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直播间:我在乡下种田爆红了

關燈
    默默為她做的一切,心裡五味雜陳。

     "小滿,"林父握住女兒的手,"爸對不起你,讓你受累了。

    但是爸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闖出一片天地。

    " 林小滿擦幹眼淚,目光漸漸堅定:"爸,大山哥,我有一個想法。

    " 她詳細講述了自己的計劃:成立自己的品牌,建立完整的産業鍊,不僅賣山貨,還要開發深加工産品。

    她要讓青山村的特産走出大山,走向全國。

     "但是需要資金......"陳大山皺眉。

     "我們可以衆籌。

    "林小滿說,"我在直播間的粉絲都很支持我們,如果發起衆籌......" "好主意!"陳大山眼睛一亮,"我認識一些投資人,也可以幫忙牽線。

    " 就這樣,林小滿開始了她的二次創業。

    她白天直播,晚上研究産品開發,經常忙到深夜。

    陳大山則負責跑市場、談合作,兩人配合默契。

     一個月後,他們推出了第一款深加工産品——山核桃醬。

    林小滿在直播間現場演示各種吃法,從抹面包到拌沙拉,創意十足。

     "這個醬真的絕了!" "買它!買它!" 直播間人氣爆棚,首批産品很快售罄。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擴大生産時,蘇雨晴再次出現了。

     "小滿,你真的不考慮加入我們嗎?"蘇雨晴依然優雅從容,"以你的能力,在我們公司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 林小滿搖搖頭:"謝謝蘇總的好意,但是我想走自己的路。

    " "即使這條路很難走?"蘇雨晴意味深長地說,"你知道的,在這個行業,小品牌很難生存。

    " "我知道。

    "林小滿堅定地說,"但是我相信,隻要堅持品質,用心經營,一定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 蘇雨晴沉默片刻,突然笑了:"你知道嗎?你讓我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

    "她站起身,"祝你好運。

    不過如果改變主意了,随時聯系我。

    " 送走蘇雨晴,林小滿長舒一口氣。

    她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還有更多挑戰等着她。

     晚上,陳大山來找她。

    兩人坐在院子裡,看着滿天繁星。

     "小滿,"陳大山輕聲說,"對不起,之前瞞着你。

    " 林小滿搖搖頭:"該說對不起的是我,是我誤會你了。

    " "那......我們還能重新開始嗎?" 林小滿轉頭看他,月光下,陳大山的眼神真誠而熾熱。

    她笑了:"好啊,不過這次,我們要一起努力。

    " 陳大山握住她的手:"一定。

    " 就在這時,林小滿的手機響了。

    是一個陌生号碼。

     "請問是林小滿小姐嗎?我們是'舌尖上的中國'節目組...... "'舌尖上的中國'?"林小滿握着手機的手微微發抖,"您是說,想采訪我們的山核桃醬?" "是的。

    "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解釋道,"我們正在做一期關于傳統美食創新的專題,您的産品很有特色,想請您參與拍攝。

    " 挂斷電話,林小滿還沉浸在震驚中。

    陳大山關切地問:"怎麼了?" "是'舌尖上的中國'!"林小滿激動地說,"他們要來采訪我們的山核桃醬!" 陳大山也愣住了,随即露出欣喜的笑容:"太好了!這是個絕佳的機會!" 接下來的日子,整個青山村都忙碌起來。

    林小滿和陳大山帶着村民們準備拍攝場地,整理生産線,還要準備各種拍攝素材。

     拍攝當天,林小滿特意穿上了母親留下的傳統服飾。

    她站在鏡頭前,講述着山核桃醬的制作工藝,以及背後的故事。

     "每一顆山核桃,都是村民們親手采摘的。

    "她對着鏡頭說,"我們堅持用最傳統的方式去殼、研磨,最大程度保留山核桃的原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拍攝進行得很順利。

    節目組對林小滿的真誠和産品的品質贊不絕口。

     節目播出後,效果遠超預期。

    訂單如雪片般飛來,林小滿的手機幾乎被打爆。

     "小滿,我們得擴大生産了。

    "陳大山看着堆積如山的訂單,既興奮又擔憂。

     林小滿點點頭:"但是不能因為擴大生産就降低品質。

    我想,我們可以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

    " 她詳細解釋了自己的想法:由合作社統一提供技術指導和品質标準,農戶負責種植和初加工。

    這樣既能保證品質,又能帶動更多村民增收。

     陳大山眼前一亮:"好主意!我這就去聯系村民。

    "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大幹一場時,問題出現了。

     首先是資金問題。

    擴大生産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雖然有了"舌尖"的曝光,但銀行貸款審批還需要時間。

     其次是技術問題。

    傳統的手工制作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大批量生産的需求,必須引入機械化生産。

    但如何在機械化和傳統工藝之間找到平衡,是個難題。

     最讓林小滿頭疼的是,有村民開始偷工減料。

    為了趕進度,有的村民省略了篩選環節,導緻一批産品的品質不達标。

     "這樣不行。

    "林小滿嚴肅地說,"我們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

    " 她連夜制定了詳細的生産标準和獎懲制度,還組織了培訓班,手把手教村民如何保證品質。

     就在這時,蘇雨晴再次出現了。

     "聽說你們遇到困難了?"她依然優雅從容,"要不要考慮合作?我們可以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

    " 林小滿猶豫了。

    她知道,接受"山野之味"的幫助可以解決眼前的困難,但也意味着失去自主權。

     "讓我考慮一下。

    "她說。

     晚上,林小滿來到父親床前。

    林父的身體已經好多了,能下床走動了。

     "爸,我該怎麼辦?"林小滿把煩惱告訴了父親。

     林父慈愛地看着女兒:"小滿,你還記得你小時候,我教你挑山核桃的事嗎?" 林小滿點點頭。

    她記得,父親總是說,要挑那些飽滿的、沒有蟲眼的。

     "做人和挑山核桃一樣,"林父說,"要懂得取舍。

    有些東西,看似誘人,但未必适合你。

    " 林小滿豁然開朗。

    第二天,她婉拒了蘇雨晴的提議。

     "謝謝蘇總的好意,"她說,"但是我想走自己的路。

    " 蘇雨晴有些意外,但很快笑了:"我尊重你的選擇。

    不過如果改變主意了,随時聯系我。

    " 送走蘇雨晴,林小滿和陳大山開始尋找其他解決方案。

    他們聯系了農業專家,改良了生産工藝;申請了政府扶持項目,解決了資金問題;還建立了溯源系統,确保每一瓶山核桃醬都能追溯到具體的農戶。

     功夫不負有心人。

    三個月後,他們的産品不僅打開了全國市場,還接到了海外訂單。

     慶功宴上,林小滿舉杯緻辭:"這一切,離不開大家的努力。

    我們要記住,品質是我們的生命線,誠信是我們的根本......" 話音未落,她的手機響了。

    是一個國際長途。

     "林小姐,我們是米其林指南的評審團隊......" 米其林指南的邀約讓林小滿既興奮又忐忑。

    她知道,這是一個将青山村特産推向國際舞台的絕佳機會,但也意味着更高的标準和要求。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生産車間。

    "林小滿在會議上說,"同時保留傳統工藝的精髓。

    " 陳大山點頭贊同:"我聯系了幾家設備供應商,可以引進一些先進的加工設備,但關鍵工序還是由老師傅手工完成。

    " 經過緊張的籌備,他們終于建成了一個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生産基地。

    米其林的評審團隊來訪時,對林小滿的理念贊不絕口。

     "你們完美地平衡了傳統與創新。

    "主評審說,"這正是我們尋找的味道。

    " 不久後,青山村的山核桃醬成功入選米其林推薦産品。

    這個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在國内外引起了轟動。

     訂單如潮水般湧來,林小滿和陳大山忙得不可開交。

    但他們沒有忘記初心,始終堅持品質第一。

     一天,林小滿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郵件。

    是一位法國美食家的邀請,希望她能去巴黎參加一個國際美食展。

     "這是個好機會。

    "陳大山說,"但是......"他欲言又止。

     "怎麼了?"林小滿問。

     陳大山深吸一口氣:"小滿,其實我一直有個想法。

    我們為什麼不把青山村打造成一個集生産、觀光、體驗于一體的特色小鎮呢?" 林小滿眼睛一亮:"你是說,發展鄉村旅遊?" "對!"陳大山興奮地說,"我們可以建一個山核桃博物館,開設手工體驗課程,還可以發展民宿......" 兩人越說越興奮,連夜制定了詳細的規劃方案。

     在巴黎的美食展上,林小滿不僅成功推廣了産品,還結識了許多國際合作夥伴。

    她發現,外國人對中國的鄉村文化非常感興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國後,他們立即啟動了特色小鎮項目。

    村民們積極參與,有的開起了農家樂,有的當起了導遊,整個村子煥發出新的生機。

     一年後,青山村特色小鎮正式開業。

    遊客們可以參觀山核桃博物館,體驗傳統制作工藝,品嘗地道的農家菜。

     開業典禮上,林小滿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感慨萬千。

     "今天,我們不僅是在慶祝一個項目的成功,"她動情地說,"更是在見證一個夢想的實現。

    這個夢想,屬于每一個為青山村付出過努力的人......" 就在這時,陳大山突然走上台,單膝跪地。

     "小滿,"他拿出一枚戒指,"這些年,我們一起經曆了太多。

    我想問你,願意和我一起,繼續書寫青山村的故事嗎?" 全場沸騰了。

    林小滿淚眼朦胧,連連點頭。

     在村民和遊客的祝福聲中,兩人緊緊相擁。

     婚禮當天,整個青山村張燈結彩。

    林小滿穿着潔白的婚紗,挽着父親的手,緩緩走向等待她的陳大山。

     "我把我最珍貴的寶貝交給你了。

    "林父将女兒的手放在陳大山手中,眼中含着淚花。

     "爸,您放心。

    "陳大山鄭重地說,"我會用一生來愛護小滿。

    " 婚後,林小滿和陳大山繼續攜手奮鬥。

    他們不僅把青山村的特産賣到了世界各地,還幫助周邊村莊發展特色産業。

     五年後,林小滿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在領獎台上,她深情地說:"這個榮譽不屬于我一個人,它屬于每一個為鄉村振興付出努力的人。

    我相信,隻要我們堅持夢想,腳踏實地,就一定能讓我們的鄉村越來越美好......" 台下的陳大山抱着他們的女兒,眼中滿是驕傲。

     故事的最後,林小滿站在青山村的山坡上,看着眼前欣欣向榮的景象。

    夕陽西下,炊煙袅袅,孩子們在田間嬉戲,遊客們在村中流連。

     她想起多年前那個迷茫的自己,不禁感慨萬千。

    原來,人生的路,不在于起點在哪裡,而在于你是否有勇氣邁出第一步,是否有毅力堅持走下去。

     "媽媽!"女兒稚嫩的聲音傳來,"爸爸說要帶我們去摘山核桃!" 林小滿笑着轉身,牽起女兒的小手,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那裡,有她最愛的人,有她最愛的家,還有她最愛的青山村。

     喜歡心動預警:他的溫柔隻屬于我請大家收藏:()心動預警:他的溫柔隻屬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