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美味的肉汤

關燈
    不一會兒,窯洞中的溫度就很高了,地面上的草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枯黃、幹燥,透過上方的小洞,張洪看到陶胚室的木炭大部分都被引燃,張洪便讓人拿來所有的碳和木材,在身邊圍成了一座小山。

    今晚是休息不了了,為了保證燒制不前功盡棄,必須徹夜地看着這個窯,不斷地添加木炭。

    在反思之前的做法時,他隐約地發現,火堆中沒有及時添柴導緻溫度忽高忽低,燒制出來的陶很不均勻,極易開裂破碎,而這次,即便熬上一個通宵,也不能再犯這個錯誤。

     燒窯的地方離休息的地方還有一百來米遠,自入夜後,族人們就陸陸續續地過來,而又被張洪趕回去休息。

    熊二等人擔憂地看着張洪,崖壁下的營地入口,衆人都伸着脖子向這邊看來,張洪知道他們對自己的擔心,制止了熊二等人繼續往這邊靠近的意圖。

     這幾天忙着做陶器,都沒有時間帶他們捕獵,部落裡食物收集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加上巫去其他地方帶了一半肉幹,營地不多的食物又有告急的迹象,而且這幾天張洪晚間很晚休息,今晚更是暴露在野外,周圍可還是有猛獸的,他的安全也讓族人擔憂。

     但已經決定的事情張洪不會輕易更改,況且這次成功的可能性極大,每隔一會兒,張洪就把木炭通過排氣口投入到窯中,添加木炭保持窯溫穩定,周圍的綠草早已枯萎,熱浪也讓張洪汗流浃背。

    但即便如此,張洪還是一直盯着窯口,随時關注着窯内的溫度,為了确保溫度不降下來,不等窯内的木炭全部燃燒完就繼續添加。

     東方漸漸翻起了魚肚白,最後一次把木炭投入到窯中,所準備的木炭木材已經全部燒完,将兩個窯的頂部封住後,感受着炙熱的餘溫,張洪叮囑徹夜陪着他的幾個族人,不要讓任何人碰,之後睡意湧了上來,回到床上就沉沉地睡了過去。

     這一覺就是半天,日頭偏西的時候,張洪才悠悠醒來,恍惚了一陣之後,趕忙跑向窯坑處。

     兩座窯尚有餘溫,通過重新打開的頂部排氣口往裡看,窯裡面的木炭已經全部燃燒掉,留下一堆灰白色的痕迹,而剩下幾個大小相近的盆,也被徹夜燃燒的火焰燒成淡紅色。

     經過半天的冷卻,張洪小心地将窯上部用于封堵的泥土挪開,試了試窯裡的溫度,還有點燙手,不過不影響。

     拿起最上面的一個陶盆,摸起來堅硬異常,有石頭般的質感,入手并不沉重,反而有種輕盈的感覺。

    用另外一個陶盆輕輕地碰一下,兩個盆發出了嗡嗡的聲音。

     拿起來将盆翻來覆去地觀察了一下,看是否有裂紋和漏洞,經過一夜的炙烤,原先的泥胚已經變成了一個泛着淺紅色的陶盆,檢查後沒有什麼問題,張洪捧起一個盆,三兩步來到小溪旁,用盆盛滿水,放在地上靜置了一段時間,完全沒有漏水的迹象。

    張洪很高興,連忙招呼着留守的族人将陶盆灌滿水運回到營地。

     回到營地,張洪先是在靠近休息地的圍牆外在地面深挖了一個直徑15公分左右,深40公分的坑洞,并在一面向外延伸出一個可以填柴草的入口,搭成一個簡易的土竈。

    竈口上剛好可以放上陶盆,緊接着,立馬在坑洞的上方地面,用幾塊石頭壘砌一個竈台,用挖掘出來的泥土填充石頭縫隙,做成竈台的樣式,吩咐留守的婦女取出昨天獵到的生肉,切成小塊,連同盆裡的水,放在竈台上燒,陶盆頂部也用燒制好的蓋子蓋起來,防止灰塵落入,也能夠讓鍋裡的溫度升高的更快。

    在看到這個竈台可以使用之後,張洪便帶着昨晚一直跟他燒制陶器的族人,繼續在旁邊挖了幾個竈台,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能夠同時供族人享用到美食。

     不一會兒,鍋的底部就泛起一個個小氣泡,不斷變大,透過鍋與鍋蓋的縫隙冒出水汽。

    直到這時,陶盆依舊沒有發現有漏水的迹象,張洪吩咐族人繼續添柴,被鋒利的石刀切成大小不一的肉塊在鍋中翻騰,揭開鍋蓋,鍋中飄滿了血沫和雜質,香氣在營地中彌漫,肉香把營地的人員全都吸引了過來。

     張洪不緊不慢地用兩根小木棍組成的筷子撇去鍋中的浮沫,之後夾起一塊肉放到嘴裡嘗了嘗。

    野豬肉被煮透,吃起來雖然還是有股豬騷味,但不像烤肉一樣堅硬難以撕咬,咀嚼起來很筋道。

     久違的感覺讓張洪差點哭出來,終于在這個時代,通過幾個月的努力找回了一些曾經在文明社會生活過的碎片。

    但光憑一鍋水煮肉還遠遠不夠,張洪暗暗下定決心,煮肉算什麼,未來他還要把野豬肉蒸着吃、炒着吃、紅燒着吃,勢必把各種烹饪手段都在這個時代給複刻出來。

     當然要實現這種生活,目前來說還是太過遙遠。

    遠的不說,光是食物的獲取就足夠張洪頭疼了。

    而要是他隻是跟着大部隊去打獵或者采集,去做一些具體的事情,那他腦中後世的思維和技巧就很難得到發揮。

    張洪也意識到這一點,在制作陶器的整個流程裡,他有意地讓部落裡頭腦比較好、年輕的族人參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之前制作陶器的過程以及前幾天晚上燒制陶器的時候,熊木就全程參與了張洪制陶器的全過程。

    在熊木看來,一團泥巴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處理之後變成陶器,本身就很神奇,這個過程對他的沖擊力太大,要不是知道眼前的陶器是怎樣來的,估計他當場就要給張洪跪下了,而如今看着盛滿肉湯的陶盆,熊木雙眼放光,仿佛意識到了什麼,恨不得立刻拉上熊土和熊石,去溪邊再挖一些泥土,再去制作一些陶器出來。

     張洪制止了熊木等人的主動請纓,陶器在這個時代的确是好東西,值得部落花大力氣去制作,但擺在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