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關燈
    世民想到很多政令竟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比如修路。

     他早就有修路的想法,那道路就像是國家的血脈,暢通無阻才能讓大唐繁榮昌盛。

     可無奈國庫的錢要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修路之事隻能一拖再拖。

     看到李世民的沉默,房玄齡也是開口打斷道:“陛下,我倒覺得太子是一代雄主。

    ”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種堅定的信念。

     李世民看着房玄齡笑了笑,那笑容中帶着一絲調侃。

     “怎麼,房愛卿?朕的兒子提高了官員的待遇,就是一代雄主了嗎?” 他有些哭笑不得。

     房玄齡認真地搖了搖頭。

     “非也,世家之禍,曆朝曆代帝王都視為頑疾,無法根除,就像附骨之疽一般,侵蝕着王朝的根基。

    ” “太子殿下有如此雄心,且有手段,若是能根除世家之禍,青史會記載太子的功績。

    ” “亂子還沒有開始,先不用着急,若是真的起了亂子,且再看太子殿下的手段。

    ” “若是雷霆手段解決,世家之禍說不定還真要在太子一朝解決,官員的空缺能被解決。

    ” “若新官員真有能力,且不出自世家,那麼朝堂就不會癱瘓,世家也就沒有那麼棘手了。

    ” 聽到房玄齡的話,李世民眼中也是精光一閃,仿佛看到了大唐輝煌的未來。

     “若是真的解決世家之禍,出現亂子也沒什麼。

    ” “承乾有句話說的對,天子,不是由官員推舉的。

    ” “兵強馬壯者才是天子。

    ” 朕很贊同承乾的觀點。

     “隻要朝堂不癱瘓,就是有些風波也是應該的。

    ” “世家要是敢做亂,那大不了朕就再當一回承乾的天策上将就是了。

    ” “玄齡,今晚召他們過來議事。

    ” “是,陛下!” 房玄齡領命而去...... 大明宮。

     這裡莊嚴肅穆,卻又透着一絲悲涼。

     李世民的靈柩就靜靜地擺放在此處,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靜止了。

     李承乾将周圍的太監宮女全部遣散,偌大的宮殿中,隻剩下他一人。

     他緩緩搬了一把椅子,那椅子發出輕微的摩擦聲,在這寂靜的大殿中顯得格外清晰。

     他默默坐在大殿之中,眼神中滿是複雜的情感。

     “父皇,好久不見了。

    ” 李承乾的話語在空蕩的大殿裡回蕩,那聲音帶着一絲顫抖,仿佛穿越了時空,帶着他對父皇深深的思念。

     他心中也不免沾染上了一絲悲傷之意,那悲傷如同潮水般湧來,淹沒了他的心。

     無論如何,棺中躺着的人是自己這一世的生父,是那個曾經在他心中無比高大、如神明般的存在。

     “父皇,承乾當上皇帝了,沒有殺青雀和長孫無忌,夠給您老人家面子了吧?” 李承乾的嘴角泛起一絲苦笑,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可能是因為我穿越過來的蝴蝶效應,你這一世竟然死的那麼早。

    ” “比曆史上早死了八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隻是單純因為寵愛青雀而已,并沒有其他的什麼想法。

    ” 他的聲音低沉,像是在和父親傾訴着心中的秘密。

     “青雀本性不壞,隻是容易受人蠱惑,父皇,你不知道,上一世李承乾造反,你也沒殺他,隻是将他貶為了庶民,所以我這個當大哥的也不殺青雀。

    ” “長孫無忌是你最好的兄弟,能有這個大唐,長孫無忌功不可沒,我也願意讓他安享晚年。

    ” “真的很難想象,我的父親是李世民。

    ” 李承乾的眼中泛起淚花,回憶如潮水般湧來,那些小時候父皇和母後對他的點點滴滴,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他的腦海中閃爍。

     “你身後之事兒子會處理好,但一切從簡,沒有鋪張浪費,國家現在需要發展,希望你能理解。

    ” “谥号兒子也給你準備好了。

    ” “和之前一樣。

    ” “文。

    ” “廟号唐太宗。

    ” “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 “兒子倒是覺得,文皇帝不如武皇帝來的霸氣,但誰讓文比武更加好呢?” “兒子能做的也隻有這些。

    ” 李承乾的話語有些哽咽,他強忍着淚水,試圖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

     說完,李承乾緩緩起身,轉身離去。

     他的腳步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上。

     走到大明宮門口時,李承乾的腳步停了下來。

    他微微擡頭,望向天空,眼神中滿是堅定。

     “朕必遠勝于曆代帝王!” 說完,他挺直了腰杆,帶着滿心的抱負,直直地離開了大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