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温居

關燈
    給孩子起名方面也是和國家大事挂鈎的。

     大姑生了兩個孩子,老大是個男孩,叫張衛星,生于1975年,那一年,國家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張衛星因此而得名。

    老二是個女孩,叫張米,生于1978年,那一年,雜交水稻正式播種,吃飯問題解決了。

     二姑許新紅嫁的是個民辦教師,這時候民辦教師的工資少得可憐,而且經常拖欠,所以她家日子稍微差一點。

    二姑也生了兩個孩子,老大也是個男孩,生于1976年,叫齊濤,老二生于1978年,叫齊蕾,是個女孩。

     這次溫居,不光姑姑們帶着孩子來了,兩個姑父也來了。

     大姑一家出手闊綽,除了煙酒點心、肉,還帶來了兩包奶粉。

    因為鄧念英快生了,這是給孩子準備的。

     許聰聰出生的時候,鄧念英沒奶,許聰聰最開始吃的是奶粉,小孩賊能吃,一個月吃了三袋,出了滿月之後,鄧念英有奶了,許聰聰才告别奶粉,吃上了母乳,一直吃到兩歲,鄧念英懷孕了才斷。

     這次送奶粉,就是為了應付沒奶這種情況。

     二姑家沒帶奶粉,但是給許聰聰帶來了小畫書,是丈夫齊振從學校裡帶回來的。

    民辦教師待遇差,但是有一些隐形福利,比如本、筆、書什麼的。

     許聰聰小小年紀就擁有好幾份小學生報、少年兒童報,還有不少練習本和鉛筆,都是二姑父給她的。

    當然了,她不認識、看不懂,都是她爸念給她聽。

    練習本和筆也都閑着呢。

     家裡來了客人,最高興的就是許聰聰。

     這一天,不管怎麼折騰,家長都不會打孩子。

    鄧念英會好聲好氣的和她說話,不會動不動就吼一嗓子,不會吓唬她說要打她。

     當然了,就算她吼,許聰聰也不怕,她媽雷聲大雨點小。

     還有很多零食可以吃。

     鄧念英是個大方的,在待人接物方面尤其如此,她買了餅幹、糖果分給小孩子們。

    還叮囑許聰聰:“讓客人先吃。

    你等别人吃完了再吃。

    ” 許聰聰才不聽她的,她會把自己的兜先裝滿,剩下的再給客人吃。

     鄧念英每天都在打孩子的邊緣反複橫跳。

     她看着别人家乖巧聽話的孩子,再看看自己家這個,十分心塞。

    她兩個姑姐家的孩子還往許聰聰兜裡塞吃的呢! 怎麼人家的孩子就那麼懂事聽話謙讓有禮貌,她家這個就知道多吃多占呢? 許新梅和許新紅都勸她:“小孩不就這樣嗎?聰聰才兩歲多,這樣是正常的。

    大點就好了。

    哪個小孩不喜歡吃啊。

    她能吃是好事,能吃長得快、身體壯。

    她不生病,你不就省心了嗎?” 聰聰這樣都是奶奶和爸爸慣的,她們能怎麼說呢,那是她們的親娘和親弟弟,聰聰是她們的親侄女,幫着描補一下呗。

     鄧念英點了點頭,心裡卻不怎麼同意。

    别人家的小孩兩歲的時候也不這樣。

     但是,有人開導她,她心裡感覺好多了。

     喜歡八零姐妹日常請大家收藏:()八零姐妹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