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赏赐?
關燈
小
中
大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吉祥。
”下朝後,四爺借着商讨多羅使節的緣由,跟着康熙回到乾清宮。
“皇阿瑪,昨日,兒臣跟馬佳敦博聊了一番,打聽了一下外邦人在廣府的一些所作所為, 馬佳敦博自小跟随馬佳大人在外,然滿旗子弟的風骨依然,想必日後皇阿瑪又添一名為國為民的有用之臣。
” “從敦博口中所知,外邦人因宗教禮儀之異,顧忌在大清生存,行事還算收斂, 兒臣詳細分析了近幾年的情況,多羅使節此次初初到來,卻閉口不談來華的準确目的,兒臣認為不得不防。
” 康熙一直對于羅馬所出的數學家、醫生等人才好奇許久,羅馬教廷出的禁令若非觸及到朝廷最根本的利益,這多出一兩個教義并不會影響多少。
這次多羅使節的到來,是出使羅馬的好時機。
“你這小子,帶着人家閨女回門,反而考察起馬佳敦博來。
”康熙避開這個繼續讨論這個, 反而指了指四爺,帶着好似是對四爺考察馬佳敦博的不滿,為馬佳大人讨公道的意思。
但内心對于四爺将公事放于心上,時刻不忘讨論的态度是持認可的。
而且對于馬佳氏這一脈也有了一些了解。
“皇阿瑪,兒臣這也是想幫您分憂,您既然給了兒臣任務,兒臣必鞠躬盡瘁。
”四爺拱手讨饒, 心知按照皇阿瑪意向出使羅馬的态度,多羅是個關鍵人物,定要想出個萬全之策。
蘇培盛今日本是陪在四爺身邊的,就早上那一出,隻能讓張德來陪着四爺進宮了,張德來主要還是負責四爺在外的一些事務, 雖說分工不同,但肯定能時刻跟在主子爺身邊更得臉面些。
蘇培盛看到書房門口守着的張德來,牙癢癢的,扯出似笑非笑的嘴臉,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句:“這不是我們張哥哥嗎?今日怎麼還有空在這守着呢!” “勞蘇總管惦記了,這不是今日得了四爺的眼,點了奴才的名嘛。
”張德來也不客氣,就差沒直接點明想踩着蘇培盛上位了。
“呵,我這還要給主子爺回話,倒是你可要緊着這張皮。
”說着,蘇培盛便大聲向四爺行禮,請求進書房回話了。
“滾進來。
”書房内有些愠怒的聲音響起。
蘇培盛打了個抖擻,立馬碎步走進書房,生怕遲一秒這腦門上的東西就沒了。
四爺把玩着手中黃碧玺念珠,閉着眼養神,書房隻餘蘇培盛禀報的聲音, 蘇培盛将之前清鈴和福晉的争執,不添不少地一句句複述了出來,沒有偏袒任何一方。
這也是蘇培盛的精明之處,他自始至終知道自己隻有一個主子,就是四爺。
雖說蘇培盛也覺得清鈴在宮門門口得罪了福晉的行為太冒進了,但也隻是留在心裡自己嘀咕着。
書房中的檀香,在寂靜的書房内飄蕩,若不是蘇培盛還在,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主人家閉眼品香,靜享歲月。
四爺不信早上的兩個小丫鬟背後真的什麼人都沒有,倒是從此
”下朝後,四爺借着商讨多羅使節的緣由,跟着康熙回到乾清宮。
“皇阿瑪,昨日,兒臣跟馬佳敦博聊了一番,打聽了一下外邦人在廣府的一些所作所為, 馬佳敦博自小跟随馬佳大人在外,然滿旗子弟的風骨依然,想必日後皇阿瑪又添一名為國為民的有用之臣。
” “從敦博口中所知,外邦人因宗教禮儀之異,顧忌在大清生存,行事還算收斂, 兒臣詳細分析了近幾年的情況,多羅使節此次初初到來,卻閉口不談來華的準确目的,兒臣認為不得不防。
” 康熙一直對于羅馬所出的數學家、醫生等人才好奇許久,羅馬教廷出的禁令若非觸及到朝廷最根本的利益,這多出一兩個教義并不會影響多少。
這次多羅使節的到來,是出使羅馬的好時機。
“你這小子,帶着人家閨女回門,反而考察起馬佳敦博來。
”康熙避開這個繼續讨論這個, 反而指了指四爺,帶着好似是對四爺考察馬佳敦博的不滿,為馬佳大人讨公道的意思。
但内心對于四爺将公事放于心上,時刻不忘讨論的态度是持認可的。
而且對于馬佳氏這一脈也有了一些了解。
“皇阿瑪,兒臣這也是想幫您分憂,您既然給了兒臣任務,兒臣必鞠躬盡瘁。
”四爺拱手讨饒, 心知按照皇阿瑪意向出使羅馬的态度,多羅是個關鍵人物,定要想出個萬全之策。
蘇培盛今日本是陪在四爺身邊的,就早上那一出,隻能讓張德來陪着四爺進宮了,張德來主要還是負責四爺在外的一些事務, 雖說分工不同,但肯定能時刻跟在主子爺身邊更得臉面些。
蘇培盛看到書房門口守着的張德來,牙癢癢的,扯出似笑非笑的嘴臉,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句:“這不是我們張哥哥嗎?今日怎麼還有空在這守着呢!” “勞蘇總管惦記了,這不是今日得了四爺的眼,點了奴才的名嘛。
”張德來也不客氣,就差沒直接點明想踩着蘇培盛上位了。
“呵,我這還要給主子爺回話,倒是你可要緊着這張皮。
”說着,蘇培盛便大聲向四爺行禮,請求進書房回話了。
“滾進來。
”書房内有些愠怒的聲音響起。
蘇培盛打了個抖擻,立馬碎步走進書房,生怕遲一秒這腦門上的東西就沒了。
四爺把玩着手中黃碧玺念珠,閉着眼養神,書房隻餘蘇培盛禀報的聲音, 蘇培盛将之前清鈴和福晉的争執,不添不少地一句句複述了出來,沒有偏袒任何一方。
這也是蘇培盛的精明之處,他自始至終知道自己隻有一個主子,就是四爺。
雖說蘇培盛也覺得清鈴在宮門門口得罪了福晉的行為太冒進了,但也隻是留在心裡自己嘀咕着。
書房中的檀香,在寂靜的書房内飄蕩,若不是蘇培盛還在,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主人家閉眼品香,靜享歲月。
四爺不信早上的兩個小丫鬟背後真的什麼人都沒有,倒是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