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后山腰23

關燈
    柿子挂着了就不用怎麼管它,計一舟跟甯元昭去把剩下的那些枸杞摘了回來。

     剩下的枸杞也沒有太多,一人背了個背簍帶着小寶就出發了。

     計一舟更想去找草藥或者去把山核桃收回來,但是甯元昭心裡總是想着剩下的枸杞,計一舟沒辦法隻能跟他出來一趟。

     萬一這一趟摘不完他之後還得來。

     “咱們今天把枸杞摘了之後就去收山核桃回來成嗎?”計一舟走在前面頭都沒回問甯元昭。

     “好。

    ” “那你要答應我,今天不管摘不摘得完,之後也不來了吧,再往後剩下的那些也不好了。

    ”計一舟說。

     剩下一些在樹上,說不定落下還能多長幾棵樹。

     “好。

    ” 去摘枸杞的路不太好走,兩個人還帶着小孩兒走得也不快,比平時他們一個人的時候要慢得多了。

     到那片枸杞樹跟前的時候,太陽已經高高挂在天上了。

     枸杞成熟後被風一吹就會掉到地上,甯元昭可惜那些地上的枸杞,但也沒辦法。

     枸杞不像闆栗,落到地上了還能撿起來,它掉了過不了多久就會爛掉沒用了。

     枝頭還挂的有一些後面長起來的,甯元昭把小寶拴好後就跟計一舟開始把剩下的那些幸運兒摘下來。

     摘枸杞的時候計一舟覺得無聊,開始沒話找話,“元昭,你們考科舉都考一些什麼啊?” “法令、算術、書法、文才、政論,”甯元昭目光停留在眼前的枸杞上,手上動作一刻也沒有慢下來。

     “這樣啊,”計一舟又問:“那你們是不是要寫八股文什麼的?” “八股文?是什麼東西?”甯元昭聽到陌生的詞彙才中原轉移了目光,看向了計一舟,手上的動作依舊沒有停下。

     “額……就是……你們不是要寫文章嗎?”計一舟弱弱開口,不敢多說。

     八股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出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落下十個部分組成,但從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議論中心。

     這四個部分當中每一股都要有兩股排比對偶的語句,一般是一正一反、一虛一實或者兩相聯合,總共八股,所以叫作八股文。

     考科舉不都是寫八股文的嗎? 合着現在這裡還不寫八股文了? 也是,在後世的時候也是到了明朝才有八股文這一說法,這邊可能……科舉制度還沒發展到那會兒? 他這個破嘴啊…… 你說你沒事問什麼問,問就算了亂說什麼東西。

     計一舟慌亂的挪開了雙眼,假裝十分忙碌的摘面前的枸杞。

     甯元昭什麼也沒問,就當自己沒聽到計一舟的話,隻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我們考帖經、墨義、策論和詩賦,不過我再考就以策論和詩賦為主了。

    ” 看着計一舟迷茫的小眼神,甯元昭就更仔細地跟他講解了一番,反正摘枸杞也不用嘴,就當無聊打發時間。

     帖經就是在四書五經中随意選擇一本,遮蓋全文後留下一行,遮住這一行當中的三五個字,讓考生把被遮擋的字念出來就行。

     墨義就是按照書中的内容編幾個問題出來,考生用書中原文作答。

     前兩個考試都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隻要考生熟記書本上的内容就好,就像後世大家考試的時候遇到的填空和簡答。

     策論和詩賦就相對來說要難一點,簡單來說就是論述題和寫作文。

     計一舟聽完沒啥感覺,他沒考過科舉但他經過高考啊,後世的孩子誰不是苦讀十多年。

     就是高考完上了大學還不算完,工作之後說不定還要考這證件那證件的,幾乎大半輩子都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學習的路上。

     他有點能共情科舉的艱辛,但也不多。

     “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