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家里的安排

關燈
    ,他漸漸找到了感覺。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寫出來的字雖說不上好看,卻也方方正正,透着一股認真勁兒。

     終于寫完最後一個字,柳雲舒長舒一口氣,輕輕吹幹紙上的墨迹,小心翼翼地将紙張疊好。

    他想着,明天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做出美味的雞蛋灌餅,為這個家開啟新的希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柳雲舒坐在桌前,一手托腮,對着那張記錄做法的紙犯愁。

    雞蛋灌餅和煎餅裡用到的番茄醬、沙拉醬、火腿腸,在這古代農村根本找不到。

    他擰着眉頭冥思苦想,目光在屋内來回掃視,突然靈機一動。

     家裡有自己曬的甜面醬,鹹香中帶着微微的甜,雖說比不上番茄醬的酸甜濃郁,可用來調味,鹹鮮的口感也能為餅增色不少。

    至于沙拉醬,柳雲舒打算用家裡的芝麻醬代替,醇厚的芝麻香氣,或許能帶來别樣的風味。

     火腿腸沒有,那就用自家腌制的臘肉代替。

    把臘肉切成薄片,在鍋裡煎得微微焦黃,油脂被逼出,香味四溢,口感肯定比火腿腸更有嚼勁。

     柳雲舒将這些替代食材一一寫在紙上,又在旁邊仔細備注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滿心期待明天和父母一起做出的雞蛋灌餅和煎餅,能得到家人和未來顧客的認可。

     次日清晨,陽光剛透過窗戶灑進屋内,柳雲舒一家便忙碌起來。

    柳雲舒緊盯着紙上的步驟,像個小大人般指揮着:“爹,面和水按這個比例來,慢慢攪,别着急。

    ”柳六喜依言,将面粉緩緩倒入水中,手腕不停攪拌,不一會兒,面絮就變成了光滑的面團。

     柳趙氏則在一旁準備着餡料,切着腌制好的臘肉,濃郁的肉香彌漫開來。

    柳雲舒拿起筷子,将芝麻醬和甜面醬混合,又撒上些許蔥花、蒜末,攪拌均勻,調制出獨特的醬料。

     一家人分工明确,有條不紊。

    柳六喜負責烙餅,當薄餅在熱鍋中慢慢鼓起,柳雲舒趕忙遞上雞蛋液,看着蛋液緩緩流入餅中,他的眼睛裡滿是期待。

     幾個時辰過去,熱氣騰騰的雞蛋灌餅和煎餅擺滿了一桌。

    金黃酥脆的外皮,裹着噴香的臘肉、清爽的生菜,再加上獨特的醬料,香氣撲鼻。

    柳雲舒拿起一個,咬了一大口,嘴角沾滿醬料,含糊不清地說:“太好吃啦!和現代的味道差不多!”柳六喜和柳趙氏也嘗了嘗,相視一笑,眼中滿是欣慰與希望,看來這生意有搞頭。

     忙活了一上午,柳雲舒滿心歡喜,可很快就意識到現實問題:自己要上課,沒辦法跟着父母去鎮上擺攤。

    柳雲舒皺着眉頭,一臉無奈地對父母說:“爹,娘,我要去學堂念書,沒辦法幫你們出攤了。

    ” 柳六喜笑着摸了摸他的頭,安慰道:“傻孩子,你能想出這麼好的主意,幫了大忙了。

    擺攤的事兒,我和你娘能行。

    ”柳趙氏也在一旁點頭:“是啊,隻要你好好讀書,我們再辛苦都值得。

    ” 柳雲舒雖有些失落,但還是打起精神,認真地說:“那我在家幫你們把準備工作做好,把面糊調好,餡料切好,這樣你們出攤就輕松些。

    ” 從那以後,每天天還沒亮,柳雲舒就起床幫着父母準備食材。

    他手腳麻利地調面糊、切臘肉,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等父母出攤後,他才背着書包去學堂。

    柳雲舒心裡明白,雖然自己不能在攤位上幫忙,但隻要好好學習,就是給這個家最大的支持,一家人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着。

     十來天的時間轉瞬即逝,柳六喜和柳趙氏的攤位前,每天都排着長隊。

    銅闆的碰撞聲,顧客的誇贊聲,聲聲入耳,讓這對夫妻忙得不亦樂乎,也笑得合不攏嘴。

     “老闆,再來兩個雞蛋灌餅,多放點醬!”一位老顧客熟稔地喊道。

    柳六喜一邊應着,一邊手腳麻利地攤餅、灌蛋、刷醬,動作行雲流水。

    柳趙氏則在一旁打包,笑着回應:“好嘞,您稍等!” 眼熱于這火爆生意,街上不少人動起了模仿的心思。

    很快,相似的攤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可不管他們怎麼調配,那味道始終差了幾分。

     “怪了,這配料都一樣,咋做出來就不是那味兒呢?”一位同行皺着眉頭,滿臉疑惑地嘟囔着。

     其實,這其中的奧秘就藏在柳雲舒調制的醬料裡。

    作為穿越者,柳雲舒熟知現代的調味技巧,他調配的醬料,香料比例獨特,還融入了一些新穎的搭配方法。

    每次出攤前,柳雲舒都會在家精心準備好醬料,嚴嚴實實地封存在罐子裡,父母隻需按他教的方法使用就行。

    正因如此,旁人就算拿到配料單,也無法複刻出這獨特的美味,柳家的口碑自然穩穩地碾壓同行。

     喜歡回到古代過日子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