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聚沙之年02
關燈
小
中
大
第02章聚沙之年02
這個古代的家和她在現代的家一樣窮。
而且這個爹也是個沒本事又懶到生蟲的男人,是張善雲最讨厭的那種男人。
娘還算好些,雖然唯唯諾諾沒有主見,但非常勤快,除了相貌醜些,并沒有其它陋習。
這一日,天氣雖冷,但日頭好,馬娘子坐在院子裏洗衣服。
邊上,她的繼女張惠雲正陪着妹妹張善雲玩。
張善雲殼子裏裝了個成年的現代人,是真不愛那些小孩子玩意兒,但她又怕自己露出馬腳,隻能裝作對姐姐送的虎頭玩具很感興趣,面無表情地玩着老虎。
她的繼兄張升照這一年已經初見少年人的模樣。
他随着他爹走到院子裏,漲紅了臉說:“爹,書院裏的日食費要交了,已經欠好些天了。
” 張升照現在在公立的縣學裏讀書。
北宋設了公立的鄉學、縣學、州學,不收學費,但是每日要收取夥食費。
張秀才正要出門,心不在焉地敷衍兒子:“知道了,改日再說吧。
我今天有事,再不出門就遲了。
” 他今天穿上了自己唯一一件沒有打補丁的衣衫,打扮一番,看起來滿臉紅光,格外體面。
出門前,張秀才對正在洗衣服的馬娘子說:“秀姑啊,你有空就給孩子整點飯食,帶去書院吃。
那書院裏的日食費又貴,弄的飯還沒家裏的好吃。
” 馬秀姑擡起頭,手還搭在盆裏,應承道:“好。
官人要出去嗎?” “我約了人。
今晚不用備我的飯。
” 家裏早就沒有錢了,卻不能阻止張秀才出門喝酒的腳步。
剩下的米面也不多,沒錢沒糧不好過冬,孩子讀書的飯食更是無從着手。
馬秀姑在心裏嘆氣。
怎麽辦,怎麽辦呢? 可這些話就算說了,她這個官人也隻會答非所問,說些車轱辘話應付她,和他說還不如自己想辦法。
她便隻道了一句:“入冬了夜裏冷,官人早些回來。
” “知道了。
” 張伏林有點不耐煩,沒多看妻兒一眼,就連兒子站在身後眼巴巴的看着他,他也沒在意,匆匆就走了。
邊t上的張升照失落地低下頭,馬秀姑看着他,欲言又止。
這個年紀的男孩子自尊心很強。
一起讀書的同學們都在縣學吃午餐,他隻能吃家裏帶去的冷幹糧,同學會看不起他。
這時,有人從外面走進來,帶着偏低沉渾厚的嗓音邊走邊說:“大嫂,這冷天,你就用熱水洗衣服吧,別心疼炭火。
” 張善雲認得她,是住在隔壁的二嬸嬸,高淑英。
隔壁家的二叔張伏松也是張善雲最讨厭的那種男人,嘴巴壞,不學無術,吃軟飯。
但二嬸卻是個極好的人,明辨是非,又非常心軟,時常接濟她們家。
“大哥又出去和他那些同年喝酒了?”高淑英蹲下來,伸手就去接馬秀姑盆裏的衣服洗。
“手裏就那麽點錢,有什麽好聚的。
聚了那麽多次,也沒見誰來提攜提攜他。
” 馬秀姑連忙道:“淑英你別洗,我這馬上就洗好了。
” 她把弟媳婦手裏的衣服搶過來,拉着弟媳起身,好聲好氣地說:“官人說了,他們同年考上的秀才,多聚聚交誼就深厚起來。
他日仕途相遇,還可以相互照顧。
” 高淑英嗤笑一聲。
“想的真美。
” 她把手在衣服上擦幹,從衣襟裏摸出一個小袋,塞到馬秀姑手裏,語氣不滿道:“別人升遷了,難道還會因為跟他吃了幾頓酒的交情,到時候為他請托一把?家裏的事他也不管,幾個兒女也不知道看顧。
” 高淑英說着,越發有些生氣,“他以為他這種人能娶到這麽好的續弦娘子容易嗎?人家要麽是嫌棄帶着他兩個孩子,要麽是嫌棄他三十多歲了還隻是個秀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收入微薄養不起家。
也就嫂子你,肯嫁他這麽個人。
好不容易又成了親,他也不知道收心,照看一下家裏。
” 馬秀姑被逗笑了,回道:“我這樣的相貌,能找着人家就不錯了。
” 她打開手上的布袋子,發現裏頭是五兩碎銀。
弟媳竟然給了她這麽多錢,怎麽使得? 她連忙把袋子還給弟媳。
“淑英,你這是幹什麽?快拿回去。
” 張善雲知道現在是北宋仁宗時代,根據她“出生”以來這幾年的觀察,再根據大米價格換算,這時期的一兩銀大約折合人民幣八百到一千塊錢。
嬸嬸給的五兩銀子,相當于一個五千塊的大紅包,夠他們一家人吃用近三個月。
馬秀姑手裏的錢袋子到底還是沒能還回去。
高淑英縮回手舉到半高,馬秀姑塞了個空。
她高舉手在面前搓着,哈着熱氣說:“你拿着吧大嫂。
快過年了,給孩子們買點好菜吃。
照哥兒書院裏的食費,也得去結了,哪家哥兒讀書是要從家裏帶飯食的?” 她的話說到了點子上,張升照的眼圈一下子紅了。
張善雲看向她娘親,果然看到馬秀姑面上遲疑不決,又帶着愧色。
高淑英說了一句:“醫館夜裏還要守門,我先回了啊。
” 她走到門邊,拍了拍站在門口的張升照的肩膀,溫聲說:“照哥兒,等會兒去巷子口買些肉菜
而且這個爹也是個沒本事又懶到生蟲的男人,是張善雲最讨厭的那種男人。
娘還算好些,雖然唯唯諾諾沒有主見,但非常勤快,除了相貌醜些,并沒有其它陋習。
這一日,天氣雖冷,但日頭好,馬娘子坐在院子裏洗衣服。
邊上,她的繼女張惠雲正陪着妹妹張善雲玩。
張善雲殼子裏裝了個成年的現代人,是真不愛那些小孩子玩意兒,但她又怕自己露出馬腳,隻能裝作對姐姐送的虎頭玩具很感興趣,面無表情地玩着老虎。
她的繼兄張升照這一年已經初見少年人的模樣。
他随着他爹走到院子裏,漲紅了臉說:“爹,書院裏的日食費要交了,已經欠好些天了。
” 張升照現在在公立的縣學裏讀書。
北宋設了公立的鄉學、縣學、州學,不收學費,但是每日要收取夥食費。
張秀才正要出門,心不在焉地敷衍兒子:“知道了,改日再說吧。
我今天有事,再不出門就遲了。
” 他今天穿上了自己唯一一件沒有打補丁的衣衫,打扮一番,看起來滿臉紅光,格外體面。
出門前,張秀才對正在洗衣服的馬娘子說:“秀姑啊,你有空就給孩子整點飯食,帶去書院吃。
那書院裏的日食費又貴,弄的飯還沒家裏的好吃。
” 馬秀姑擡起頭,手還搭在盆裏,應承道:“好。
官人要出去嗎?” “我約了人。
今晚不用備我的飯。
” 家裏早就沒有錢了,卻不能阻止張秀才出門喝酒的腳步。
剩下的米面也不多,沒錢沒糧不好過冬,孩子讀書的飯食更是無從着手。
馬秀姑在心裏嘆氣。
怎麽辦,怎麽辦呢? 可這些話就算說了,她這個官人也隻會答非所問,說些車轱辘話應付她,和他說還不如自己想辦法。
她便隻道了一句:“入冬了夜裏冷,官人早些回來。
” “知道了。
” 張伏林有點不耐煩,沒多看妻兒一眼,就連兒子站在身後眼巴巴的看着他,他也沒在意,匆匆就走了。
邊t上的張升照失落地低下頭,馬秀姑看着他,欲言又止。
這個年紀的男孩子自尊心很強。
一起讀書的同學們都在縣學吃午餐,他隻能吃家裏帶去的冷幹糧,同學會看不起他。
這時,有人從外面走進來,帶着偏低沉渾厚的嗓音邊走邊說:“大嫂,這冷天,你就用熱水洗衣服吧,別心疼炭火。
” 張善雲認得她,是住在隔壁的二嬸嬸,高淑英。
隔壁家的二叔張伏松也是張善雲最讨厭的那種男人,嘴巴壞,不學無術,吃軟飯。
但二嬸卻是個極好的人,明辨是非,又非常心軟,時常接濟她們家。
“大哥又出去和他那些同年喝酒了?”高淑英蹲下來,伸手就去接馬秀姑盆裏的衣服洗。
“手裏就那麽點錢,有什麽好聚的。
聚了那麽多次,也沒見誰來提攜提攜他。
” 馬秀姑連忙道:“淑英你別洗,我這馬上就洗好了。
” 她把弟媳婦手裏的衣服搶過來,拉着弟媳起身,好聲好氣地說:“官人說了,他們同年考上的秀才,多聚聚交誼就深厚起來。
他日仕途相遇,還可以相互照顧。
” 高淑英嗤笑一聲。
“想的真美。
” 她把手在衣服上擦幹,從衣襟裏摸出一個小袋,塞到馬秀姑手裏,語氣不滿道:“別人升遷了,難道還會因為跟他吃了幾頓酒的交情,到時候為他請托一把?家裏的事他也不管,幾個兒女也不知道看顧。
” 高淑英說着,越發有些生氣,“他以為他這種人能娶到這麽好的續弦娘子容易嗎?人家要麽是嫌棄帶着他兩個孩子,要麽是嫌棄他三十多歲了還隻是個秀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收入微薄養不起家。
也就嫂子你,肯嫁他這麽個人。
好不容易又成了親,他也不知道收心,照看一下家裏。
” 馬秀姑被逗笑了,回道:“我這樣的相貌,能找着人家就不錯了。
” 她打開手上的布袋子,發現裏頭是五兩碎銀。
弟媳竟然給了她這麽多錢,怎麽使得? 她連忙把袋子還給弟媳。
“淑英,你這是幹什麽?快拿回去。
” 張善雲知道現在是北宋仁宗時代,根據她“出生”以來這幾年的觀察,再根據大米價格換算,這時期的一兩銀大約折合人民幣八百到一千塊錢。
嬸嬸給的五兩銀子,相當于一個五千塊的大紅包,夠他們一家人吃用近三個月。
馬秀姑手裏的錢袋子到底還是沒能還回去。
高淑英縮回手舉到半高,馬秀姑塞了個空。
她高舉手在面前搓着,哈着熱氣說:“你拿着吧大嫂。
快過年了,給孩子們買點好菜吃。
照哥兒書院裏的食費,也得去結了,哪家哥兒讀書是要從家裏帶飯食的?” 她的話說到了點子上,張升照的眼圈一下子紅了。
張善雲看向她娘親,果然看到馬秀姑面上遲疑不決,又帶着愧色。
高淑英說了一句:“醫館夜裏還要守門,我先回了啊。
” 她走到門邊,拍了拍站在門口的張升照的肩膀,溫聲說:“照哥兒,等會兒去巷子口買些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