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狄仁杰:子安,你怎么看?

關燈
    殿内一片死寂,唯有來濟粗重的呼吸聲。

     衆人面面相觑,心中愕然,這位打虎家令确實脾氣硬啊。

     太平眉飛色舞,朝楊易揮了揮小拳頭,一副出完氣,爽快的模樣。

     武皇後面無表情,眼底卻是閃過一絲狡黠的笑意。

     來濟蒼老的臉龐漲紅,目眦欲裂,手指哆哆嗦嗦地指着楊易,憤怒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他感覺到衆人看着他的目光夾雜着嘲笑之色。

     禦史大夫雖然官高權重,但本就是個招人讨厭的官職。

     此時被楊易怼得說不出話來,衆人自然也樂得看他的笑話。

     怒火瞬間沖上心頭,來濟脫口而出:“都是你一面之詞,誰知道是不是你利用職權将公主府的米糧克扣了下來,然後故意用這番說辭來應對?” 周圍衆人無奈地搖了搖頭,這位來禦史年紀大了,估計從未被人指着鼻子這般罵過,是被氣糊塗了。

     當着武皇後的面,楊易既然敢在這裡這麼說,況且有理有據,怎麼會是胡說呢?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響起。

     一個太監走了進來,恭敬道:“天後娘娘,侍禦史狄仁傑求見……” 衆人一怔,有些茫然。

     狄仁傑這厮怎麼會在這個時候過來? 武皇後沉吟片刻,随即道:“讓他進來吧。

    ” 那太監退下,片刻之後。

     一個身着朱紅色官袍、體态臃腫的胖乎乎的老頭走進來。

     他朝着武皇後拱了拱手,行了一禮:“微臣狄仁傑見過天後娘娘。

    ” 武皇後點點頭:“狄卿匆忙入宮,所為何事?” 她跟李治不同,李治對狄仁傑頗為排斥,倒是武皇後認為狄仁傑頗有太宗時魏征之風骨,所以對狄仁傑頗為器重。

     哪怕隻是一個侍禦史,但在她眼中,至少比來濟這個隻會跟她唱對台戲的老骨頭強上許多。

     狄仁傑一改往日嚴肅,有些振奮道:“天後娘娘,微臣前些日子在長安遇到一奇才,其所用之法或許可以幫助關中、山南二十六處難民順利度過這個冬天。

    ” 武皇後一怔,下意識地瞥了一眼已經退到角落裡的楊易,朝着狄仁傑道:“狄卿說說看。

    ” 狄仁傑聞言随即道:“那人以米糧換成麸糠,用麸糠來赈濟百姓……雖然麸糠是喂養牲畜的飼料,但是吞食麸糠有飽腹之感,能夠讓難民吃飽。

    ” “我大唐朝廷至關中赈災之後撥入大量的米糧,層層下去,能到災民手中的不知道還剩幾成。

    ” “若是能夠将其幹脆用麸糠來赈災,不僅可以杜絕有貪官污吏層層剝削,還能夠使得那些想要占便宜的人無從下手……至此便可大幅度地保證這些東西能夠到災民的肚子裡。

    ” 狄仁傑話音落下,衆人面面相觑,目光均是落在旁邊的楊易身上,臉色有些古怪。

     武皇後也沒有立刻點破,而是認真道:“你說的那個人是公主府的家令楊易對嗎?” 狄仁傑一愣,有些不明所以,不過看到武皇後身邊的太平公主之後,他有些恍然。

     既然楊易是公主府的家令,那想必武皇後知道也是正常的。

     看來這幾日自己真是忙糊塗了,居然忘了這一茬。

     他連忙拱手:“正是那位楊家令。

    ” 武皇後繼續道:“有人稱他是故意用沙子摻和到米中,用麸糠充好來敷衍百姓,以博取善名,從中獲利。

    ” 狄仁傑有些激動道:“天後娘娘明鑒,禦史台這幾日收到一些匿名的信件,有人舉報這位公主家令利用赈濟災民名義,牟取利益,損害皇室顔面……” “微臣由此還特地去暗中調查了一番,結果并非如民間傳言那般……那些謠言分明是占不得便宜的人故意重傷這位楊家令。

    ” “臣這裡有這位楊家令以公主府的名義拿米糧去換麸糠的證據,還有多位證人可以證明這位楊家令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赈濟百姓,從無假公濟私的說法。

    ” 狄仁傑的話音落下,旁邊的來濟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他剛剛被楊易氣的腦袋一糊塗,說楊易是一面之詞,結果這狄仁傑就跑進來給楊易正名了,真不愧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