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新部门
關燈
小
中
大
“朕?……”
林回身形猛地一僵,緩緩轉身,看着氣質驟然轉變的林允鴻,整個人都愣住了。
‘大诏皇帝?’ ‘他……竟然就是大诏皇帝?’ 林回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腦海中一片空白。
他怎麼也沒想到,眼前這位一直以“龍衛大人”身份自居的人,竟然就是大诏皇朝的至高統治者——那位萬人之上的皇帝陛下! 此刻,林允鴻身上那股威嚴與氣度,完全展露無遺。
他的神情依舊溫和,但舉手投足間卻透着帝王獨有的氣魄,仿佛天地皆在他掌握之中。
林回心中震撼,連忙躬身行禮:“學生林回,見過陛下!” 然而,林允鴻卻伸手扶住了他,語氣柔和而堅定:“不必多禮。
從今以後,見朕都不需行此大禮。
” 林回一愣,心中疑惑更甚:“陛下,這……合适嗎?” 在他的認知中,大诏禮制嚴明,君臣之分不可逾越。
即便是位高權重的龍衛都指揮使嚴桑武,見了皇帝也得行跪拜之禮。
自己不過是一個毫無官身的讀書人,為何能有此殊榮? “朕說合适,那便合适。
”林允鴻語氣平淡,卻透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轉身看向宮牆外的京城,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什麼。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朕會派人去看望那對祖孫。
” 林回聞言,心中一暖,連忙道:“陛下,學生剛才隻是推測,若有無禮之處,還望陛下恕罪。
” “雖是推測,但卻直擊朕心。
” 林允鴻語氣沉重,目光中閃過一絲痛惜,“你說的沒錯,有些‘天倫之樂’,不過是世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 他深吸一口氣,轉頭看向林回:“陪朕走走吧,朕想跟你聊聊。
” “是,陛下。
”林回恭敬應道,心中卻依然緊張,如同做夢一般。
林允鴻放慢腳步,回頭看了一眼林回,輕笑道:“到朕身邊來,不必拘謹。
” 林回心中一震,有些局促地走上前,與林允鴻并肩而行。
這一刻,他仍覺得有些不真實,仿佛一切都在夢中。
“你出身民間,定是見慣了人間疾苦。
” 林允鴻開口,語氣中帶着幾分感慨,“朕知道,你一定曾經想改變什麼,對嗎?” 林回沉默片刻,恭敬答道:“陛下聖明。
學生确實曾有過此等想法。
然而,天下大事,并非學生一人能夠改變的。
”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自下而上,難如登天;自上而下,才有可能。
” 林允鴻微微颔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民間疾苦,苦的往往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 林回語氣堅定,神情認真,“文道真解上說,‘文道之下皆蝼蟻’,學生認為,這便是禍根。
” “讀書人從接觸文道的那天起,三觀便被這句話深刻影響着。
于是,在大多數讀書人眼中,沒有文心的人,便是賤民,生殺予奪!” 林允鴻神色凝重,目光中透着一絲贊許:“你說得不錯,這世間的亂象,根源便在于此。
” 他看向林回,問道:“你方才提到的‘三觀’,指的是什麼?” 林回解釋道:“‘三觀’即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這三者的形成,源自後天的教育與環境。
正如學生所說,聖院所着的《文道真解》,從一開始便宣揚‘文道至上,百姓為蝼蟻’,這
‘大诏皇帝?’ ‘他……竟然就是大诏皇帝?’ 林回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腦海中一片空白。
他怎麼也沒想到,眼前這位一直以“龍衛大人”身份自居的人,竟然就是大诏皇朝的至高統治者——那位萬人之上的皇帝陛下! 此刻,林允鴻身上那股威嚴與氣度,完全展露無遺。
他的神情依舊溫和,但舉手投足間卻透着帝王獨有的氣魄,仿佛天地皆在他掌握之中。
林回心中震撼,連忙躬身行禮:“學生林回,見過陛下!” 然而,林允鴻卻伸手扶住了他,語氣柔和而堅定:“不必多禮。
從今以後,見朕都不需行此大禮。
” 林回一愣,心中疑惑更甚:“陛下,這……合适嗎?” 在他的認知中,大诏禮制嚴明,君臣之分不可逾越。
即便是位高權重的龍衛都指揮使嚴桑武,見了皇帝也得行跪拜之禮。
自己不過是一個毫無官身的讀書人,為何能有此殊榮? “朕說合适,那便合适。
”林允鴻語氣平淡,卻透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轉身看向宮牆外的京城,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什麼。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朕會派人去看望那對祖孫。
” 林回聞言,心中一暖,連忙道:“陛下,學生剛才隻是推測,若有無禮之處,還望陛下恕罪。
” “雖是推測,但卻直擊朕心。
” 林允鴻語氣沉重,目光中閃過一絲痛惜,“你說的沒錯,有些‘天倫之樂’,不過是世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 他深吸一口氣,轉頭看向林回:“陪朕走走吧,朕想跟你聊聊。
” “是,陛下。
”林回恭敬應道,心中卻依然緊張,如同做夢一般。
林允鴻放慢腳步,回頭看了一眼林回,輕笑道:“到朕身邊來,不必拘謹。
” 林回心中一震,有些局促地走上前,與林允鴻并肩而行。
這一刻,他仍覺得有些不真實,仿佛一切都在夢中。
“你出身民間,定是見慣了人間疾苦。
” 林允鴻開口,語氣中帶着幾分感慨,“朕知道,你一定曾經想改變什麼,對嗎?” 林回沉默片刻,恭敬答道:“陛下聖明。
學生确實曾有過此等想法。
然而,天下大事,并非學生一人能夠改變的。
”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自下而上,難如登天;自上而下,才有可能。
” 林允鴻微微颔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民間疾苦,苦的往往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 林回語氣堅定,神情認真,“文道真解上說,‘文道之下皆蝼蟻’,學生認為,這便是禍根。
” “讀書人從接觸文道的那天起,三觀便被這句話深刻影響着。
于是,在大多數讀書人眼中,沒有文心的人,便是賤民,生殺予奪!” 林允鴻神色凝重,目光中透着一絲贊許:“你說得不錯,這世間的亂象,根源便在于此。
” 他看向林回,問道:“你方才提到的‘三觀’,指的是什麼?” 林回解釋道:“‘三觀’即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這三者的形成,源自後天的教育與環境。
正如學生所說,聖院所着的《文道真解》,從一開始便宣揚‘文道至上,百姓為蝼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