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乱局伊始

關燈
    宴澧在一旁有些于心不忍,有心想替宴霜說兩句好話,可一看宴淩在氣頭上,頓時打消了念頭,隻說道:“六弟還病着呢,先讓他吃藥吧。

    ” 宴淩看着宴霜,眼中閃過失望,站起身朝門口走去,臨出門時說道:“我言盡于此,你好好想想。

    ” 宴淩走後,宴澧将食盒裡的飯菜端出來,又将一碗藥水端給宴霜,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六弟,你還病着,先吃飯喝藥,那個戲班的事,反正想管也管不了,就放一邊吧。

    ” 宴霜擡頭看一眼宴澧,知道他說的是實話,苦笑一聲,低聲道:“我和慕姑娘不會有交集,隻是難得遇到一個談得來的人,忽然間失去,難免會難過,讓額娘和兩位哥哥擔心了。

    ” 宴澧聳聳肩,說道:“還算你小子有良心,四哥的話雖然不中聽,但是為了你好,身為貝勒府的貝子爺,很多時候身不由己。

    ” 宴霜詫異地看着宴澧,沒想到他會說出這樣的話。

     在宴霜看來,整個貝勒府最沒心沒肺,活得最肆意潇灑的人就是宴澧,有額娘疼有哥哥寵,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隻做一個閑散安樂的爵爺。

    可是,他卻說自己也有身不由己,力所不能及的時候,或許在這個府裡,并沒有真正肆意生活的人。

     宴澧離開後,宴霜想了很多,他不清楚自己對慕幽笛到底是什麼樣的感情。

    他是貝勒府的貝子,是爵爺,卻沒爹疼沒娘愛,處處謹慎,事事小心,沒有朋友知己,沒有人真正關心他想要什麼。

     在貝勒府,他能相信的就隻有自己。

    可這時,慕幽笛出現了,她很突然地闖入他的世界,讓他可以偶爾敞開心扉,吐露一些真實想法,說出自己内心的渴望。

     他以為自己從此擁有一個可以長久陪伴的知己,可是,她的出現如此短暫就要永遠消失了,他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态,但是知己的口子一旦打開,那份貪戀的心就收不住。

     宴霜看着窗外的月色,雲遮霧繞,朦朦胧胧,就像此刻他的心思,看不清,摸不透。

     幾天後,由于人證物證确鑿,常興苑戲班衆人最終被定罪裁決,班主慕成則被處以死刑,擇日行刑,其他戲班成員或流放或充軍。

    短短時日,曾經風光鼎盛的京城第一戲班,就這樣凄慘落幕。

     宴霜收到消息的時候,将自己反鎖在房中,宴淩和宴澧來找他出去散心,他也推辭不去。

    他将那些洋故事書拿出來,把書一本本扔進火盆裡,付之一炬,仿佛葬送了原來的自己。

     1911年,宣統三年。

     天災人禍頻發,百姓生計難以為繼,全國各地起義不斷。

    立憲派卷土重來,朝廷被迫成立内閣,滿漢官員間的不平等沖突越來越尖銳,面對内外困局,朝廷卻束手無策。

     革命黨人在南方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并集結大軍準備北伐,讨伐昏庸無能的清政府。

    與此同時,全國各省也相繼宣布獨立,成立各自的軍政機構,紛紛加入北伐大軍之中。

     朝廷此時就像個隻有頭顱,沒有身軀和四肢的怪物,虛弱而衰老,在凄風冷雨中搖搖欲墜,随時可能被撲殺,但朝廷裡的人們,還醉生夢死在黨争權力的角逐中...... 貝勒府裡一如往昔,宴霜與其他側室子一大早去給嫡福晉請安,然後再去教習室聽教習先生授課。

    一切看似沒有改變,卻又在悄悄地變化着。

     宴霜變得沉默寡言,在府裡更加謹言慎行。

    他不再偷溜出府聽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