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康熙病倒
關燈
小
中
大
衆人退下後,康熙看到若曦那滿是擔憂與關切的面容。
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透露出毫不掩飾的憂慮,嘴唇輕輕抿着,似乎在極力壓抑着内心的不安。
康熙的心不禁微微一動,在這宮廷之中,真心實意的關懷實在是難能可貴,而若曦這份純粹的擔憂,猶如一股暖流,悄然流淌進他那疲憊且布滿陰霾的心田。
“皇上,您可醒了。
”若曦輕聲說道,聲音中帶着一絲難以察覺的顫抖,“您感覺如何?是否需要用些好消化的粥食?若曦這就吩咐準備。
” 康熙微微搖了搖頭,并未直接回應若曦的提議,而是輕輕歎了口氣:“若曦啊,朕這一衆兒子,唯有小十八心思最為單純善良。
他自小就乖巧懂事,對朕、對兄弟皆是一片赤誠。
可如今,他卻遭受這般重病折磨,朕實在是痛心疾首。
”康熙的眼神中滿是慈愛與疼惜,仿佛在眼前浮現出十八阿哥那純真無邪的笑臉。
說到此處,康熙的面容漸漸冷峻下來,語氣中也多了幾分失望:“而太子,身為兄長,不僅毫無擔憂弟弟病情之意,還在馬場肆意妄為,做出那等有違體統、違背朕教誨之事。
他的行為實在是讓朕寒心,朕多年來對他的悉心栽培與期望,難道都付諸東流了嗎?”康熙的拳頭不自覺地握緊,心中的怒火再次被點燃。
若曦靜靜地聽着,她深知康熙此刻内心的痛苦與矛盾。
她輕輕走上前,蹲在康熙的身側:“萬歲爺,您莫要太過傷神。
太子殿下或許是一時沖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太子殿下自幼受您教導,定也知曉自己的錯誤,待他冷靜反思。
”若曦頓了頓,繼續說道,“十八阿哥,福澤深厚,天性純善,這樣的好人兒,上蒼定會眷顧。
您看他平日在宮中,連花草魚蟲都不忍傷害,如此仁心,必能大好。
” “朕也希望如此。
朕一生為這大清江山社稷勞心勞力,隻盼着朕的兒子們能夠兄友弟恭,共同輔佐大清。
可如今……”康熙的話語中充滿了無奈與悲哀。
若曦微微思索片刻,輕聲說道:“太子殿下是您親手培養的儲君,經此一劫,他定會更加成熟穩重。
” 康熙沉默不語,他何嘗不知道太子的成長環境複雜,所面臨的壓力巨大。
但太子的所作所為已經觸及到了他的底線,他不能輕易姑息,他必須慎之又慎。
康熙最終緩緩開口說道,“朕隻盼着十八阿哥能夠早日康複,讓這皇宮之中能再次充滿他的歡聲笑語。
” 若曦輕輕點頭:“皇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您也要保重龍體。
” 康熙看着若曦,在這宮廷的爾虞我詐、明争暗鬥之中,若曦宛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胤祥神色匆匆地尋到了胤禛,胤禛一襲青衫,身姿筆挺,如同一棵蒼松傲立在營帳之中,隻是那微微蹙起的劍眉和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他對當下局勢的凝重思索。
他負手而立,仿若在這方寸之間,便能将風雲變幻盡收眼底。
“四哥,太子如今鬧成這般模樣,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還要繼續支持他嗎?”胤祥靠近胤禛,壓低聲音問道,他的眉頭緊鎖,顯然對眼前的局勢深感憂慮。
胤禛微微擡起頭,目光如炬,他沉默片刻,那沉穩而富有磁性的聲音才緩緩響起:“十三弟,太子乃是皇阿瑪親手帶大,之間的情誼難以度量,遠非我們這些皇子所能企及。
數十載歲月,皇阿瑪言傳身教,精心雕琢太子,那是将大清的未來與期望都沉甸甸地壓在了太子的肩頭。
” 胤禛頓了頓,邁着沉穩的步伐緩緩踱步,衣袂随風輕輕擺動,更添幾分從容與淡定。
“太子此次雖行差踏錯,馬場之舉确讓皇阿瑪盛怒難消,然其位高權重多年,根基豈是一朝一夕可動搖?皇阿瑪此刻心中定如翻江倒海,往昔的父子情深與太子的忤逆之行相互拉扯,他不會倉促定奪。
” 胤祥微微點頭,他明白胤禛所言不虛,但心中的困惑并未消散:“四哥,可太子這次的所作所為确實讓皇阿瑪大為震怒,他在馬場的行徑,已然觸碰到了皇阿瑪的底線。
我擔心,即便有往日的情分,太子之位也恐難保全。
我們若是繼續站在太子這邊,會不會……” 胤禛輕輕擺了擺手,那動作幹淨利落,帶着不容置疑的決斷。
“十三弟,莫要心急。
越是在這等關鍵時刻,我們越要心如止水,切不可輕舉妄動,宛如那深海之鲸,沉穩潛伏,以待時機。
你想,太子之位關乎國本,猶如大廈之基石,稍有異動,便會引發地動山搖。
皇阿瑪不會僅憑一時之氣,便将這基石輕易挪位。
” 胤禛的眼神愈發深邃,仿若幽夜中的寒星閃爍。
“我們若在此時貿然改變立場,無異于那随風倒的蓬草,不僅會被旁人視作不忠不義、趨炎附勢之徒,更會陷入四面楚歌之境。
日後若太子度過難關,重新得勢,我們便會成為他眼中的刺、肉中的釘,而老八他們也都在暗中窺視着我們的一舉一動,稍有不慎,便會被他們撲上來撕咬,成為他們攻擊的把柄。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胤祥聽着胤禛的分析,心中漸漸明晰,他的眼神也變得堅定起來:“四哥,你說得對。
隻是,我們就這樣幹等着嗎?” “自然不是。
”胤禛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而又神秘的微笑,恰似那運籌帷幄的智者,胸有成竹。
他拍了拍胤祥的肩膀:“切記,絕不要在言語中刻意提及太子之事,一切等待皇阿瑪的定奪。
” “四哥,我明白了。
我這就去安排。
” 胤禛望着胤祥離去的背影,昂首挺立,身姿在陽光的映照下更顯堅毅。
自己選的是一條布滿荊棘卻又通往輝煌的王者之路,他堅信,隻要自己足夠沉穩、睿智、堅毅,終有一日能撥開雲霧,讓大清的江山在他的治理下重煥生機,如那旭日東升,光芒萬丈。
李公公滿臉憂慮,腳步匆匆地安排着一切,一絲一毫都不敢懈怠。
“王喜啊,你和若曦可得好好守着,萬歲爺吩咐不見任何人。
”李公公低聲囑咐着,眼神中透着凝重。
王喜連連點頭,神色緊張:“師傅放心,奴才定當竭盡全力。
” 若曦站在一旁,心中亦是沉甸甸的。
此刻的康熙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令衆人敬畏的天子,而隻是一個被病痛侵襲的老人,一個在權力争鬥中心力交瘁的父親。
二人守着門口,看見幾位阿哥心急如焚地趕來。
他們的臉上帶着關切與焦慮,但在這關切之下,又似乎隐藏着各自的心思。
胤祥的眼神中滿是擔憂,他是真心牽挂着康熙的身體,而胤禔,雖然表面上也是一臉憂慮,但那微微眯起的眼睛卻讓人難以捉摸他的真實想法,其
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透露出毫不掩飾的憂慮,嘴唇輕輕抿着,似乎在極力壓抑着内心的不安。
康熙的心不禁微微一動,在這宮廷之中,真心實意的關懷實在是難能可貴,而若曦這份純粹的擔憂,猶如一股暖流,悄然流淌進他那疲憊且布滿陰霾的心田。
“皇上,您可醒了。
”若曦輕聲說道,聲音中帶着一絲難以察覺的顫抖,“您感覺如何?是否需要用些好消化的粥食?若曦這就吩咐準備。
” 康熙微微搖了搖頭,并未直接回應若曦的提議,而是輕輕歎了口氣:“若曦啊,朕這一衆兒子,唯有小十八心思最為單純善良。
他自小就乖巧懂事,對朕、對兄弟皆是一片赤誠。
可如今,他卻遭受這般重病折磨,朕實在是痛心疾首。
”康熙的眼神中滿是慈愛與疼惜,仿佛在眼前浮現出十八阿哥那純真無邪的笑臉。
說到此處,康熙的面容漸漸冷峻下來,語氣中也多了幾分失望:“而太子,身為兄長,不僅毫無擔憂弟弟病情之意,還在馬場肆意妄為,做出那等有違體統、違背朕教誨之事。
他的行為實在是讓朕寒心,朕多年來對他的悉心栽培與期望,難道都付諸東流了嗎?”康熙的拳頭不自覺地握緊,心中的怒火再次被點燃。
若曦靜靜地聽着,她深知康熙此刻内心的痛苦與矛盾。
她輕輕走上前,蹲在康熙的身側:“萬歲爺,您莫要太過傷神。
太子殿下或許是一時沖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太子殿下自幼受您教導,定也知曉自己的錯誤,待他冷靜反思。
”若曦頓了頓,繼續說道,“十八阿哥,福澤深厚,天性純善,這樣的好人兒,上蒼定會眷顧。
您看他平日在宮中,連花草魚蟲都不忍傷害,如此仁心,必能大好。
” “朕也希望如此。
朕一生為這大清江山社稷勞心勞力,隻盼着朕的兒子們能夠兄友弟恭,共同輔佐大清。
可如今……”康熙的話語中充滿了無奈與悲哀。
若曦微微思索片刻,輕聲說道:“太子殿下是您親手培養的儲君,經此一劫,他定會更加成熟穩重。
” 康熙沉默不語,他何嘗不知道太子的成長環境複雜,所面臨的壓力巨大。
但太子的所作所為已經觸及到了他的底線,他不能輕易姑息,他必須慎之又慎。
康熙最終緩緩開口說道,“朕隻盼着十八阿哥能夠早日康複,讓這皇宮之中能再次充滿他的歡聲笑語。
” 若曦輕輕點頭:“皇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您也要保重龍體。
” 康熙看着若曦,在這宮廷的爾虞我詐、明争暗鬥之中,若曦宛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胤祥神色匆匆地尋到了胤禛,胤禛一襲青衫,身姿筆挺,如同一棵蒼松傲立在營帳之中,隻是那微微蹙起的劍眉和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他對當下局勢的凝重思索。
他負手而立,仿若在這方寸之間,便能将風雲變幻盡收眼底。
“四哥,太子如今鬧成這般模樣,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還要繼續支持他嗎?”胤祥靠近胤禛,壓低聲音問道,他的眉頭緊鎖,顯然對眼前的局勢深感憂慮。
胤禛微微擡起頭,目光如炬,他沉默片刻,那沉穩而富有磁性的聲音才緩緩響起:“十三弟,太子乃是皇阿瑪親手帶大,之間的情誼難以度量,遠非我們這些皇子所能企及。
數十載歲月,皇阿瑪言傳身教,精心雕琢太子,那是将大清的未來與期望都沉甸甸地壓在了太子的肩頭。
” 胤禛頓了頓,邁着沉穩的步伐緩緩踱步,衣袂随風輕輕擺動,更添幾分從容與淡定。
“太子此次雖行差踏錯,馬場之舉确讓皇阿瑪盛怒難消,然其位高權重多年,根基豈是一朝一夕可動搖?皇阿瑪此刻心中定如翻江倒海,往昔的父子情深與太子的忤逆之行相互拉扯,他不會倉促定奪。
” 胤祥微微點頭,他明白胤禛所言不虛,但心中的困惑并未消散:“四哥,可太子這次的所作所為确實讓皇阿瑪大為震怒,他在馬場的行徑,已然觸碰到了皇阿瑪的底線。
我擔心,即便有往日的情分,太子之位也恐難保全。
我們若是繼續站在太子這邊,會不會……” 胤禛輕輕擺了擺手,那動作幹淨利落,帶着不容置疑的決斷。
“十三弟,莫要心急。
越是在這等關鍵時刻,我們越要心如止水,切不可輕舉妄動,宛如那深海之鲸,沉穩潛伏,以待時機。
你想,太子之位關乎國本,猶如大廈之基石,稍有異動,便會引發地動山搖。
皇阿瑪不會僅憑一時之氣,便将這基石輕易挪位。
” 胤禛的眼神愈發深邃,仿若幽夜中的寒星閃爍。
“我們若在此時貿然改變立場,無異于那随風倒的蓬草,不僅會被旁人視作不忠不義、趨炎附勢之徒,更會陷入四面楚歌之境。
日後若太子度過難關,重新得勢,我們便會成為他眼中的刺、肉中的釘,而老八他們也都在暗中窺視着我們的一舉一動,稍有不慎,便會被他們撲上來撕咬,成為他們攻擊的把柄。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胤祥聽着胤禛的分析,心中漸漸明晰,他的眼神也變得堅定起來:“四哥,你說得對。
隻是,我們就這樣幹等着嗎?” “自然不是。
”胤禛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而又神秘的微笑,恰似那運籌帷幄的智者,胸有成竹。
他拍了拍胤祥的肩膀:“切記,絕不要在言語中刻意提及太子之事,一切等待皇阿瑪的定奪。
” “四哥,我明白了。
我這就去安排。
” 胤禛望着胤祥離去的背影,昂首挺立,身姿在陽光的映照下更顯堅毅。
自己選的是一條布滿荊棘卻又通往輝煌的王者之路,他堅信,隻要自己足夠沉穩、睿智、堅毅,終有一日能撥開雲霧,讓大清的江山在他的治理下重煥生機,如那旭日東升,光芒萬丈。
李公公滿臉憂慮,腳步匆匆地安排着一切,一絲一毫都不敢懈怠。
“王喜啊,你和若曦可得好好守着,萬歲爺吩咐不見任何人。
”李公公低聲囑咐着,眼神中透着凝重。
王喜連連點頭,神色緊張:“師傅放心,奴才定當竭盡全力。
” 若曦站在一旁,心中亦是沉甸甸的。
此刻的康熙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令衆人敬畏的天子,而隻是一個被病痛侵襲的老人,一個在權力争鬥中心力交瘁的父親。
二人守着門口,看見幾位阿哥心急如焚地趕來。
他們的臉上帶着關切與焦慮,但在這關切之下,又似乎隐藏着各自的心思。
胤祥的眼神中滿是擔憂,他是真心牽挂着康熙的身體,而胤禔,雖然表面上也是一臉憂慮,但那微微眯起的眼睛卻讓人難以捉摸他的真實想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