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浅谈我们在人才培养上的吝啬

關燈
    能夠完整的回到自己的隊伍中來,根本不在乎他的身體是一個整體,我們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即使不回到我們中間,也是可以在别處閃閃發光,我們也是與有榮焉的。

     不,我們絕不能不能接受這“荒謬的理論”,我們不能接受我們輸送的營養,卻在别處開出了花朵,所以我們才能一邊聲稱是跟随者,另一方面卻開口就說出無比世俗的愚昧之語來! 過去常聽到匪夷所思、又理直氣壯的話,現在也還能聽到:憑什麼把咱們群體的錢拿給他?他畢業了還不一定去那裡呢?這不是浪費咱們的錢嗎? 或者,群體出資比例不足學費的三分之一,就趾高氣昂地認為自己為培養人才盡心盡力了。

    這時如果這人去别處就職了,沒有留下來,就會有人就到處說人家的不是,說自己辛辛苦苦培養了一番,又跑了,以後再也不培養了雲雲....... 唉,因為我們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吝啬,所以,許多人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去進修時的第一個難題便是,學費生活費從那裡來? 能從那裡來呢?要麼吃軟飯,由妻子養着,要麼啃老,一把年紀了還得厚着臉皮跟爹媽要錢,要麼當一個靠着信心吃百家飯的“孤兒”。

     這種情況下,日子就相當的拮據難過了。

     圖片 有多拮據呢? 讀書時,有一天偶然與一個同學聊起生活費。

    我問她一個月花多少,她說一個月兩百,這回答當時就震驚到我了,瞠目結舌,蒼涼感無法抑制的升起。

    那可是已經2018年了呀,想我每月兩百生活費還是在十幾年前的高中時代了,即使在小縣城,也是捉襟見肘的,何況這是在一線城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問她是怎麼做到的,她說自己每天吃飯就隻花5-6塊,早餐1.5,午餐2塊,晚餐有時1.5,有時兩塊,有時還會拿家裡帶來的鹹菜當佐餐。

    我們學校的飯菜确實便宜,但僅限于素菜,肉菜其實與校外無異,這就是說,她幾乎一個月也不吃什麼肉菜,隻吃素。

    這樣每月飯前150,剩下50當其他日用品的花銷。

     我呢?則有感于已經大學畢業,實在不好意思再向家裡要錢,可是又實實在在的需要花錢。

    就隻好靠着他了。

     日子其實過得可以,但比較考驗心理承受能力。

    因為有時生活費會“延時發放”,所以那段時間,最艱難的時候,真的是身無分文。

     圖片 讀書時期所經曆的艱難與恩典,讓我決定,畢業後一定要把這份恩典傳遞出去,也剛剛好,畢業那年,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去讀,因此就每月支持她直到畢業。

     當然,很多人會說,他們經曆的這些,最終都會成為他們的寶貴财富,會帶給他們更大的成長,更加懂得依靠他。

    這話聽起來沒錯,但實際上卻是既沒有公義又沒有憐憫。

     我們探讨的是在培養人才這件事情上的吝啬與不足,吝啬就是吝啬,不足就是不義,需要的是痛心疾首的悔改,坦然無懼的改正。

    而不是硬着心腸說,我們的吝啬與不義成功地促進了别人的經曆與成長! 這話,無異于在說,我們可以作惡以成善! 所以,我們可以放膽作惡,讓恩典顯得更多嗎? 喜歡季鳳文牧師二請大家收藏:()季鳳文牧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