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准备过年

關燈
    橋頭就在河邊,人來人往不少,大家搶救急時,附近學校組織了三十多位師生前往滅火,主要從河中取水,用人工傳遞,通過接一-力的方式将水遞上房頂,十多分鐘,火勢得到控制,最終熄滅。

    這件事引起公社領導高度重視,當晚召開廣播會,在搞好農業生産的同時,一定要防火防盜,進出關好門,熏臘肉一定專人看管,人走火滅,不要懶,一懶就容易出問題。

    快要過春節了,安全第一重要。

    還有就是田間管理,小麥油菜施追肥,除菜,争取來年大豐收……林林總總一大堆内容,現在口号少了,務實的多了,假大空少了,關心老百姓的多了。

    一切都在發生變化。

     臘月初八後,已經開啟新年模式,有那麼一點點過年的味道,年味有了,小孩小孩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熏好的臘肉高高挂起,随時可以食用,這時農村,一到臘月,到處是臘肉的香味,太平壩,李家壩,習家壩,壩壩飄肉香,曾家溝,謝家溝,溝溝過年忙,有的磨豆腐,做挂面,碾大米,為過年做準備。

     最忙的是裁縫店,人滿為患,大家憑布票每人可買六尺布,剛好一套衣服,顔色這個時候還不多,灰色,藍色,統一天下,但大城市的衣服确實漂亮,比如上海,廣州這些地方,從外面回來的人衣服穿得非常洋氣,和電影中的衣眼一樣漂亮,特别是童裝,在農村人看來就是奇裝異服。

    班裡有些同學穿的衣服已經有了城裡的樣式,他們父母有的遠在上海,北京,成都工作,從外面買回來的衣服特别新奇,讓同學們羨慕不已!讓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就感知,大城市應該很漂亮,雖說己進入1980年,但農村還是老樣,日出而作做日落而息,課本中也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見識,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過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橫道線,紅燈停,綠燈行,黃燈閃閃等一等。

    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這好像是天方夜譚,當時的汽車都非常少見,不說紅綠燈,整個縣城20年以後才有了交通燈,第一盞交通燈,發展速度真的緩慢。

    很多人隻有靠走出去,一是增長見識,二是增加收入。

    那個時候來說,外出打工收入稍微高一點。

    如果在家裡種莊稼,隻能填飽肚子,經濟基礎一點沒有,與兩千年前,沒有任何區别,隻是多了化肥,和一些金屬工具,用牛耕田還沒有改變,們吃米吃面使用上了機械化,其他的一點沒變。

     大強他們又從陝西回來了,這次變化比較大,他在那裡承包了一個磚瓦廠,手下有十多個工人,人每個月能掙上三四十塊錢,想每個月将近80塊,比其他人高一點,一年到頭有1000塊錢收入,對當時的農村人來說,這已經是巨款了,上面去的人燒磚燒瓦,技術比當地人先進,幹活能吃苦耐勞,而且工作速度快,效率高,受到當地人歡迎。

    大強老婆在家裡勤勤懇懇的幹活,每月能按時收到彙款,聽與他一起出去的人傳言,大強好象和高山村的楊二嫂走得很近,甚至有人說同床共枕,這些當然屬于八卦,大強和他老婆的關系一直很穩,恩愛如初,有些話就當茶餘飯後淡資,添飯沒來趁口空。

     但與大強回來的人都穿翻毛大衣,有那麼一點高收入的感覺,至少經濟不差。

    時間過得真快,又要放寒假了,李老師布置了家庭作業,現在己經有寒假生活印刷本了,同學們可以認真系統的複習在校時的課程。

     喜歡金色華年請大家收藏:()金色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