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若曦的害羞
關燈
小
中
大
晨曦透過營帳的縫隙灑在若曦的臉上,她悠悠轉醒,隻覺腦袋昏沉,宿醉的不适讓她微微皺眉。
帳外傳來恭敬的聲音:“若曦姑娘,奴才是四爺身邊的蘇培盛,四爺聽聞您昨日飲酒過量,特命奴才送來了醒酒湯。
”若曦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應了一聲。
蘇培盛走進營帳,手中端着精緻的托盤,上面放着一碗還冒着熱氣的醒酒湯,旁邊靜靜躺着一張紙條。
他滿臉堆笑地說道:“若曦姑娘,您快趁熱喝了這醒酒湯。
四爺對您可真是上心呐。
”若曦微微紅了臉,輕聲道了謝,接過托盤。
待蘇培盛退下後,若曦拿起紙條,隻見上面寫着“下次别喝那麼多”。
那熟悉的字迹讓她的心猛地一顫。
她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腦海中浮現出胤禛冷峻卻又不失溫柔的面容。
手指輕輕摩挲着紙條。
若曦端起醒酒湯,輕抿一口,溫熱的湯汁順着喉嚨滑下,帶着一絲酸甜,漸漸驅散了身體的不适。
擡手摸了摸發間的玉蘭簪,簡單整理了一番妝容和衣衫,若曦便朝着康熙的禦帳走去。
還未踏入帳中,便聽到康熙憤怒的呵斥聲。
她心中一緊,小心翼翼地走近,隻見康熙臉色鐵青,怒容滿面。
李公公站在一旁,看到若曦進來,微微搖頭示意她不要多言。
若曦心領神會,默默站在一旁,手中捧着茶盞,大氣都不敢出。
不多時,胤禛前來請安。
他步伐沉穩,身姿挺拔,踏入禦帳的瞬間,一股内斂而威嚴的氣息彌漫開來。
康熙原本憤怒得緊繃的面容,在見到胤禛後,神色稍緩,那緊皺的眉頭也略微松開了些。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 “起來吧。
” 康熙在榻前來回踱步,口中不住地斥責着太子的不是。
胤禛見狀,趕忙上前,屈膝跪地,緩聲道:“皇阿瑪,兒臣鬥膽,請您息怒。
太子哥哥此次雖有過錯,然兒臣以為,他定是一時疏忽,絕無忤逆聖意之心。
太子哥哥平日勤政輔佐皇阿瑪,想是事務繁雜,才緻此失誤。
” 太子在一旁,低垂着頭,聽到胤禛之言,猶如抓住救命稻草,忙不疊地附和道:“皇阿瑪,四弟所言極是。
兒臣深知動用貢品乃是大錯,可當時确實未曾細想那是貢酒,隻念及那酒是難得的佳釀,卻未曾料到會惹得皇阿瑪如此震怒,兒臣真是追悔莫及。
”言罷,眼角似有淚光閃爍。
胤禛微微擡眼,看了看太子,又轉向康熙,繼續說道:“皇阿瑪聖明,兒臣觀太子哥哥平日所為,對皇阿瑪的教誨向來銘記于心,對大清的江山社稷亦是盡心竭力。
太子哥哥已思過自省,日後行事必定會更加謹慎周全,定不會再有此類差池。
還望皇阿瑪看在太子哥哥往日之功,且寬宥他這一次。
” 康熙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眉頭依然緊鎖,但神色已稍有緩和,陷入沉思之中,斟酌着胤禛的進言。
“罷了,你且回去給朕閉門思過。
”康熙轉頭對胤禛說:“老四,給蒙古回禮由你去操辦。
” 胤禛微微一怔,他狹長的眼眸中閃過一絲詫異,輕聲說道:“皇阿瑪,此事向來由太子負責,兒臣恐有越俎代庖之嫌。
”說完看了一眼太子。
他的聲音低沉而恭敬,每一個字都斟酌得恰到好處,若曦不禁扯了一下嘴角,果然是老狐狸了,這話說的既表達了自己的疑慮,又不失對皇命的敬重。
康熙冷哼一聲,那聲音中滿是對太子的失望與惱怒,“那不成器的東西,私自用了貢品中的酒,如今蒙古王爺已知此事,此刻斷不能讓他前去。
” 康熙的話語在禦帳中回蕩,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與憤怒,太子的所作所為無疑是讓蒙古認為太子不禮重蒙古。
“皇阿瑪,兒臣知錯了。
就辛苦四弟替哥哥去吧。
” “哼,你還知道是替你去善後。
” 太子不敢再出聲,隻靜靜的跪着。
胤禛見狀,忙領命道:“兒臣遵旨,定當妥善處理。
”他微微低頭,雙手抱拳,行禮的動作幹淨利落。
康熙微微點頭,對胤禛的态度表示滿意。
”若曦,你與老四一起去對好給蒙古的回禮。
” 若曦輕聲應道:“是,萬歲爺。
”随後,她與胤禛一同退出禦帳。
出了禮品營帳,陽光灑在身上,胤禛的目光落在若曦發間的玉蘭簪上。
那玉蘭簪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着溫潤的光澤,他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滿是抑制不住的開心。
“你終于肯帶這個簪子了。
” 若曦微微低下頭,臉頰泛起一抹紅暈,輕聲說道:“四爺,之前有所顧慮。
如今,若曦不再糾結。
” 胤禛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他擡起手輕輕撫了撫她的發絲,溫柔地說道:“若曦,我心中甚喜。
他會如同我一般,陪伴在你身邊,護你周全。
” 若曦微微一怔,擡眼望向他,卻見他目光專注而溫柔。
“以後不許喝那麼多酒了。
”胤禛的聲音低沉而帶着一絲關切的責備,“昨日聽聞你醉酒,我又被事情絆住不能找你,讓我實在放心不下。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曦的臉頰微微泛起紅暈,輕輕地點了點頭,心中卻如小鹿亂撞。
兩人緩緩走着,若曦心中卻仍有些擔憂,她咬了咬下唇,猶豫片刻後問道:“四爺,這次您替太子爺去給蒙古王爺回禮,太子爺會不會因此記恨于您?” “莫要為我擔心。
太子雖心胸狹隘,但對我還是信任的,而且此事是皇阿瑪交代的,皇阿瑪行事皆需權衡利弊,不過是為了大清的穩定與安甯。
此次蒙古回禮之事關乎兩國邦交,太子犯下大錯,我出面補救乃是分内之事。
” 若曦聽着胤禛的話,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說道:“四爺,太子在宮中勢力盤根錯節,萬歲爺對太子的情感,不是輕易能動搖。
” 胤禛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帶着一絲自信與從容。
“若曦,放心,你隻需要每天開開心心的當差,萬事有我。
” 若曦暗自思慮,這一世自己不再想其他,隻要他有需要她定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他。
到達臨時存放物品的營帳,蘇培盛早已在帳外等候。
見到胤禛和若曦,他趕忙上前
帳外傳來恭敬的聲音:“若曦姑娘,奴才是四爺身邊的蘇培盛,四爺聽聞您昨日飲酒過量,特命奴才送來了醒酒湯。
”若曦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應了一聲。
蘇培盛走進營帳,手中端着精緻的托盤,上面放着一碗還冒着熱氣的醒酒湯,旁邊靜靜躺着一張紙條。
他滿臉堆笑地說道:“若曦姑娘,您快趁熱喝了這醒酒湯。
四爺對您可真是上心呐。
”若曦微微紅了臉,輕聲道了謝,接過托盤。
待蘇培盛退下後,若曦拿起紙條,隻見上面寫着“下次别喝那麼多”。
那熟悉的字迹讓她的心猛地一顫。
她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腦海中浮現出胤禛冷峻卻又不失溫柔的面容。
手指輕輕摩挲着紙條。
若曦端起醒酒湯,輕抿一口,溫熱的湯汁順着喉嚨滑下,帶着一絲酸甜,漸漸驅散了身體的不适。
擡手摸了摸發間的玉蘭簪,簡單整理了一番妝容和衣衫,若曦便朝着康熙的禦帳走去。
還未踏入帳中,便聽到康熙憤怒的呵斥聲。
她心中一緊,小心翼翼地走近,隻見康熙臉色鐵青,怒容滿面。
李公公站在一旁,看到若曦進來,微微搖頭示意她不要多言。
若曦心領神會,默默站在一旁,手中捧着茶盞,大氣都不敢出。
不多時,胤禛前來請安。
他步伐沉穩,身姿挺拔,踏入禦帳的瞬間,一股内斂而威嚴的氣息彌漫開來。
康熙原本憤怒得緊繃的面容,在見到胤禛後,神色稍緩,那緊皺的眉頭也略微松開了些。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 “起來吧。
” 康熙在榻前來回踱步,口中不住地斥責着太子的不是。
胤禛見狀,趕忙上前,屈膝跪地,緩聲道:“皇阿瑪,兒臣鬥膽,請您息怒。
太子哥哥此次雖有過錯,然兒臣以為,他定是一時疏忽,絕無忤逆聖意之心。
太子哥哥平日勤政輔佐皇阿瑪,想是事務繁雜,才緻此失誤。
” 太子在一旁,低垂着頭,聽到胤禛之言,猶如抓住救命稻草,忙不疊地附和道:“皇阿瑪,四弟所言極是。
兒臣深知動用貢品乃是大錯,可當時确實未曾細想那是貢酒,隻念及那酒是難得的佳釀,卻未曾料到會惹得皇阿瑪如此震怒,兒臣真是追悔莫及。
”言罷,眼角似有淚光閃爍。
胤禛微微擡眼,看了看太子,又轉向康熙,繼續說道:“皇阿瑪聖明,兒臣觀太子哥哥平日所為,對皇阿瑪的教誨向來銘記于心,對大清的江山社稷亦是盡心竭力。
太子哥哥已思過自省,日後行事必定會更加謹慎周全,定不會再有此類差池。
還望皇阿瑪看在太子哥哥往日之功,且寬宥他這一次。
” 康熙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眉頭依然緊鎖,但神色已稍有緩和,陷入沉思之中,斟酌着胤禛的進言。
“罷了,你且回去給朕閉門思過。
”康熙轉頭對胤禛說:“老四,給蒙古回禮由你去操辦。
” 胤禛微微一怔,他狹長的眼眸中閃過一絲詫異,輕聲說道:“皇阿瑪,此事向來由太子負責,兒臣恐有越俎代庖之嫌。
”說完看了一眼太子。
他的聲音低沉而恭敬,每一個字都斟酌得恰到好處,若曦不禁扯了一下嘴角,果然是老狐狸了,這話說的既表達了自己的疑慮,又不失對皇命的敬重。
康熙冷哼一聲,那聲音中滿是對太子的失望與惱怒,“那不成器的東西,私自用了貢品中的酒,如今蒙古王爺已知此事,此刻斷不能讓他前去。
” 康熙的話語在禦帳中回蕩,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與憤怒,太子的所作所為無疑是讓蒙古認為太子不禮重蒙古。
“皇阿瑪,兒臣知錯了。
就辛苦四弟替哥哥去吧。
” “哼,你還知道是替你去善後。
” 太子不敢再出聲,隻靜靜的跪着。
胤禛見狀,忙領命道:“兒臣遵旨,定當妥善處理。
”他微微低頭,雙手抱拳,行禮的動作幹淨利落。
康熙微微點頭,對胤禛的态度表示滿意。
”若曦,你與老四一起去對好給蒙古的回禮。
” 若曦輕聲應道:“是,萬歲爺。
”随後,她與胤禛一同退出禦帳。
出了禮品營帳,陽光灑在身上,胤禛的目光落在若曦發間的玉蘭簪上。
那玉蘭簪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着溫潤的光澤,他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滿是抑制不住的開心。
“你終于肯帶這個簪子了。
” 若曦微微低下頭,臉頰泛起一抹紅暈,輕聲說道:“四爺,之前有所顧慮。
如今,若曦不再糾結。
” 胤禛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他擡起手輕輕撫了撫她的發絲,溫柔地說道:“若曦,我心中甚喜。
他會如同我一般,陪伴在你身邊,護你周全。
” 若曦微微一怔,擡眼望向他,卻見他目光專注而溫柔。
“以後不許喝那麼多酒了。
”胤禛的聲音低沉而帶着一絲關切的責備,“昨日聽聞你醉酒,我又被事情絆住不能找你,讓我實在放心不下。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曦的臉頰微微泛起紅暈,輕輕地點了點頭,心中卻如小鹿亂撞。
兩人緩緩走着,若曦心中卻仍有些擔憂,她咬了咬下唇,猶豫片刻後問道:“四爺,這次您替太子爺去給蒙古王爺回禮,太子爺會不會因此記恨于您?” “莫要為我擔心。
太子雖心胸狹隘,但對我還是信任的,而且此事是皇阿瑪交代的,皇阿瑪行事皆需權衡利弊,不過是為了大清的穩定與安甯。
此次蒙古回禮之事關乎兩國邦交,太子犯下大錯,我出面補救乃是分内之事。
” 若曦聽着胤禛的話,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說道:“四爺,太子在宮中勢力盤根錯節,萬歲爺對太子的情感,不是輕易能動搖。
” 胤禛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帶着一絲自信與從容。
“若曦,放心,你隻需要每天開開心心的當差,萬事有我。
” 若曦暗自思慮,這一世自己不再想其他,隻要他有需要她定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他。
到達臨時存放物品的營帳,蘇培盛早已在帳外等候。
見到胤禛和若曦,他趕忙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