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难得的朋友

關燈
    還未待兩人多說幾句話,胡甯已經開始詢問起來: “現在工作還順利吧?順心嗎?” 于敏在畢業後,便被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後升至副研究員! 這個研究所年由錢三強擔任所長,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長。

    這是新中國在該領域發展的重要基石。

     “還行,但是你知道做科研的每天都是頭疼的過程。

    ” “有時候感覺不順利也是一種順利。

    ” 聽到這句頗有哲理的話,何雨柱忍不住笑了笑,科研工作者每天都為突破而努力,遇到難題正意味着快要突破瓶頸期了。

    所謂的“不順利”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順利”。

     看到何雨柱笑了,于敏笑道: “小子你别笑啊,你現在已經很有名氣了。

    ” “咱們的錢三強所長早就注意到你了。

    ” “你可能還沒等畢業……不對,或許連畢業都等不到,就得被拽進所裡了。

    ”“到了那兒,你就明白什麼是真正的煎熬了。

    ” 今天下來,何雨柱算是交了一個難得的朋友,而這人竟然是未來的中科院院士于敏。

    單是這個事實,足以讓何雨柱高興一陣子。

    盡管何雨柱在熟練度加成之下,很多事情他都能自然而然地掌握,在學術上也不需要别人的指導和幫助。

     但何雨柱清楚,未來的道路必然是需要更多的實踐與實驗,究竟會發生什麼還未可知。

     之後的日子裡,何雨柱每天奔波于學校和華興樓之間,上着課、做着工作,生活規律如此交替。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是1955年初。

    三年多時間已逝,那個還不滿17歲的少年如今已成長為了20歲的青年。

     若以相關部門登記的年齡來看,何雨柱此刻已滿20歲,符合男性能結婚的法定年齡要求。

    因此對于何雨柱結婚這件事,無論是陳雪茹還是王明德夫婦,他們早就翹首期盼,開始着手準備。

     眼下,何雨柱正坐于餐桌旁,接受着來自王明德夫婦的一番叮咛。

    曆經三年感情的累積,何雨柱已視二老如親生父母;而王明德夫婦也早已将他當作親生兒子對待,甚至妹妹何雨水也包括在這其中。

     由于二老并無兒子,唯一的女兒又遠嫁天津,這對孤單的老夫妻得以同何雨柱兄妹共同生活并享受到家庭的溫暖,這對四個人而言都是極為美好的。

    以至于偶爾,連何雨水也主動稱呼王明德夫婦為爸爸媽媽,這并非他人教唆所緻,全然因為她認為這樣的稱謂名副其實。

     雖目前何雨水還在讀小學,但她已經是一位懂事乖巧的小姑娘了。

    “結婚日期就定在2月18号。

    ” “師父讓人推算了良辰吉日,那才是個好日子。

    錯過它可要等到很久後才能再遇上好的日子呢。

    ”聽完這話,何雨柱心中不禁感到了一些壓力,即使結婚這件事已經說了三年,無論王明德夫婦還是陳雪茹,每隔段時間就會提到,這三年來也讓何雨柱接受了這種概念,尤其陳雪茹每日的念叨,更甚。

     他也明白,娶陳雪茹為自己妻子乃是這一輩子必須做的事情,可想到就要真地步入婚姻殿堂,心裡難免緊張。

    “好!”他幹脆地回答。

     對于此,何雨水也顯得尤為激動:“哥哥和嫂子成親後,是不是不久就能有個小弟弟或妹妹?” “我想跟弟弟玩兒。

    ”李鳳雲笑了。

     “傻孩子,你哥哥隻能給你生一個侄子,不可能生出弟弟。

    ” “不管,隻要是小孩就行,我就想跟小孩玩兒。

    ”何雨水樂得咯咯直笑。

    李鳳雲和王明德夫妻倆看着何雨水,是越看越喜歡。

     “都快十歲的人了,怎麼這點兒輩分關系都分不清呢。

    ” 王明德說着,忽然想起一件事。

     “對了,柱子的婚房得去收拾一下,結完婚後兩個人就能住新房了,不會再和我們住一起了。

    ” 王明德所說的婚房,正是之前王明德帶着何雨柱買下的周志坤的那個兩進四合院。

    至于何雨柱其他購置的房産,王明德一無所知。

     “好,吃完飯我就去整理。

    ”何雨水大聲說道。

     “那哥哥去了婚房,我住哪兒呢?”何雨柱有些不滿地說。

     “你就哪兒都不住了。

    ” “......” 飯桌上的氣氛十分歡快,關于何雨柱結婚後何雨水的住宿問題,他們早就商議過。

     陳雪茹忙于經營綢緞鋪,沒有時間; 何雨柱自己則需要上班,還得上課,自然也沒時間。

     唯一有空閑時間照顧孩子的,就隻有李鳳雲了。

     很快就到了2月18日! 婚宴定在華興樓! 從早上開始,這裡已經是人頭攢動。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華興樓展示出了空