都過來看看大西軍的軍紀條例。
“先生,這第六條的軍紀,貌似和你們所為不符吧?”朱慈烺看完,轉頭看向鎮長問道。
“禀貴人,在下嫁女乃心甘情願,也是向朝廷。
。
。
向上申請批準過的。
” “嗯。
如此倒也無妨。
”朱慈烺點點頭,看向衆人說道:“你們可看到了?自古就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說,張獻忠比李自成強多了。
” “李自成就不懂這個道理,人言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官軍在百姓眼裡,更加不堪,所以,我軍自改革後,首抓的還是軍紀。
” “此次乃禦馬監第一次出朝作戰,軍紀一定要抓好,新軍可是砍了不少人了,至于其他改編的軍隊,以後也自是要慢慢革新立威,好了,今天就到這兒了,你們各自回自己所部吧,澤清、自修,高伴伴,我們走,去巡查一下紮營的情況。
” “是,殿下。
”衆人齊聲回道。
“殿下,那村民和流賊的叛軍。
。
。
”沈煉出列請示道。
“唔。
。
。
讓鎮長配合,百姓全部回家,不要再出門了,至于叛軍,關押回巡檢司,我軍隻是借宿一夜,明日他們該幹嘛就幹嘛。
”朱慈烺在劉大錦牽過馬後,邊上馬邊回道。
“是,殿下。
”聽聞朱慈烺的話,沈煉有些不甘心就這麼放過這些叛軍,但也不敢違背太子的命令,隻好暗道這些賊人走運。
他這些日子也算是和太子接觸良多,雖然太子和煦,但最好不要自我感覺良好,做一些蠢事,太子殺人的時候,可也是臉色和煦呢。
聽到朱慈烺的吩咐,鎮長和兩個正副巡檢使也長出口氣,他們本以為這次在劫
“不擾民,不犯法而已。
巡檢司門口有立碑,若貴人有興趣,可以拿來一觀。
” “呵呵,好啊,澤清,去擡過來我瞧瞧張獻忠立的軍紀條例。
” “是。
”祖澤清拱手應了一聲,招手安排人去搬。
“老先生是讀書人?” “在下不才,是崇祯六年湖廣的舉人。
”說到功名,老者臉上重新露出了從容的神色。
“哦?竟然是個舉人,失敬了,老先生起來吧。
崇祯六年的舉人,那為何沒有去吏部候缺?” “在下補過缺了,在陝西做過兩任的知縣,後來調到廣西任推官,但遭到上司排擠,無奈隻能緻仕回家,也算不枉此生了,現在頤養天年,倒也自在。
”老者說起過往,還是相當驕傲的,舉人官能跳出知縣的限制,還是很有東西的。
“嗯,看來先生還是有些治理的能力的,那怎麼沒去張獻忠那裡做官啊?我可是聽說,去張獻忠那裡的,有些個秀才都做到尚書了,先生這舉人身,不得做個大學士啊,哈哈哈。
”朱慈烺後半句,完全就是諷刺張獻忠,揶揄老者。
“呵呵,貴人說笑了,在下現在雖在大西的治下,但一臣不事二主,此後做個普通百姓即可,不再奢望什麼高官厚祿。
” “嗯,還算是有點兒讀書人的骨氣,那你就先好好的做張獻忠的順民吧,之少,張獻忠比李自成強多了,張獻忠還算有些大義和能力,行了,我要知道的就這些,和你們随便聊聊而已,順便,大軍晚上要宿營,先生既是鎮長,就安排點人幫幫廚,順便拿些鍋碗瓢盆什麼的,這樣能快些。
” “剩下的,就是好好約束百姓,我軍隻是路過此地,明日一早就開拔,别惹些不必要的亂子出來。
” “是,在下自當奉命。
” “殿下,東西擡過來了。
”祖澤清上前低聲禀報道。
“走,瞧瞧寫的什麼。
”朱慈烺起身向立匾走去。
衆人跟在身後,鎮長聽到祖澤清對朱慈烺的稱呼,眼角一抽,低着頭一言不發的跟在後面,心中翻江倒海。
朱慈烺一行,本身也沒打算隐藏身份,要不然也不會穿着皇室才能穿的金色盤龍山文甲了,而鎮長畢竟做過大明的正經文官,其實早就看出端倪了,因此才會稱呼貴人,而不是将軍。
一行來到高台側面,隻見四個錦衣衛擡着一塊木制的立匾,上面寫着軍紀的規定。
一、不許末奉府明文,擅自招兵,擾害地方者,許彼地士民鎖解軍前正法。
如容隐下舉,一律連坐。
二、不許往來差舍并閑散員役,擅動鋪遞馬匹、兵夫,查出捆打。
三、不許坐守衛方武聊,擅受民詞,違者參處。
四、不許假借天兵名色,擾害地方,該管地方官查實申報,以憑枭示。
五、不許無賴棍徒投入營中,擅辄具詞詐告,妄害良民,違者捆打。
六、不許守城文武官員,擅娶本土婦女妾,加違參究。
“呵呵,有點意思,你們都過來看看。
”朱慈烺招呼禦馬監六人和暫時提領五千新軍的馬科都過來看看大西軍的軍紀條例。
“先生,這第六條的軍紀,貌似和你們所為不符吧?”朱慈烺看完,轉頭看向鎮長問道。
“禀貴人,在下嫁女乃心甘情願,也是向朝廷。
。
。
向上申請批準過的。
” “嗯。
如此倒也無妨。
”朱慈烺點點頭,看向衆人說道:“你們可看到了?自古就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說,張獻忠比李自成強多了。
” “李自成就不懂這個道理,人言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官軍在百姓眼裡,更加不堪,所以,我軍自改革後,首抓的還是軍紀。
” “此次乃禦馬監第一次出朝作戰,軍紀一定要抓好,新軍可是砍了不少人了,至于其他改編的軍隊,以後也自是要慢慢革新立威,好了,今天就到這兒了,你們各自回自己所部吧,澤清、自修,高伴伴,我們走,去巡查一下紮營的情況。
” “是,殿下。
”衆人齊聲回道。
“殿下,那村民和流賊的叛軍。
。
。
”沈煉出列請示道。
“唔。
。
。
讓鎮長配合,百姓全部回家,不要再出門了,至于叛軍,關押回巡檢司,我軍隻是借宿一夜,明日他們該幹嘛就幹嘛。
”朱慈烺在劉大錦牽過馬後,邊上馬邊回道。
“是,殿下。
”聽聞朱慈烺的話,沈煉有些不甘心就這麼放過這些叛軍,但也不敢違背太子的命令,隻好暗道這些賊人走運。
他這些日子也算是和太子接觸良多,雖然太子和煦,但最好不要自我感覺良好,做一些蠢事,太子殺人的時候,可也是臉色和煦呢。
聽到朱慈烺的吩咐,鎮長和兩個正副巡檢使也長出口氣,他們本以為這次在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