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關燈
    日後再也不能與阿耶相見了,也無法在阿耶膝前盡孝,為您養老了!” 說着,她的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李道宗兩行濁淚順着臉頰流了下來,他顫抖着雙手,緊緊地拉住了李雪雁的雙手:“雁兒,是阿耶沒用啊,阿耶貴為江夏王,卻連自己的女兒都護不住啊!” 李雪雁強忍着淚水,顫抖地說道:“阿耶,我不怪你,這是陛下的意思,我知道阿耶你也沒有辦法。

    雪雁既然是李唐宗室之女,已經享受了李唐宗室的特權,如今為了我大唐邊境安穩,女兒願意和親!” “女兒!我的乖女兒!父王舍不得你啊!” 李道宗再也忍不住,無奈地哭喊着,那哭聲中充滿了不舍。

     “父王親自送你去吐蕃,路上若是反悔,父王直接帶着你走!” 李道宗的話語中透露出無比的堅定,他像是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李雪雁聽到李道宗的話,淚水如決堤一般湧出:“父王......” ...... “王爺,吐蕃使者祿東贊已經在王府門口等候了。

    ” 一名侍從在門外恭敬地禀報。

     李道宗深吸一口氣,努力收了一下眼淚,強作鎮定地回應道:“知道了,讓他等着。

    ” “是!王爺!可是吐蕃使者那裡說,讓王爺快一些,思念之情可以路上再續!” 侍從繼續說道。

     聽到這話,李道宗的拳頭不由得攥緊,骨節泛白,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怒火。

     但他知道,此時不能沖動,不能當這個破壞兩國友誼的罪人。

     他緊緊握着的拳頭漸漸松了開來,還是選擇了妥協,咬着牙說道:“知道了!”為了大唐的安定,他隻能忍下這口氣。

     “來,乖女兒,阿耶護着你出發!” 李道宗轉身,溫柔地對李雪雁說道。

     李雪雁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滿是感動:“多謝父王,有父王的陪伴,女兒安心多了!” 江夏王府門口,吐蕃使臣的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地排了一條街。

     吐蕃大相祿東贊騎在高頭大馬上,頭戴華麗的帽子,身着色彩鮮豔的吐蕃服飾,在隊伍最前方,神色得意地等待着文成公主駕臨。

     随着李道宗帶着自己的女兒從王府大門緩緩走出,整個迎親隊頓時敲鑼打鼓,鑼鼓聲震耳欲聾,熱鬧非凡。

     看着這隆重的接親隊伍,李道宗眼中的陰郁才稍微少了一些。

     祿東贊下馬,恭敬地走向李道宗和文成公主:“江夏王,還請送文成公主入轎。

    ” 李道宗神色不自然地點了點頭,他的目光始終停留在女兒身上,眼神中充滿了不舍。

     他輕輕拉着女兒的手,一步一步地送她上了迎親隊伍的轎子。

     祿東贊滿意地點了點頭:“這一路上舟車勞頓,怕是要麻煩王爺了。

    ” 李道宗沒有答複,他隻是默默地招了招手。

    王府中一隊千人的精兵迅速從王府中有序地走出,他們個個披甲,手持兵器,氣勢不凡。

     “王爺,你這是?” 祿東贊有些不解地皺起眉頭,眼中閃過警惕。

     李道宗看了祿東贊一眼,冷冷地說道:“路途遙遠,我怕路上不安全。

    ” 祿東贊眯着眼睛,盯着李道宗,語氣強硬地說道:“王爺,人太多了,最多兩百人,沒得商量!”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神色。

     看着祿東贊的眼神,李道宗隻覺得心中一陣窩火,他恨不得現在就下令讓士兵把這些吐蕃人趕出去。

     但他不能,他不能讓自己成為破壞兩國和平的罪人。

     他緊握的拳頭松了開來,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還是選擇了妥協:“兩百人就兩百人。

    ” 然後他轉頭對身後的士兵喊道:“兩百人與本王同去,其餘人回王府!” “是!王爺!” 士兵們齊聲回應。

     接親車隊再次啟程,浩浩蕩蕩地朝着長安城門出發。

     祿東贊心中也有些緊張,他時不時地環顧四周,生怕發生什麼意外。

     隻要出了長安城,就再也沒有人能夠阻礙他們的隊伍了。

     想到這裡,祿東贊心裡一松,他心想,李世民都同意的事情,這件事已經是闆上釘釘了。

    大唐不會那麼不顧及臉面阻攔隊伍的。

     他覺得自己可能是有些多疑了,于是徹底放松下來,昂首挺胸地騎着馬朝着城門走去。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長安城的士兵明顯的多了起來,他們在街道上巡邏,眼神時刻警惕地注視着周圍的一切。

     長安城内熱鬧非凡。

     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想要一睹文成公主的風采。

     文成公主身着華麗的服飾,頭戴精美的配飾,儀态端莊地坐在華麗的車辇中。

     送親隊伍綿延數裡,場面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