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關燈
    嗯——?? 三平吓了一跳,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的女子,姿容秀麗,膚色白皙,穿着打扮雖然土了點,但舉止有度,端莊娴淑。

    一看就是個小家碧玉。

     花靈一臉壞笑着把嘴湊近他的耳邊,低聲揶揄道:“哎喲哎喲,大老爺又欠下風流債了喂,這輩子恐怕還不清了尼。

    看着很憨厚,其實是個花心大蘿蔔尼!” 三平哭笑不得,自己對這個趙月娥根本就不認識,談什麼丈夫妻子啊。

    不過街上人多,也不好細問。

    命人帶她回府再說。

     趙月娥跟着三平回到府裡,沐浴換衣,收拾一新,人樣子徹底顯露出來,比方才更顯秀麗動人,怪不得會被妓院老鸨買下,還有一定的資本。

    三平小心翼翼的盤問之下才知道,趙月娥就是當初師父給自己定的那門婚事,三平逃婚下山,趙月娥聽聞後不甘心,上一任丈夫自己還沒過門就死了,好端端的大姑娘弄了個寡婦的身份,如今又找一個,結果人家還逃婚,這樣的事傳出去自己還有臉活着?想到這一狠心。

    也收拾行李跑出家門來找三平。

    說什麼也要讓他跟自己成親。

    可一個沒出過門的小女子,又不知道三平去了哪裡,隻能一路走一路打聽,一晃幾年過去了,還是一無所獲。

    趙月娥已經徹底死心,想着京城人多地方大,再來這裡最後再努力一把,實在不行就回家,結果找活幹的時候被人販子騙進妓院。

    這才有了方才發生的事。

     三平聽完不勝唏噓,小小的弱女子能有這樣的膽色,着實讓人敬佩,如果當初自己要是見她一面,沒準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發生的一切了,真是造化弄人,天意無常啊。

    想到這點點頭,自己肯定是不會承認的,如果跟她公開自己的身份,反倒麻煩,自己心中已經有了心怡的人,跟趙月娥肯定是成不了一對兒,不如将錯就錯。

    過幾天找個借口把她送回老家,重新找個人嫁了,就當三平已死,有緣無分吧。

     宋國,皇帝趙匡胤的寝宮,趙匡義和趙普恭敬的坐在一旁,靜靜的看着大病初愈不久的趙匡胤。

    趙匡胤臉色憔悴,不過精神尚佳,陳抟的先天無極罡氣果然厲害,這次足足躺了将近半年才恢複,道魔相生相克,本無一定之規,還是自己修為不夠才會這樣,不過自己的天魔大法也不是吃素的,陳抟目前的情況比自己應該也好不了多少。

    想到這轉身對趙普說道:“派去蜀國的内應怎麼說?” 趙普點點頭:“陛下猜的沒錯,孟昶已經與李煜接上頭,定了一個什麼攻守同盟。

    北漢和遼國也派了使臣觀禮。

    ” 趙匡義不屑道:“朽木之國,垂死掙紮而已。

    所謂的結盟不過是給自己壯膽,由内而外腐爛的政權除了滅亡沒有任何路可以走。

    ” 趙匡胤看着意氣風發的二弟,心裡十分的滿意,自從陳橋兵變以來,他心中總有一個心結,自己能如此順利的奪得周國的江山,除了自己的功勞威望,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

    那就是世宗皇帝英年早逝,留下孤兒寡母。

    朝野上下沒有歸屬感。

    如果柴榮留下的是一個已經成年的兒子,那情況可能會截然不同。

    就算自己能夠成功,也必然會費一番周折。

    更或許自己可能根本就不會作亂也說不定。

    所以自從自己登基之後,母親杜太後曾經不止一次暗示過自己,考慮一下将來如果有那麼一天,将大位傳給二弟或許是個長遠的選擇,最起碼可以将趙家的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趙匡胤十分認真的考慮過母親的建議,所以從各個方面開始對二弟進行培養,自己的兒子都沒有封王,趙匡義卻先封大國,進位晉王,加開封府尹。

    可謂是大權在握,一人之下。

     趙匡胤看着趙匡義,眼神中透露出鼓勵神色,示意他接着往下說。

     趙匡義得意道:“如今我大宋兵強馬壯,國力日盛,朝局穩定,一統華夏乃是人心所向,陛下應順天應人,興兵讨伐不義之國,安黎民之心。

    ” 趙匡胤笑而不語,趙匡義接着說道:“我願統兵十萬渡長江天塹讨伐南唐,再派一員上将統兵十萬兵發漢中讨伐西蜀,兩國百姓苦暴政久矣,天兵一到必定箪食壺漿,迎接王者之師!” 趙匡胤連連點頭,又看了看趙普,趙普手拈須髯,想了想說道:“陛下,臣對晉王的話有些許不同意。

    ” 趙匡義滿臉不悅道:“哦?趙大人覺得我們不應該出兵讨伐他們?” “非也!非也!”趙普微微一笑:“我非常認得王爺的觀點,朽木之國,不如早除之,唐蜀兩國現在所恃者,無非天塹也,雄關漫道與長江。

    還是有差别的,我認為以我國的實力,并不能一舉攻伐兩國,應該先主後次,先打離我們最近的唐國,再次伐蜀。

    ” 趙匡胤在殿内來回踱步,思考良久後沉聲說道:“這樣吧,你們先回去,讓我考慮考慮。

    ” 趙匡義和趙普走後,趙匡胤依然思索,南唐朝廷與西蜀朝廷相差無幾,都是主昏臣庸的典範,隻不過蜀國有山川之險,南唐則有長江依仗,各有利弊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想着,内侍輕手輕腳走過來,給趙匡胤倒茶,趙匡胤一愣:“嗯?怎麼不是王繼恩伺候?” 内侍躬身答道:“啟奏陛下,王總管身體不适,這幾日是小臣值班。

    ” “哦,你叫什麼名字?我怎麼沒見過你?” 内侍笑道:“小臣李繼奂,平時都在敬事房當值,最近才調過來的。

    ” 趙匡胤靜靜的看着他,深邃的目光像是照進他的靈魂,李繼奂忙低下頭。

     “李繼奂!” “小臣在!” “朕問你,你覺得應該先打唐國呢,還是先打蜀國呢?” 李繼奂頭上的汗都下來了,顫聲說道:“這種事豈是小臣可以議論的?請陛下恕罪!” 趙匡胤一語不發,隻是靜靜的看着他,過了一會兒淡淡說道:“是朕讓你說的,你隻管說,恕你無罪!” 李繼奂滿臉通紅,猶豫半天道:“小臣沒什麼見識,不過趙普大人似乎說的有理。

    ” 趙匡胤微微一笑道:“是嗎?怎麼有理法?” 李繼奂見他笑了,頓時感覺輕松一點,也笑着說道:“趙大人說先打近的,我也這麼認為,呵呵呵!” 趙匡胤哈哈大笑:“好好!先打近的!就先打近的!” 宋國厲兵秣馬,準備攻打唐國的消息不胫而走,傳到唐國朝廷。

    李煜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急忙召集朝臣商議對策,三平作為知樞密事,也在應召之列。

     進了皇宮,李煜将密探的情報遞給衆人。

    遊簡言看了看說道:“其實不用看也知道,江北宋軍現在正大舉訓練水軍,觊觎之心昭然若揭。

    不過眼下正是梅雨季節,江水暴漲,此時宋國還不敢進兵,應立即下令江南指揮使林仁肇,加緊打造船隻,訓練士卒,陛下勿憂,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就是了。

    ” 查文輝眉頭緊鎖,宋國建國短短幾年,就東征西讨,大有一統華夏的架勢。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