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關燈
    中不悅,臉上表情卻是無悲無喜,以至于台下群臣難以察覺朱元璋的情緒變化。

     “陛下,茲事體大,既然容我等商議,待日後......” “日後?就給你們一天時間,必須商議個結果出來!” 此話一出,群臣一個個頓時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一天?一天時間能探讨個什麼結果。

    ” “陳良那小子到底給陛下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然讓陛下這麼支持他!” 而此時,站在最前方的胡惟庸卻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一旁的右丞相汪廣洋亦是一言不發,仿佛現在探讨的事情跟自己沒關系一般。

     而高坐龍椅之上的朱元璋洞悉一切,怎麼能不注意到自己這兩位左右丞相。

     “胡惟庸,汪廣洋,二位為何一言不發?” “陛下,推行攤丁入畝的國策已經是陛下決定好的事,為何還要多言其他?” “況且,這對大明可是一項重大改革。

    ” “于百姓有益的事情,臣沒有異議。

    ”胡惟庸淡聲說道。

     “陛下,臣與左丞相有一般見解。

    ” 見中書省兩位丞相如此應答,群臣這才一個個閉上嘴巴。

     連他們的頂頭上司都支持,那他們說再多也沒什麼用。

     “既然你們二人都支持這項國策的推行,那便待朝會散去之後。

    ” “由太子和陳良處理調派人手的事宜,在何處試點推行,用什麼人,一切都是陳良說了算。

    ” 此話一出,群臣愕然。

     “陛下,讓陳良到翰林院調派人手去地方任職?這,這不合适吧?” “是啊陛下,他不過是一個禦史言官,剛入翰林,對翰林院的許多事情還不了解。

    ” “沒錯,翰林院每天這麼多工作,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還要抽調人手出去。

    ” 朱元璋龍眉一皺,道:“不是還有太子陪同嗎?” “以前咱怎麼沒發現,你們反應這麼大呢。

    ” “之前你們提出勸課農桑,休養生息,這些推行下去也沒見這麼大的阻力。

    ” “怎麼到了攤丁入畝,你們就一個個有這麼多的理由?” “不是人手不足就是有待商榷,你們到底要幹什麼?” 朱元璋表面如此說,心中卻是明白,就因為陳良是北方籍的官員。

     而之前無論是提出國策,還是關于推行國策的工作,都是由南方集團來統一調派。

     “陛下,這項國策推行起來難度太大,且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 “況且,陳良才入翰林院兩天,一屆禦史言官,有些大膽的想法也實屬正常。

    ” “但并不代表他的想法就是可行的啊。

    ” “是啊陛下,小規模試點沒問題,但是為何要從翰林院抽調人手?” “這項國策是他提出來的,要推行也應該由他來!” “沒錯陛下!臣建議,讓陳良去當甯陽縣知縣,就在甯陽縣試點。

    ” “若是能做出成績來,再擴大推行範圍!” 此時,南方群臣一個個統一口徑,都是讓陳良去出任甯陽縣知縣。

     聽着這些人在朱元璋面前觐言,陳良樂的如此。

     畢竟自己确實想要激流勇退,先苟一波再說。

     “哎,隻可惜老朱不同意啊。

    ” 果不其然,朱元璋突然開口,群臣一個個頓時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