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开始研发!

關燈
    給漢卡。

    漢卡依據這些編碼,把要顯示的信息回傳給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再傳給顯示器,最終漢字就能顯示出來了,這就是漢卡的工作原理。

    ” “基于這個原理,我們的研發工作可以這麼分工。

    ” 秦奕目光掃過衆人,有條不紊地安排起來。

     “收集漢字字庫信息這塊,對編程要求最低,不過工作量不小,相當考驗細心和耐心,勇軍,我覺得你可以試試。

    ” “許莉、靜怡,不同設備間的編碼識别與轉換功能交給你們倆。

    這部分實現起來相對容易些,但得先搞清楚各種設備的協議内容。

    ” “方文,關鍵的邏輯處理部分就靠你了。

    用戶輸入一串編碼後,怎麼存儲、怎麼轉換信息流,這需要有一定的編程與調試經驗。

    ” “剩下的工程管理,還有硬件燒錄程序這些,你們可能不太熟悉,我來負責。

    ” “然後你們誰要是在負責的内容上面碰到難題了,随時可以來找我讨論。

    ” “大概安排就是這樣,大家有意見嗎?” 其實這些工作秦奕自己一個人來做的話,可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不過他為了讓其他人在項目中快速成長,也為了讓團隊盡快磨合起來,還是選擇了這種相對複雜的合作方式。

     在計算機産業迅猛發展的浪潮之下,未來的系統複雜程度會以驚人的速度攀升。

     就拿操作系統來說,早期憑借一人之力,花費些時日或許就能完成開發。

     可步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之後,操作系統的疊代升級已然成為一項浩大工程,需要成百上千名專業人員緊密協作、齊心協力,才能夠穩步推進。

     秦奕明白,如果自己想要在計算機産業領域實現對外國的趕超,培養一大批具備卓越研發能力的人才勢在必行,也隻有這樣,才能組建起若幹個攻堅團隊,在各個關鍵領域不斷實現突破,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

     除了發展團隊的考慮之外,秦奕沒有給自己安排太多研發任務還有另一層考慮——他還想着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集中投入到對操作系統的深入了解與學習當中,以便為未來發展提前做好鋪墊。

     “秦奕,你放心,我肯定全力以赴。

    ”李勇軍擲地有聲的話語,把秦奕的思緒拉了回來。

     秦奕滿是欣慰地拍了拍李勇軍的肩膀:“加油,好好幹!” 許莉和曲靜怡相視一笑,齊聲應和道:“沒問題,我們會盡快弄清楚各種設備的通信協議的。

    ” 方文則自信地拍了拍胸口:“邏輯處理包在我身上。

    ” 接下來的日子裡,大家便幹勁十足地開啟了項目攻堅之旅。

     李勇軍整天埋頭搜集漢字字庫信息,盡管這項工作單調枯燥,他卻始終全神貫注、一絲不苟,從未有過絲毫懈怠。

     許莉和曲靜怡則四處查找設備協議資料,不時讨論交流。

     方文則沉浸在代碼的邏輯世界,不斷優化實現。

     至于秦奕,則在幫其他人處理問題之外,時不時跑到林宇軒辦公室請教操作系統知識。

     喜歡科技革命,從1984開始請大家收藏:()科技革命,從1984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