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幺姑快要当新娘

關燈
    大家采摘好李子,裝好,輕拿輕放,李子表面有一層白霜,這白霜對李果有保護作用,新鮮李果都有白霜,有經驗的人都要保護好白霜這樣品相更好,才有賣相。

    每家人都采摘一兩挑明天分别到各集市上去銷售,價格也角一角多錢一斤,一斤大米可換兩斤李果,給錢給糧都行,因為隻要脫手就算勝利,出産之地,在當時不值錢,人們那時見識少至今沒認識到水果的價值,所以也就賤賣,前鋒六隊的李子口感非常好加上土地肥沃,光照充是,空氣中濕度也相對較大,隊裡有天然的小氣候,與别的生産隊真不一樣,夏天不是很熱,冬天也不是很冷,适宜瓜果生長,人們生活在這裡,皮膚光潔,紅潤彈性,氣色頗佳,無須任何化妝品,給人有天然粉酯的感覺,說好聽一點,這裡女人天生麗質,男生英俊潇灑。

     今天是今年第一次大賣李子,買的人特别多,都知道是太平罐觀音岩下邊生産隊的,剛放下擔子,就開賣,一個多小時就被搶購一空,一毛多錢一斤,一挑賣十幾元,一家人基本賣了兩挑,大約二十多元到手,鹽巴一角五一斤,當時的賣價還是挺劃算的,大松爸爸給大松和弟弟買了T恤,當時的新産品,相當于成衣,一元錢一件,好看漂亮,大松非常高興,也給幺姑買了花布做衣服,大姑娘還是要打扮一下的,時時刻刻辛苦,應該犒勞一下,當然也買了一些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煤油,鹽巴,必不可少。

    還在街上吃一餐面條,就當是午餐,3毛錢一碗,小鎮,小面是最佳選擇,湯亮,味美,份量足,一碗就飽肚子了,平時參加集體勞動,按時出工,按時收工,大部分時間都在田地裡,根本沒有機會研究美食,時能吃口飽飯就不錯了,吃上熱飯就是更幸運的了,小鎮上的餐廳裡面條就是主食加一點肉末,其他的香味加全,從街的另一頭就能聞到它的香味。

     買了一些必須品,就匆匆回家,家裡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街上除了人多,幾十年裡也沒發生根本變化,這裡是農村,變化還是比較遲鈍,最大的變化就是日興中學成立了,計劃修新的教學樓,以前的土牆瓦屋,改建成磚混結構,日興本該日日興旺發達。

    首先從教育抓起。

     今天本隊的人分頭行動賣李子,日興,鳳儀,大豐,樂興,東觀場,大家半下午都回來了,人走貨不走,賣了打空手,李子剛一到就一掃而空,有的還賣到了兩角,後面的賣一角,價格波動,先到的買大的,品相好的,也有用糧食換的,一斤小麥換一斤李子,一斤大米換兩斤李子,走鄉串戶的還好,老鄉們熱情,直接管了午飯,但也不會白吃,還是送了幾斤李子給老鄉,禮尚往來,這是人情世故,大家都樂意。

     大松在家帶弟弟和妹妹,隻要他們不哭就算完成任務,才會得到大人的表揚,弟弟不會哭了,反正跟着大松後面轉。

    妹妹有時餓了就哭,尿濕了也會哭,大松就叫奶奶幫忙,洗淨換上幹幹淨淨的布包好,再喂一點糖水,就不哭了。

     爸爸媽媽趕集賣完李子回來了,除了買一些日常東西,還買了水果糖,小孩子嘛,沒有糖咋行,兄弟倆高高興興,特别興奮,有糖吃,這是小孩子的資本,也可以在小夥伴中間炫耀一下,讓其他小夥伴隻有眼饞的份,大松有時候拿出水果糖讓其他小朋友嘗一嘗,這個嘗法有點特别,水果糖較硬,晶體狀,大松用東西把糖敲敲碎,給其他小夥伴們嘗一嘗,其他小夥伴們也高興,都喜歡和大松一起玩,大松與玩得好的小朋友更親密無間,一顆水果糖,你吃一口我吃一口,那時小孩子都這樣,不管衛生不衛生,隻要是甜就顧不了那麼多,小孩子整天與泥巴打滾,很接地氣,身體着實健康! 暑假開始了,上學的也在家裡過暑假,院子裡玩伴就多了,但這更有趣,大松可以跟着他們學畫畫,學寫字,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也就順便教他們一下,這樣到能學到一些知識,也跟着他們學唱歌,廣播站裡放的,這些大孩子都會唱,大松也和小夥伴們跟他們一起喝,小夥伴們很賣力,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