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重火力之王“第一师团”

關燈
    中池三夫看着炮兵陣地,内心的自豪感爆棚。

     一個師團能擁有這麼強的火力,别說在關東軍,就算是在整個小鬼子的師團級的部隊中,也是頂尖的存在。

     第一師團作為小鬼子最早成立的幾個師團,與華國的淵源也要從1894年甲午戰争說起。

    當時第一師團作為侵略華國的急先鋒,參加了進攻金州和旅順的戰鬥。

     後來就調回倭京擔任守衛的工作。

     後來1934年,小鬼子内部“皇道派”和“統制派”發生了激烈的沖突,統制派首腦人物陸軍軍務局長永田鐵山少将,在辦公室内被皇道派青年軍官活活砍死。

     統制派的那些幕僚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你皇道派砍死我們的大哥,不反擊的話,真當山裡無老虎? 于是,這些幕僚就趁着軍中人士變動的機會,把第1師團師團長、鐵杆皇道派成員柳川平助調任台灣駐屯軍司令官,接着又命令駐守倭京長達30年之久的第1師團調往滿洲。

     第一師團是皇道派的大本營,這一決定無異火上澆油,一下子激怒了皇道派的少壯軍官,促使他們加快了“異動”的步伐。

     這些缺根弦的少壯軍官就覺得這是小鬼子上層的有意安排,把他們這些成天叽叽哇哇的軍官調離倭京,阻止軍人參政。

     少壯派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既然你們統制派玩陰謀詭計,那咱們皇道派就直接跟你來個兵戎相見。

     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的軍官以第1師團的第1聯隊和第3聯隊為基幹,集合了軍官21人,軍士94人,士兵1358人,分成若幹隊,按照預訂計劃,開始行動。

     發動舉世震驚的“二·二六事件”爆發,砍死教育總監、内政大臣還有天皇侍從長。

     小鬼子陸軍軍部一直猶猶豫豫,始終沒有下定決心要如何解決這個麻煩。

     後來在天皇不斷的催促之下,陸軍次長發布了《特赦令》,命令第一師團的各部隊立即規建,并且調集部隊開始鎮壓。

     參加鎮壓政變的部隊有近衛師團和第1師團各7000人,另外從仙台和宇都宮調來了第2、第14師團所屬部隊6000人,總數近人。

     叛軍此時已在嚴冬中堅持了3天,疲憊不堪,士氣消沉。

    在聽到廣播、拾到傳單後,紛紛脫離了叛軍,返回原部隊。

    策動叛亂的軍官見大勢已去,也未加以阻攔。

    這些軍官随後被戒嚴部隊拘捕,集中到陸軍省大院。

     7月5日,軍法會議判處在政變中起領導作用的矶部、香田等17名軍官死刑。

     事變後,第1師團按原定部署被調往滿洲。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第1師團的主力被部署在孫吳、齊齊哈爾、北安,擔任北部滿洲的防禦,參加了察哈爾作戰。

     1939年與E國的諾門坎事件中,從第1師團中抽調了野炮兵第1聯隊以及各個步兵聯隊的速射炮部隊。

    野戰重炮兵第1聯隊在與E蒙軍作戰中遭受嚴重損失,但是師團主力在正式與E國交鋒前,就受命停止了進攻。

     之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