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盐与光,美丽与残忍

關燈
    “我們新疆的鹽堿地面積,那可是世界領先水平。

    ” 葡萄架下,程成一邊檢查,一邊回答姜南,聲音沉重而嚴肅,又透着淡淡的驕傲。

     “全球的鹽堿地總面積有9.5億公頃,其中我國占了9000萬公頃,我們新疆又占了全國差不多三分之一。

    為什麼這麼嚴重?” 老專家伸手在空中大緻勾勒幾下:“你看,我們新疆的地貌是三山夾兩盆,除了額爾齊斯河流去北冰洋,新疆所有的水都是内陸河,從高山流向盆地。

    ” “億萬年以前,新疆這些山都是淹在海水裡的,現在山上還能找到貝殼。

    山上沉積的鹽分,被河水不斷帶入盆地。

    天氣又幹旱少雨,河水要麼蒸發,要麼滲漏成地下水,最後鹽分都累積在土壤裡,就成了鹽堿地。

    ” 鹽堿化的土壤嚴重退化,有害成分會阻擾一切植物生長。

     在一棵特别發蔫的葡萄樹下,程成彎下腰,伸手探向根部。

     “程老師,我來。

    ”阿力木江搶先用雙手刨開已經闆結的泥土。

     “胡大啊!”葡萄根系露出來的瞬間,維族老鄉們不約而同爆發哀鳴,有惋惜,有憤怒,更多的是僥幸心理被打消,不得不承認事實的絕望。

     纖長柔韌的根須被灰白的鹽霜緊緊包裹,已是裹屍布下毫無生命迹象的幹屍。

     按照指示,阿力木江折斷一小截交給程成。

    老專家從自己的帆布包裡掏出一瓶純淨水,殘根投入進去,水面立刻浮起油膜狀的鹽漬。

     “讓我來看一看。

    ”程成用微顫的手打開一個鋁盒。

    裡面盛放的儀器看着和他一樣上了歲數, 黃銅外殼上刻痕模糊,依稀可見“上海光學儀器廠”七字。

     “阿力木江,借個影子。

    ”他喊道。

     維族漢子就朝前方一站,用自己的身軀擋住午後熾烈的陽光。

     其他老鄉躊躇着也想幫忙,倪女士已經娴熟地拿起鐵質的小架子,支在阿力木江的影子裡。

     “光學鹽度計,我當年也用過。

    ” 程成把儀器架在三腳架上,單手旋開防塵蓋,像老獵人娴熟地給獵槍上膛。

    一滴透明液體落向載玻片。

     “用不用的,我每周都會校準一次。

    不過,還是現場再校準一次更準确。

    ”老專家輕推滑闆卡入棱鏡槽時,大顆的汗珠砸在目鏡調節輪上。

     “這是歸零了嗎……”他一邊轉動旋鈕,一邊歎息,伸手摸向帆布包,“老花鏡又忘了。

    ” “隻是查看刻度的話,我可以幫忙。

    ”姜南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優點,“兩隻眼睛都是1.5。

    ” “你來。

    ”程成把位置讓給她,仔細講解了一番:如何旋轉微調旋鈕,以校準棱鏡與水樣的折射界面,又如何從不同顔色的刻度讀取各項數值。

     絮絮叨叨完畢,他捶着腰感歎:“老啦,廢啦,還好有年輕人在。

    ” 姜南單膝跪地,小心翼翼将右眼壓上橡膠眼罩。

    佳能5D2的肩帶滑過三腳架黃銅螺絲,撞出細微顫音。

     指尖剛開始轉動上鹽度計的微旋按鈕,就被倪女士微涼的手掌按住:“你當是在轉相機頭啊?動作别這麼大,一點震動都會影響校準。

    相機脫下來,我幫你拿着。

    ”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