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发乎己者有不忠

關燈
    可是楊博是如何應對這份信任的? 楊博在趁着葛守禮下不來台,見縫插針的在一步步的小心試探! 楊博心神震動,身形不穩,葛守禮第一時間滿是關切的扶住了他! 皇帝的話,似乎在罵楊博是個虛僞的人,是個表裡不一的小人,不忠于皇帝,不忠于大明,更不忠于他自己的内心,楊博隻能說慚愧。

     他無法辯解,這些事、這些話、這些行為,無論是否是他的本意,他都隻能那麼做。

     因為他是個族黨的黨魁。

     他的身後有太多太多的人,在推着他不停的前行,有些事,他身不由己,所以才要在考成法試行之後,緻仕回籍閑住。

     “謝楊太宰教朕道理。

    ”朱翊鈞并沒有繼續追擊下去,而是露出了陽光開朗的笑容,帶着廷臣們繼續參觀了起來。

     朱翊鈞就是借着楊博的話,在罵他,讀書人都喜歡指桑罵槐,誰不會一樣。

     大多數的廷臣,還以為小皇帝在請教學問,這個略有些胖嘟嘟的臉上挂着這樣的笑容,實在是太有欺騙性了。

     但是張居正卻知道,小皇帝就是在借着求教的名頭,罵了楊博一頓,陛下現在也算是讀書人了,攻擊力很有讀書人的風采,揪着楊博的痛處,就是下狠手。

     楊博病逝之時,若是想起這番話來,怕是很難瞑目。

     楊博一想到這番話,被個十歲小孩如此诘問,卻隻能以慚愧回答,他這一生就像是個笑話。

     之前如何的君子,現在就如何的小人;之前如何的坦蕩蕩,現在就如何的長戚戚;之前如何的碩德,現在就是如何的不堪,這…如何瞑目。

     張居正始終不肯答應楊博晉楚合流,就是知道,楊博那個族黨黨魁的位子接了,自己就不能忠于自己的‘知’,不能忠于自己的靈性了。

     他接了那個位置,對不起的首先是自己,都已經是首輔了,還要跪着當首輔? 他念頭不通達。

     朱翊鈞領着廷臣們參觀了自己的田畝,寶岐殿又新增加了五畝地,火室左邊五畝地,火室右邊五畝地,左邊将會種植經過了掐尖兒和殺青的種苗,而右邊,則是沒有經過掐尖和殺青的種苗,看看産量會差别多少。

     民間推廣肯定不能這麼種,這些育苗的技術,到底如何取舍,才是之後推廣中的難題。

     葛守禮終于意識到自己之前痛斥張居正哄騙陛下是個笑話,陛下是在踐行知行合一,不是在玩鬧。

     這對大明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諸位大臣明公慢行,朕回宮去了。

    ”朱翊鈞站在了玄武門前,他要回宮習武去了,文化課可以休沐,但是習武之事,一日不能停下。

     “臣等恭送陛下。

    ”群臣行禮,送别皇帝。

     朱翊鈞回宮的路上,對着馮保說道:“馮大伴,看好朕的寶岐殿,若是進了歹人,太後降罪,朕護不住你的。

    ” “臣領旨。

    ”馮保俯首領命,他知道,這土豆、番薯若是真的能種出來,是救荒的好物,這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這麼一件好事,還有人會從中作梗? 馮保很确信,一定會有人從中作梗。

     大明臣子們的膽子,一向很大。

    皇帝真的把土豆種出來,這皇帝有了威權,那豈不是皇權得以伸張?皇權一伸張,那臣子就該膽戰心驚了。

     作為維護皇權的司禮監大珰,自然清楚的明白,大臣們的膽大包天。

     這是個機會,重新找回陛下信任的機會,寶岐殿在禦苑的景山,東廠的番子無數,一定要看好這十幾畝的田,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朱翊鈞回到乾清宮換上了武弁服,迎面碰到了陳太後和李太後,因為陳太後沒有孩子,所以兩宮太後極為和睦。

     朱翊鈞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說道:“母親,娘親。

    ” “皇兒今天歇一天吧,講筵都歇了。

    ”陳太後最是心疼朱翊鈞,這講筵本來休九天,現在休一天,這習武居然一天都不歇? “姐姐你勸皇兒,皇兒一通大道理,把說的姐姐雲裡霧裡。

    ”李太後吃過這個虧,她現在不勸了,勸皇帝不要那麼辛苦,反而弄的自己跟犯了什麼天大的錯誤一樣。

     朱翊鈞搖頭說道:“孩兒不覺得累,今天缇帥要教蹴鞠,分成了兩隊,這是玩耍,不是習武,缇帥說要寓教于樂。

    ” 蹴鞠,一種鍛煉團隊配合的體育項目,也能鍛煉耐力,勳衛和帶刀舍人們,和小黃門的宦官們分成了兩隊,朱希孝教這個,也是讓小皇帝勞逸結合,總是習武,多少有些枯燥。

     缇帥朱希孝是希望大明朝可以再出一個馬上皇帝。

     “明日是清明,後日戚帥就回京了。

    ”朱翊鈞對戚繼光回朝之事格外看重,好事多磨,總算是确定了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