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恰逢瑣事01
關燈
小
中
大
第44章恰逢瑣事01
馮娘子此刻身量還未顯,她撫着自己尚平坦的小腹,說是問話,卻更像是陳情:“楊大人,我入宮多年,一直未曾有孕,也是我自己不敢有孕。
” 楊崇信無功無過地應答:“馮娘子何出此言?娘子金嬌玉貴,若是有孕,阖宮上下必定為娘子妥帖打理,無須娘子分心。
” 馮娘子卻無力地笑了:“我母親當年,正因為生我弟弟,胎大難産,最後弟弟存活下來,我母親卻離世了。
那時候我已經九歲,我是親眼看着我母親離開的。
” 她停頓下來,眼睛注視着自己所坐幾塌上放置的圓枕,“所以我很害怕誕育子嗣的過程,很害怕自己也會同母親一般。
可是若我一直沒有子嗣,便是……” 她沒有說下去。
如果一直不生育子嗣,或許現在年輕貌美,可獲得君主憐愛,但是沒有子嗣便地位不穩,那她的家族将她送入皇宮的目的就達不到了,大娘娘也無法保她。
所以她必須有自己的孩子,必須平安将孩子生下來,才能在高牆深圍的後宮生活下去。
楊崇信說的話仍舊挑不出岔子:“馮娘子勿憂,娘子年輕,身強體健,這一胎必能順利生育。
” 馮合容搖了搖頭:“大人不必安慰我。
大家都這麽說,可我隻是自己害怕,控制不住的害怕。
楊大人,若我臨産那日,也遇到胎大難産,大人到時候會救我的性命嗎?” “下官的家鄉應天府宋州,有一名叫張小娘子的民間醫者,她曾說:‘醫家治病人,就該将所有人一視同仁,不該做讓何人活命、何人去死的選擇。
在任何時候都不該。
若做了選擇,那就不是醫家,是催命的閻王了。
’” 馮合容轉過頭,含情脈脈般憂傷地看着他。
楊崇信不敢與她對視,隻低頭說話:“張小娘子還說:‘生産應是迎接新的生命降臨,而不是以産婦的性命,一命換一命。
’這句話一直萦繞在下官心中,久久不散。
馮娘子問下官,若他日娘子如果遇到這般情形,下官該如何。
那下官的回答也是:生産應是迎接新的生命降臨,而不是以産婦的性命,一命換一命。
” 馮合容低下頭,輕盈的淚落在她的衣擺上。
她未曾以絲帕拂去,半晌後卻擡起眼,極其明媚地向楊崇信笑說:“楊大人,多謝你。
容兒這一胎,與自身性命,就托付于你了。
” 嘴上對答如流,楊崇信心裏卻忽然有些慌亂,連忙站起身,退了兩步低頭作揖。
“馮娘子言重,下官自當盡心竭力侍奉。
” 說罷,他畢恭畢敬地退出了門,女官送他出秾華宮時,遞給他一錠金子。
* 這個年節過得極匆忙。
因為張家二姑娘張惠雲,要在年節之前出嫁。
張家的女眷們都在為這一天欣喜地做準備,采買各式嫁妝物品。
直到許家要來接親的這一天,天已經冷了,張惠雲坐在房裏由女使為她梳妝,心裏卻是熱乎的。
“二姐姐,姐夫好文采,做了催妝詩呢!”張善雲坐在房裏,喜笑顏開地對自家姐姐說。
惠雲正在由女使幫忙梳頭,頭不能動,隻是移過視線看着妹妹問:“那催妝詩如何?你說來聽聽。
” “姐夫說:初雪暖陽應時好,明苑今日車馬盛。
若說天真幾時晴,但聽春色透窗來。
” 惠雲輕輕一笑:“也就你,好糊弄。
” 張善雲湊近了一些,聲音放低了:“二姐姐,娘叫我來和你說:去了許家,嫁妝單子自己要收好,嫁妝也不要随意拿出來補貼婆家。
若是官人哪裏做的不如意,莫要着急生氣。
如果實在生氣,就到家裏來,和我們說,我們給你出頭,幫你罵他。
” 張惠雲想笑,卻笑出了眼淚,“娘幹什麽叫你來和我說這個。
” 張善雲道:“娘說,等會兒你要出門時,得說一番叫你孝敬公婆、相夫教子的場面話,這些話不好在堂面上拿來說。
但是一時想到了,就一定要囑咐你t,便讓我來說了,怕現在不說,就給忘了。
” “好,我知道了。
”張惠雲眼裏心裏都是幸福的暖意,身後的女使問禪也是不住地笑。
* 這個年節很快就在忙碌中度過了。
過完年便是開春,家裏又多了一件好事:衙門裏人手不夠,需要招一些差役,堂哥張升煦尋了這份差事,可以去衙門當差了。
這天一早,一家人正在飯廳吃飯,飯桌上坐着高淑英、張嬌雲、張善雲、張升煦、順姐兒和婉姐兒。
大嫂王巧平在房間裏吃,馬秀姑在房裏陪她。
大哥張升煦昨晚沒有歸家,睡在了衙門裏。
高嬸嬸飲了一口煎茶,放下茶盞,看着張升煦叮囑道:“這份差事一定要好好幹,在衙門裏要叫你堂哥為張大人。
要勤勉上進,不可以堂弟自居而推诿差事,知道嗎?” 張升煦點頭稱明白,然後悶頭吃飯。
今日因着家裏的哥兒要去衙門當差,所以廚房一早便燒了不少好菜,有蘑菇煨雞、珍珠團子、蝦餅、茶葉蛋,還煮了糯糯的粳米粥。
嬌雲直說:“往常善娘每天都要去醫館,也不見家裏燒這麽多好菜。
哥哥,你可別辜負了這一餐雞鴨魚肉啊。
” 張升煦瞪她一眼:“就你話多,快吃。
” 幾人吃完了早飯,張善雲擱下碗盞站起身,問禪為她取來診箱。
二人離開之前,善雲問:“堂哥要去衙門,
” 楊崇信無功無過地應答:“馮娘子何出此言?娘子金嬌玉貴,若是有孕,阖宮上下必定為娘子妥帖打理,無須娘子分心。
” 馮娘子卻無力地笑了:“我母親當年,正因為生我弟弟,胎大難産,最後弟弟存活下來,我母親卻離世了。
那時候我已經九歲,我是親眼看着我母親離開的。
” 她停頓下來,眼睛注視着自己所坐幾塌上放置的圓枕,“所以我很害怕誕育子嗣的過程,很害怕自己也會同母親一般。
可是若我一直沒有子嗣,便是……” 她沒有說下去。
如果一直不生育子嗣,或許現在年輕貌美,可獲得君主憐愛,但是沒有子嗣便地位不穩,那她的家族将她送入皇宮的目的就達不到了,大娘娘也無法保她。
所以她必須有自己的孩子,必須平安将孩子生下來,才能在高牆深圍的後宮生活下去。
楊崇信說的話仍舊挑不出岔子:“馮娘子勿憂,娘子年輕,身強體健,這一胎必能順利生育。
” 馮合容搖了搖頭:“大人不必安慰我。
大家都這麽說,可我隻是自己害怕,控制不住的害怕。
楊大人,若我臨産那日,也遇到胎大難産,大人到時候會救我的性命嗎?” “下官的家鄉應天府宋州,有一名叫張小娘子的民間醫者,她曾說:‘醫家治病人,就該将所有人一視同仁,不該做讓何人活命、何人去死的選擇。
在任何時候都不該。
若做了選擇,那就不是醫家,是催命的閻王了。
’” 馮合容轉過頭,含情脈脈般憂傷地看着他。
楊崇信不敢與她對視,隻低頭說話:“張小娘子還說:‘生産應是迎接新的生命降臨,而不是以産婦的性命,一命換一命。
’這句話一直萦繞在下官心中,久久不散。
馮娘子問下官,若他日娘子如果遇到這般情形,下官該如何。
那下官的回答也是:生産應是迎接新的生命降臨,而不是以産婦的性命,一命換一命。
” 馮合容低下頭,輕盈的淚落在她的衣擺上。
她未曾以絲帕拂去,半晌後卻擡起眼,極其明媚地向楊崇信笑說:“楊大人,多謝你。
容兒這一胎,與自身性命,就托付于你了。
” 嘴上對答如流,楊崇信心裏卻忽然有些慌亂,連忙站起身,退了兩步低頭作揖。
“馮娘子言重,下官自當盡心竭力侍奉。
” 說罷,他畢恭畢敬地退出了門,女官送他出秾華宮時,遞給他一錠金子。
* 這個年節過得極匆忙。
因為張家二姑娘張惠雲,要在年節之前出嫁。
張家的女眷們都在為這一天欣喜地做準備,采買各式嫁妝物品。
直到許家要來接親的這一天,天已經冷了,張惠雲坐在房裏由女使為她梳妝,心裏卻是熱乎的。
“二姐姐,姐夫好文采,做了催妝詩呢!”張善雲坐在房裏,喜笑顏開地對自家姐姐說。
惠雲正在由女使幫忙梳頭,頭不能動,隻是移過視線看着妹妹問:“那催妝詩如何?你說來聽聽。
” “姐夫說:初雪暖陽應時好,明苑今日車馬盛。
若說天真幾時晴,但聽春色透窗來。
” 惠雲輕輕一笑:“也就你,好糊弄。
” 張善雲湊近了一些,聲音放低了:“二姐姐,娘叫我來和你說:去了許家,嫁妝單子自己要收好,嫁妝也不要随意拿出來補貼婆家。
若是官人哪裏做的不如意,莫要着急生氣。
如果實在生氣,就到家裏來,和我們說,我們給你出頭,幫你罵他。
” 張惠雲想笑,卻笑出了眼淚,“娘幹什麽叫你來和我說這個。
” 張善雲道:“娘說,等會兒你要出門時,得說一番叫你孝敬公婆、相夫教子的場面話,這些話不好在堂面上拿來說。
但是一時想到了,就一定要囑咐你t,便讓我來說了,怕現在不說,就給忘了。
” “好,我知道了。
”張惠雲眼裏心裏都是幸福的暖意,身後的女使問禪也是不住地笑。
* 這個年節很快就在忙碌中度過了。
過完年便是開春,家裏又多了一件好事:衙門裏人手不夠,需要招一些差役,堂哥張升煦尋了這份差事,可以去衙門當差了。
這天一早,一家人正在飯廳吃飯,飯桌上坐着高淑英、張嬌雲、張善雲、張升煦、順姐兒和婉姐兒。
大嫂王巧平在房間裏吃,馬秀姑在房裏陪她。
大哥張升煦昨晚沒有歸家,睡在了衙門裏。
高嬸嬸飲了一口煎茶,放下茶盞,看着張升煦叮囑道:“這份差事一定要好好幹,在衙門裏要叫你堂哥為張大人。
要勤勉上進,不可以堂弟自居而推诿差事,知道嗎?” 張升煦點頭稱明白,然後悶頭吃飯。
今日因着家裏的哥兒要去衙門當差,所以廚房一早便燒了不少好菜,有蘑菇煨雞、珍珠團子、蝦餅、茶葉蛋,還煮了糯糯的粳米粥。
嬌雲直說:“往常善娘每天都要去醫館,也不見家裏燒這麽多好菜。
哥哥,你可別辜負了這一餐雞鴨魚肉啊。
” 張升煦瞪她一眼:“就你話多,快吃。
” 幾人吃完了早飯,張善雲擱下碗盞站起身,問禪為她取來診箱。
二人離開之前,善雲問:“堂哥要去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