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大燕,绝不降赵!
關燈
小
中
大
燕炎早就知道自家那個老頭子不是好人,但他是真沒想到...這老頭子怎麼連個人都不是了?
他在發現趙國的陰謀之後,幾乎是千裡奔襲跑回了老頭子的身邊,将這件事情告訴老頭子。
他心疼自己的這個兒子就算了,怎麼..怎麼還直接給自己送出去了? 最要命的是熊廷弼看着燕炎,看了很久很久這才說了一句。
“當初老夫也不同意求援胡人,但想要說服魏國出兵攻打趙國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質子就成為了最後一道手段。
最開始的時候陛下也在猶豫要送哪位皇子前往以防萬一。
為此還鬧了不少事情....” “所以呢?” “然後殿下不是就回來了麼?”熊廷弼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樣,“殿下回來之前王都之中可是熱鬧非凡。
如今殿下回來了,所有問題仿佛一瞬間就解決了。
” “.....”燕炎看着這麼一副模樣的熊廷弼,一時間竟然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才好了。
他隻是覺得這一次自己回到王都之後,好像一切都沒有變化,但是好像一切都有了變化...有了一種自己都不知道的變化! 不過這些事情已經不是他現在應該思考的事情了,他真正要做的還是勸說魏國出兵攻趙!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燕炎已經從最開始的那個等着燕國覆滅自己跑到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隐居的閑散王爺。
開始慢慢的關心起來了家國大事。
而且還開始為這件事情而努力。
熊廷弼的性格倔強,但燕洵既然讓熊廷弼前來做這件事情,自然也有他的原因。
其中就有熊廷弼倔強之餘,也是胸懷大略,加上本身頗有些許名望,在魏國這種看重名望的地方也是比較吃得開的。
自從進入了魏國境内之後,熊廷弼就一直沒有停下來自己的動作,不斷聯系各個權貴,還買通了不少商人,讓他們宣揚燕國所能夠帶來的利益。
最後,熊廷弼才進入了大魏的皇宮之中,親自面見了魏國的國君王莽... 在面對王莽這位魏國國君的時候,熊廷弼也沒有讓燕炎失望。
他并沒有直接将自己這位皇子送出去當一名質子,然後請求王莽出兵攻打趙國。
反而,他就沒把自己這個皇子當一回事兒。
從一見面開始,熊廷弼就不斷的宣揚一件事情,那就是趙與明之間對于魏國的重要和威脅。
“明于夾縫之中生存,東有強魏,西有悍秦,兩相夾擊之下本就沒有幾分活路可言。
若是覆滅于明,則魏國必将面對同樣強大的秦。
縱然強如魏國,在面對名将輩出的秦國,恐怕也同樣不會太過于輕松。
秦君麾下名将白起,王翦,司馬錯等人哪一個不是當世名将,魏君麾下當然也有不遜色于他們的大将。
但若是長期與秦國交鋒,不但會折損兵馬,消耗國力,也會給旁人可乘之機。
反觀趙國雖然國力強于明,但遠不如魏,雖有騎兵強悍,但寡于糧草。
兵馬數量,甲胄精良也不如魏國富饒。
常年對壘,趙國屢敗于魏,可
他心疼自己的這個兒子就算了,怎麼..怎麼還直接給自己送出去了? 最要命的是熊廷弼看着燕炎,看了很久很久這才說了一句。
“當初老夫也不同意求援胡人,但想要說服魏國出兵攻打趙國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質子就成為了最後一道手段。
最開始的時候陛下也在猶豫要送哪位皇子前往以防萬一。
為此還鬧了不少事情....” “所以呢?” “然後殿下不是就回來了麼?”熊廷弼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樣,“殿下回來之前王都之中可是熱鬧非凡。
如今殿下回來了,所有問題仿佛一瞬間就解決了。
” “.....”燕炎看着這麼一副模樣的熊廷弼,一時間竟然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才好了。
他隻是覺得這一次自己回到王都之後,好像一切都沒有變化,但是好像一切都有了變化...有了一種自己都不知道的變化! 不過這些事情已經不是他現在應該思考的事情了,他真正要做的還是勸說魏國出兵攻趙!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燕炎已經從最開始的那個等着燕國覆滅自己跑到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隐居的閑散王爺。
開始慢慢的關心起來了家國大事。
而且還開始為這件事情而努力。
熊廷弼的性格倔強,但燕洵既然讓熊廷弼前來做這件事情,自然也有他的原因。
其中就有熊廷弼倔強之餘,也是胸懷大略,加上本身頗有些許名望,在魏國這種看重名望的地方也是比較吃得開的。
自從進入了魏國境内之後,熊廷弼就一直沒有停下來自己的動作,不斷聯系各個權貴,還買通了不少商人,讓他們宣揚燕國所能夠帶來的利益。
最後,熊廷弼才進入了大魏的皇宮之中,親自面見了魏國的國君王莽... 在面對王莽這位魏國國君的時候,熊廷弼也沒有讓燕炎失望。
他并沒有直接将自己這位皇子送出去當一名質子,然後請求王莽出兵攻打趙國。
反而,他就沒把自己這個皇子當一回事兒。
從一見面開始,熊廷弼就不斷的宣揚一件事情,那就是趙與明之間對于魏國的重要和威脅。
“明于夾縫之中生存,東有強魏,西有悍秦,兩相夾擊之下本就沒有幾分活路可言。
若是覆滅于明,則魏國必将面對同樣強大的秦。
縱然強如魏國,在面對名将輩出的秦國,恐怕也同樣不會太過于輕松。
秦君麾下名将白起,王翦,司馬錯等人哪一個不是當世名将,魏君麾下當然也有不遜色于他們的大将。
但若是長期與秦國交鋒,不但會折損兵馬,消耗國力,也會給旁人可乘之機。
反觀趙國雖然國力強于明,但遠不如魏,雖有騎兵強悍,但寡于糧草。
兵馬數量,甲胄精良也不如魏國富饒。
常年對壘,趙國屢敗于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